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59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集水区(1)、循环结晶区(2)、过滤区(3),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的动力系统(4)和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支腿(5);集水区(1),循环结晶区(2)和过滤区(3)构成一体式结构;过滤区(3)包括过滤外腔(31)、过滤内腔(32)、布药部件(33)、吮吸排泥部件(34)和进水部件(35),本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包含阻垢剂破稳功能,同时能够大幅度沉淀和拦截循环水排污水中的SS,为后续反应提供更洁净的进水;吮吸排泥部件可旋转及向下清洗滤网上的污堵物质,无需停机;循环排污水通过诱导结晶反应,能够大幅度降低水体中的钙离子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浓缩倍率提升以后,循环排污水水量减少,同时导致循环排污水水质变差。处理循环排污水的通常工艺为高密度沉淀池→变孔隙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高密度沉淀池由于过滤速度较低,往往需要较大的池体,因此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同时,由于循环水中投加了大量阻垢剂控制循环水的结垢倾向,在循环排污水中往往也包含大量的阻垢剂成分,阻垢剂的存在影响到高密度沉淀池的软化效果。另外,循环排污水中的SS(备注:SS为Suspendedsolids缩写,指悬浮固体)存在极大的影响着化学软化的处理效果,实际工程中,为了达到化学软化工艺的最佳处理效果及结晶效果,要求进水SS<50mg/L或更低。在进水高SS的情况下,诱导结晶反应的过程中,一部分结晶物会结晶在SS颗粒上,由于相应的颗粒较小或强度不够而随水流排出反应器,结果造成出水浊度较高,增加了后续过滤系统的负担和反冲洗频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晶效率和结晶产物的回收率。因此,研制占地面积小、能够对阻垢剂进行破稳、可处理高SS进水的化学软化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配置保安过滤器来对结晶设备来水的SS进行拦截,实际应用发现存在以下三项缺陷:一是保安过滤器的滤芯使用具有期限性,当滤芯拦截污堵物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人工更换滤芯;二是人工更换滤芯时,需要系统停机;三是拦截污堵物的滤芯废弃后往往形成难以处理的新的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提高结晶的流速,从而降低了设备占地,便于维护,并且可实现清洗时系统不停机运行,滤网清洗后,无需人工更换滤网即可立即投入使用,相比保安过滤器滤芯,大大减少了新的污染物的生成。同时,本装置设计有阻垢剂破稳功能,同时能够大幅度沉淀和拦截循环水排污水中的SS,从而为后续的诱导结晶反应提供更洁净的进水。在一体化装置的循环排污水中加入诱导结晶晶种后,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通过细颗粒间的团聚、细颗粒与晶种之间的吸附、晶种之间的聚集等方式形成细颗粒沉淀。在诱导结晶晶种的存在下,结晶颗粒会逐渐长大。本技术提供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集水区、循环结晶区、过滤区,设置在过滤区底部外侧的的动力系统和设置在过滤区底部外侧的支腿;集水区,循环结晶区和过滤区构成一体式结构;循环结晶区包括内筒体,设置在内筒体外侧的外筒体,设置在外筒体底部的外筒底和设置在外筒底中央的止回部件;止回部件的入口设置在过滤区顶部,止回部件的出口设置在循环结晶区的底部,循环结晶区和集水区连通,循环结晶区和过滤区通过止回部件连通;过滤区包括过滤外腔,与过滤外腔内底部密封连接且与过滤外腔上部和侧部留有通道的过滤内腔,设置在过滤外腔和过滤内腔之间的布药部件,设置在过滤内腔内部的吮吸排泥部件,设置在过滤内腔底部的进水部件,与进水部件进口连通且设置在过滤外腔下部的进水腔和设置在进水腔下部的排污腔;过滤内腔包括布满滤孔的滤筒和与滤筒密封连接的上盖;吮吸排泥部件包括中空的轴杆,垂直设置在轴杆上并与轴杆侧面连通的若干中空的管状吮吸杆和设置在轴杆的下部且与排污腔连通的排泥口;进水腔包括进水口;排污腔包括排污口;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过滤区底部外侧且与轴杆连接的驱动电机和液压活塞。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吮吸杆沿轴杆间隔90度排列。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滤孔为圆孔或者方孔或者矩形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进水部件包括若干个固定在过滤内腔底部的斜向上的导流管,导流管均匀排列成一个圆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布药部件包括进药管,与进药管连通且设置在过滤外腔底部的环形进药通道,垂直设置在环形进药通道上并与环形进药通道连通的均匀分布的若干布药管和设置在布药管周侧均匀伸出的若干个出药喷嘴,布药管顶部密封且固定在过滤外腔的顶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过滤内腔的顶部与过滤外腔的上部通道内以筒体轴线为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磁棒。