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60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不能将污水中混合的微生物和细菌去除,导致处理后的水体质量不佳,与水源混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箱和净化箱,所述过滤箱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甲,所述限位块甲的上方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箱的上方设置有水泵,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内筒与净化箱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体,所述活性炭颗粒体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城镇污水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主要方法是过滤、沉淀、分离等;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主要方法是生物处理法;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目前,对城镇污水进行处理,大多添加絮凝剂与悬浊物进行反应聚成,经过过滤-沉淀-分离来实现,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将污水中混合的微生物和细菌去除,导致处理后的水体质量不佳,与水源混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且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这人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将污水中混合的微生物和细菌去除,导致处理后的水体质量不佳,与水源混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箱和净化箱,且过滤箱和净化箱均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过滤箱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甲,所述限位块甲的上方设置有套筒,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兜,且金属过滤网兜与套筒气焊连接,所述过滤箱的上方设置有水泵,且水泵与过滤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泵的两侧均设置有水管,且水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过滤箱和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筒,且内筒的下端与净化箱贴合连接,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内筒与净化箱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体,且活性炭颗粒体分别与内筒和净化箱相贴合,所述净化箱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排水管密封连接,所述活性炭颗粒体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乙,且限位块乙与净化箱设置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底座、水泵与过滤箱之间均设置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套筒和活性炭颗粒体的上方均设置有提手,且提手分别与金属过滤网兜和活性炭颗粒体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凸块与套筒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干燥板,且干燥板与内筒的内壁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置有曝气管,且曝气管的一端贯穿净化箱和导流孔并延伸至净化箱的内部,所述曝气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喷气头,且喷气头与曝气管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装置通过曝气管和喷气头的设置,通过曝气管向净化箱中通入臭氧气体,借助臭氧与水体混合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从而提高水体的质量;借助喷气头可以增加气体喷出的冲击力,可以更好地将臭氧气体与水体进行混合,提高水体净化效率。解决了可以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2.该技术装置通过电机、提手和金属过滤网兜的设置,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金属过滤网兜旋转,在金属过滤网兜旋转过程中可以对水体进行过滤,将水体中混合的较大颗粒物质过滤下来并收集在金属过滤网兜中,提高水体纯净度;由于套筒与转轴滑动连接,可以借助提手将套筒移动,继而将金属过滤网兜转移,进行更换清理。解决了可以利用过滤对水体进行处理,提高水体纯净度,便于后续处理的问题。3.该技术装置通过干燥板的设置,当气体经过干燥板时会对其进行干燥化处理,避免湿润的气体进入到大气环境中将周围的微粒吸附聚集。解决了降低微粒吸附聚集,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轴与套筒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性炭颗粒体与净化箱和内筒的连接关系图。图中:1、底座;2、过滤箱;3、净化箱;4、电机;5、转轴;6、限位块甲;7、套筒;8、金属过滤网兜;9、水泵;10、水管;11、内筒;12、干燥板;13、提手;14、排水管;15、曝气管;16、喷气头;17、导流孔;18、电磁阀;19、活性炭颗粒体;20、限位块乙;21、硅胶垫;22、凸块;2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箱2和净化箱3,且过滤箱2和净化箱3均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过滤箱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且电机4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电机4可以带动金属过滤网兜8转动,继而对水体进行过滤,电机4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2的内部,转轴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甲6,限位块甲6的上方设置有套筒7,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7的内部,套筒7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兜8,且金属过滤网兜8与套筒7气焊连接,过滤箱2的上方设置有水泵9,且水泵9与过滤箱2通过螺钉连接,水泵9的两侧均设置有水管10,且水管1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过滤箱2和净化箱3的内部,净化箱3的内部设置有内筒11,且内筒11的下端与净化箱3贴合连接,内筒1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17,导流孔17便于水体流动,内筒11与净化箱3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体19,且活性炭颗粒体19分别与内筒11和净化箱3相贴合,活性炭颗粒体19可以带回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吸附,净化箱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14,且排水管1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排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18,且电磁阀18与排水管14密封连接,活性炭颗粒体19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乙20,且限位块乙20与净化箱3设置为一体结构。限位块乙20避免活性炭颗粒体19受到水体的重力发生滑动。进一步,电机4与底座1、水泵9与过滤箱2之间均设置有硅胶垫21。通过硅胶垫21可以缓冲电机4和水泵9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进一步,套筒7和活性炭颗粒体19的上方均设置有提手13,且提手13分别与金属过滤网兜8和活性炭颗粒体19通过螺钉连接。通过提手13可以提升套筒7和活性炭颗粒体19,便于对其进行更换清理。进一步,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滑槽23,转轴5的外部设置有凸块22,且凸块22与转轴5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箱(2)和净化箱(3),且过滤箱(2)和净化箱(3)均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过滤箱(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且电机(4)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4)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转轴(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甲(6),所述限位块甲(6)的上方设置有套筒(7),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7)的内部,所述套筒(7)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兜(8),且金属过滤网兜(8)与套筒(7)气焊连接,所述过滤箱(2)的上方设置有水泵(9),且水泵(9)与过滤箱(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泵(9)的两侧均设置有水管(10),且水管(1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过滤箱(2)和净化箱(3)的内部,所述净化箱(3)的内部设置有内筒(11),且内筒(11)的下端与净化箱(3)贴合连接,所述内筒(1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17),所述内筒(11)与净化箱(3)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体(19),且活性炭颗粒体(19)分别与内筒(11)和净化箱(3)相贴合,所述净化箱(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14),且排水管(1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所述排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18),且电磁阀(18)与排水管(14)密封连接,所述活性炭颗粒体(19)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乙(20),且限位块乙(20)与净化箱(3)设置为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箱(2)和净化箱(3),且过滤箱(2)和净化箱(3)均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过滤箱(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4),且电机(4)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机(4)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转轴(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甲(6),所述限位块甲(6)的上方设置有套筒(7),且转轴(5)的一端延伸至套筒(7)的内部,所述套筒(7)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兜(8),且金属过滤网兜(8)与套筒(7)气焊连接,所述过滤箱(2)的上方设置有水泵(9),且水泵(9)与过滤箱(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泵(9)的两侧均设置有水管(10),且水管(1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过滤箱(2)和净化箱(3)的内部,所述净化箱(3)的内部设置有内筒(11),且内筒(11)的下端与净化箱(3)贴合连接,所述内筒(1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17),所述内筒(11)与净化箱(3)之间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体(19),且活性炭颗粒体(19)分别与内筒(11)和净化箱(3)相贴合,所述净化箱(3)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14),且排水管(1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所述排水管(14)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18),且电磁阀(18)与排水管(14)密封连接,所述活性炭颗粒体(19)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元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