构造柱断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81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造柱断层装置,包括钢筋、两块顶模板和包含前、后、左、右四个面的侧模板,其中,顶模板为预设厚度的模板,两块顶模板并列设置,且,两块顶模板相离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侧模板的前、后面上,在两块顶模板相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缺口;并且,两个半圆形缺口合并构成圆形振捣口;钢筋包括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焊接固定,且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的固定体设置在侧模板的左、右面上,并与顶模板的最高点齐平,在顶模板上设置有钉子,当混凝土浇筑时通过混凝土的浮力将两块顶模板顶起使两块顶模板呈水平状态,后期对侧模板进行拆模时将顶模板与钢筋取出,使构造柱柱顶与主体结构之间柔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造柱断层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构造柱断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为缩短建设周期,提高二次结构施工质量,在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需将二次结构构造柱一并带出,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构造柱柱顶与主体结构不允许刚性连接,应留出15mm间隙进行柔性连接。在传统的构造柱断层施工中仅在主体结构顶端设置一个间隔板,在浇筑构造柱时,极易使构造柱顶与主体结构粘连,且该间隔板后期不易取出,不仅耗费人工且拖延施工周期。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剔凿的构造柱断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柱断层装置,以解决在传统的构造柱断层施工中仅在主体结构顶端设置一个间隔板,在浇筑构造柱时,极易使构造柱顶与主体结构粘连,且该间隔板后期不易取出,不仅耗费人工且拖延施工周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两块顶模板和包含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两块顶模板和包含前、后、左、右四个面的侧模板,其中,/n所述顶模板为预设厚度的模板;/n两块顶模板并列设置,且,所述两块顶模板相离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侧模板的前、后面上,在所述两块顶模板相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缺口;并且,/n两个半圆形缺口合并构成圆形振捣口;/n所述钢筋包括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焊接固定,且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的固定体设置在所述侧模板的左、右面上,并与所述顶模板的最高点齐平;/n在所述顶模板上设置有钉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两块顶模板和包含前、后、左、右四个面的侧模板,其中,
所述顶模板为预设厚度的模板;
两块顶模板并列设置,且,所述两块顶模板相离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侧模板的前、后面上,在所述两块顶模板相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缺口;并且,
两个半圆形缺口合并构成圆形振捣口;
所述钢筋包括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焊接固定,且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的固定体设置在所述侧模板的左、右面上,并与所述顶模板的最高点齐平;
在所述顶模板上设置有钉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块顶模板相离的一端分别通过铁丝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侧模板的前、后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圆形缺口的半径为23-2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断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钢筋;
所述竖向钢筋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模板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