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循环结晶区还包括设置在外筒底底部中央的导流部件和设置在导流部件底部外侧的结晶颗粒排出管,导流部件剖面为圆滑W形且中央留有供止回部件穿过的通孔;内筒体悬空的固定在外筒体内部且没有筒底,内筒体上部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底部下大上小且中空的导流圈,导流圈上部为圆筒结构且向上延伸到集水区顶部,内筒体内部形成升流通道,导流圈、内筒体外壁、外筒体内壁和导流部件形成降流通道。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集水区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部的集水部件和设置在筒体侧壁上的出水管,集水部件包括底沿和垂直设置在底沿一端的侧壁,底沿为圆环形状且密封连接在筒体内壁中部,侧壁的上部为锯齿形状且低于导流圈,导流圈外壁、侧壁、底沿上侧和筒体内壁形成第一集水通道,第一集水通道与出水管连通。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集水区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侧壁上出水管,集水区上部设置有上封头,集水区、循环结晶区和上封头构成密闭结构,导流圈外壁、上封头内壁和筒体内壁形成第二集水通道,第二集水通道与出水管连通;上封头包括设置在顶部中央的排气管和设置在顶部侧面的晶种投加人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作为优选方式,止回部件包括管体,密封连接在管体底部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止回板,缠绕在止回板上的伸缩部件和设置在止回板上方且密封连接在管体中的导向板;管体顶部内径上大下小;底座中间由下至上依次开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圆台孔,第一圆孔直径大于第二圆孔的直径,圆台孔上大下小且下部直径与第二圆孔的直径相同;止回板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圆台底座、支撑块和位于支撑块上部中心的导向杆,圆台底座与圆台孔尺寸吻合;伸缩部件缠绕在导向杆上;导向板中间开有与导向杆吻合的开孔且四周开有圆形孔;止回板通过导向板的中央通孔伸出到导向板外侧,伸缩部件位于导向板下侧。本装置进水部件由斜向上导流管组成,导流管与底面呈一定的倾角,导流管在底面呈圆周均布,彼此间隔设定距离。当水流从导流管斜向上冲出时,在过滤内腔形成旋转流,同时在吮吸杆的阻挡下,形成水力搅拌状态。吮吸排泥部件在驱动电机驱动下,可在过滤内腔呈圆周转动,且同时在液压活塞作用下沿轴向向下运行一定距离。吮吸杆在轴向方向交错度布置,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设定距离。清洗时,污堵物从吮吸杆口部进入吮吸杆,并从吮吸杆进入排污腔,最后从排污腔的排污阀排出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滤筒由滤网组成。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过滤部件可设置一定目数的过滤滤网。滤网的孔形式包括圆孔、方孔、矩形孔等滤孔结构,滤孔均布布置在过流筒体的圆周面上。水流可通过滤筒的滤网由过滤内腔流向过滤外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集水区(1)、循环结晶区(2)、过滤区(3),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动力系统(4)和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支腿(5);所述集水区(1),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过滤区(3)构成一体式结构;/n所述循环结晶区(2)包括内筒体(21),设置在所述内筒体(21)外侧的外筒体(22),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2)底部的外筒底(23)和设置在所述外筒底(23)中央的止回部件(24);所述止回部件(24)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顶部,所述止回部件(24)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循环结晶区(2)的底部,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集水区(1)连通,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过滤区(3)通过所述止回部件