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凤琴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7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包括平台和底座,平台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平台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力杆,传力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块,挡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平台受压时通过传力杆传入挡板上,让挡板进行转动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同时缓冲板再带动弹簧往受压块移动进行缓冲压力,接着在传力杆往下压的同时通过限位杆对受压块的顶部进行限位,防止受压块受压过大发生位置使缓冲的效果变差,然后传力杆再带动支撑杆通过连接块在活动槽的滑条上移动进行缓冲压力,使底座缓冲能力强不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绿色建筑行动”和“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装配式建筑现已成为国内研究和探索的热点,在当前急需化解我国钢材产业产能过剩的市场迫切需求下,在“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行业导向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正被大力示范、推广应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缓冲能力较差,承重能力弱导致使用久后对底座内部的钢结构造成影响使支撑效果差,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该装置当平台受压时通过传力杆传入挡板上,让挡板进行转动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同时缓冲板再带动弹簧往受压块移动进行缓冲压力,接着在传力杆往下压的同时通过限位杆对受压块的顶部进行限位,防止受压块受压过大发生位置使缓冲的效果变差,然后传力杆再带动支撑杆通过连接块在活动槽的滑条上移动进行缓冲压力,使底座缓冲能力强不容易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包括平台和底座,所述平台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平台包括传力杆、挡板、缓冲块、缓冲板、弹簧、受压块、限位杆、支撑杆、活动块、滑条、活动槽,所述平台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挡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所述受压块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传力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一侧嵌入设置有活动槽;所述底座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受力块、第一固定杆、抵块、第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一端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块为凹字形状,且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为弧形状,且设在每个挡板的底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嵌入设置有三角形凹槽,且与受压块的顶端相互吻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着缓冲块的一侧顶端和底座的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为实心不锈钢材质,且与底座外壁的阴角紧密相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受力块为梯形状,且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有益效果:1、本技术当平台受压时通过传力杆传入挡板上,让挡板进行转动通过缓冲板进行缓冲,同时缓冲板再带动弹簧往受压块移动进行缓冲压力,接着在传力杆往下压的同时通过限位杆对受压块的顶部进行限位,防止受压块受压过大发生位置使缓冲的效果变差,然后传力杆再带动支撑杆通过连接块在活动槽的滑条上移动进行缓冲压力,使底座缓冲能力强不容易损坏。2、其次,底座通过第一连接杆对缓冲块进行固定,当缓冲块发生抖动时第一连接杆会带动第二连接杆往内壁移动,通过限位块传入底座外壁的阴角进行抵缓,最后通过受力块将底座所受的压力传入第一固定杆进行抵缓,通过抵块对第一固定杆进行限位,然后再通过第二固定杆进行支撑重力,使当承受重力时往一侧移动进行缓冲,让底座的承重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例说明:平台1;传力杆101;挡板102;缓冲块103;缓冲板104;弹簧105;受压块106;限位杆107;支撑杆108;活动块109;滑条110;活动槽111;底座2;第一连接杆201;第二连接杆202;限位块203;受力块204;第一固定杆205;抵块206;第二固定杆20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包括平台1和底座2,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2;平台1包括传力杆101、挡板102、缓冲块103、缓冲板104、弹簧105、受压块106、限位杆107、支撑杆108、活动块109、滑条110、活动槽111,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力杆101,传力杆1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102,挡板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块103,挡板1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04,缓冲板1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105,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106,受压块10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07,传力杆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8,支撑杆1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9,活动块1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条110,滑条110的一侧嵌入设置有活动槽111;底座2包括第一连接杆201、第二连接杆202、限位块203、受力块204、第一固定杆205、抵块206、第二固定杆207,底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01,第一连接杆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02,第二连接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3,底座2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受力块204,受力块204的一端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5,第一固杆2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206,第一固定杆2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7。其中,缓冲块103为凹字形状,且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挡板102,当传力杆101的底端触碰到挡板102时挡板102会通过转轴进行转动来抵缓传力杆101传来的冲击力。其中,缓冲板104为弧形状,且设在每个挡板102的底端,当挡板102往下转动的同时会通过缓冲板104进行缓冲,使能够有效的将冲击力减小。其中,限位杆107的底端嵌入设置有三角形凹槽,且与受压块106的顶端相互吻合,在传力杆101往下压动的同时会带动限位杆107对受压块106的顶端进行限位,防止受压块106受压过大导致发生位移。其中,第一连接杆201的两端均连接着缓冲块103的一侧顶端和底座2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接杆201对缓冲块103进行固定,减少缓冲块103发生摆动。其中,限位块203为实心不锈钢材质,且与底座2外壁的阴角紧密相贴,当缓冲块103发生摆动时第一连接杆201会通过第二连接杆202带动限位块203传入底座2外壁的阴角进行抵缓。其中,受力块204为梯形状,且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包括平台(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2);/n所述平台(1)包括传力杆(101)、挡板(102)、缓冲块(103)、缓冲板(104)、弹簧(105)、受压块(106)、限位杆(107)、支撑杆(108)、活动块(109)、滑条(110)、活动槽(111),所述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力杆(101),所述传力杆(1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挡板(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块(103),所述挡板(1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04),所述缓冲板(1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105),所述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106),所述受压块(10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07),所述传力杆(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8),所述支撑杆(1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9),所述活动块(1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条(110),所述滑条(110)的一侧嵌入设置有活动槽(111);/n所述底座(2)包括第一连接杆(201)、第二连接杆(202)、限位块(203)、受力块(204)、第一固定杆(205)、抵块(206)、第二固定杆(207),所述底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01),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02),所述第二连接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3),所述底座(2)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受力块(204),所述受力块(204)的一端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5),所述第一固定杆(2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206),所述第一固定杆(2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底座,包括平台(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2);
所述平台(1)包括传力杆(101)、挡板(102)、缓冲块(103)、缓冲板(104)、弹簧(105)、受压块(106)、限位杆(107)、支撑杆(108)、活动块(109)、滑条(110)、活动槽(111),所述平台(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力杆(101),所述传力杆(1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挡板(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块(103),所述挡板(1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04),所述缓冲板(10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105),所述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受压块(106),所述受压块(10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07),所述传力杆(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8),所述支撑杆(1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9),所述活动块(1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条(110),所述滑条(110)的一侧嵌入设置有活动槽(111);
所述底座(2)包括第一连接杆(201)、第二连接杆(202)、限位块(203)、受力块(204)、第一固定杆(205)、抵块(206)、第二固定杆(207),所述底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201),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02),所述第二连接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凤琴
申请(专利权)人:翟凤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