(24)连通;/n所述过滤区(3)包括过滤外腔(31),与所述过滤外腔(31)内底部密封连接且与所述过滤外腔(31)上部和侧部留有通道的过滤内腔(32),设置在所述过滤外腔(31)和所述过滤内腔(32)之间的布药部件(33),设置在所述过滤内腔(32)内部的吮吸排泥部件(34),设置在所述过滤内腔(32)底部的进水部件(35),与所述进水部件(35)进口连通且设置在所述过滤外腔(31)下部的进水腔(36)和设置在所述进水腔(36)下部的排污腔(37);/n所述过滤内腔(32)包括布满滤孔的滤筒(321)和与所述滤筒(321)密封连接的上盖(322);/n所述吮吸排泥部件(34)包括中空的轴杆(341),垂直设置在所述轴杆(341)上并与所述轴杆(341)侧面连通的若干中空的管状吮吸杆(342)和设置在所述轴杆(341)的下部且与所述排污腔(37)连通的排泥口(343);/n所述进水腔(36)包括进水口(361);/n所述排污腔(37)包括排污口(371);/n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且与所述轴杆(341)连接的驱动电机(41)和液压活塞(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集水区(1)、循环结晶区(2)、过滤区(3),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动力系统(4)和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的支腿(5);所述集水区(1),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过滤区(3)构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循环结晶区(2)包括内筒体(21),设置在所述内筒体(21)外侧的外筒体(22),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2)底部的外筒底(23)和设置在所述外筒底(23)中央的止回部件(24);所述止回部件(24)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顶部,所述止回部件(24)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循环结晶区(2)的底部,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集水区(1)连通,所述循环结晶区(2)和所述过滤区(3)通过所述止回部件(24)连通;
所述过滤区(3)包括过滤外腔(31),与所述过滤外腔(31)内底部密封连接且与所述过滤外腔(31)上部和侧部留有通道的过滤内腔(32),设置在所述过滤外腔(31)和所述过滤内腔(32)之间的布药部件(33),设置在所述过滤内腔(32)内部的吮吸排泥部件(34),设置在所述过滤内腔(32)底部的进水部件(35),与所述进水部件(35)进口连通且设置在所述过滤外腔(31)下部的进水腔(36)和设置在所述进水腔(36)下部的排污腔(37);
所述过滤内腔(32)包括布满滤孔的滤筒(321)和与所述滤筒(321)密封连接的上盖(322);
所述吮吸排泥部件(34)包括中空的轴杆(341),垂直设置在所述轴杆(341)上并与所述轴杆(341)侧面连通的若干中空的管状吮吸杆(342)和设置在所述轴杆(341)的下部且与所述排污腔(37)连通的排泥口(343);
所述进水腔(36)包括进水口(361);
所述排污腔(37)包括排污口(371);
所述动力系统(4)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区(3)底部外侧且与所述轴杆(341)连接的驱动电机(41)和液压活塞(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吮吸杆(342)沿所述轴杆(341)间隔90度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为圆孔或者方孔或者矩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件(35)包括若干个固定在所述过滤内腔(32)底部的斜向上的导流管(351),所述导流管(351)均匀排列成一个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药部件(33)包括进药管(331),与所述进药管(331)连通且设置在所述过滤外腔(31)底部的环形进药通道(332),垂直设置在所述环形进药通道(332)上并与所述环形进药通道(332)连通的均匀分布的若干布药管(333)和设置在所述布药管(333)周侧均匀伸出的若干个出药喷嘴(334),所述布药管(333)顶部密封且固定在所述过滤外腔(3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导结晶异相成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内腔(32)的顶部与所述过滤外腔(31)的上部通道内以筒体轴线为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磁棒(38)。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清马跃华王云高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