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48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1
一种板件输送装置,适用于配合板架翻转装置以输送板件,板架翻转装置包括链轮传动机构及多个设置于链轮传动机构上的板架,所述板架围绕设置于链轮传动机构,每一板架包括一对侧臂及多对设置于所述侧臂可支撑板件的支撑件。板件输送装置包含基板及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包括一对输送壳体、多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的输送轮、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并带动所述输送轮的驱动杆及连接该驱动杆的第一马达。每一输送壳体具有远离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一端及相反于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马达能驱动该驱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用以将板件由第一端输送至第二端,第二端与链轮传动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板件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最终都需要通过烘干作业使电路板上的印刷材料干燥,而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在烘烤电路板前是以一水平式的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至烤箱内,再借由一牵引装置将电路板自输送装置转移到一可循环移动的链轮传动装置上,链轮传动装置间隔设置有多个板架能够支撑电路板,使电路板能够以垂挂的形式被链轮传动装置带动在烤箱内进行烘烤作业。然而,电路板在进入烤箱烘烤前还需要借由牵引装置将电路板自输送装置转移到链轮传动装置,使得整体效率因此降低,尚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输送效率的板件输送装置。本技术板件输送装置,适用于配合板架翻转装置以输送板件,该板架翻转装置包括链轮传动机构及多个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上的板架,所述板架围绕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每一板架包括一对朝远离该链轮传动机构的方向延伸的侧臂及多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侧臂且相向延伸可支撑该板件的支撑件。板件输送装置包含基板;及输送单元,包括一对彼此间隔的输送壳体、多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的输送轮、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并带动所述输送轮的驱动杆及用以驱动该驱动杆转动的第一马达,每一输送壳体沿着输送方向朝该板架翻转装置延伸,并具有远离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一端及相反于该第一端邻近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二端,该第一马达能驱动该驱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用以将该板件由该第一端输送至该第二端,每一输送轮具有适用于托接该板件的倾斜面,该第二端与该链轮传动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的长度。本技术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该基板包括板体及至少一对沿着垂直于该输送方向的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的轨道件,该输送单元还包括一对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件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分别固接所述输送壳体。本技术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该输送单元还包括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并与该驱动杆相间隔的螺杆及用以驱动该螺杆转动的第二马达,该第二马达可驱动该螺杆转动以使所述输送壳体相向或反向移动,调整所述输送壳体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该输送单元还包括一对分别枢设于所述输送壳体的防撞片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且位于所述防撞片上方的微动开关,每一防撞片可朝该微动开关枢转而接触该微动开关。本技术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还包含至少一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之间且邻近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一感测件,用以侦测该板件是否位于该第二端。本技术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还包含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之间且邻近该第一端的第二感测件,用以侦测该板件是否位于该第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第二端与该链轮传动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的长度,使得该板件由该第一端输送至该第二端后,该板架翻转装置的所述板架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便能将该板件取走与该板件输送装置分离,能增加输送效率,且不需要额外设置一牵引装置将该板件自该板件输送装置转移至该板架翻转装置,减少组件设置而降低开发及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板件输送装置的一实施例及一板架翻转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及该板架翻转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是该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板件输送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配合一板架翻转装置1以输送一板件2进入一烤箱(图未示)进行烘烤作业,该板件2可例如为一印刷电路板。该板架翻转装置1包括一链轮传动机构11及多个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11上的板架12,所述板架12围绕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11,每一板架12包括一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11的安装臂121、一对分别设置于该安装臂121并朝远离该链轮传动机构11的方向延伸的侧臂122及多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侧臂122且相向延伸可支撑该板件2的支撑件123,即每一对支撑件123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臂122且相向延伸。该链轮传动机构11可带动所述板架12上下循环移动。其中,板架翻转装置1仅示出部分板架12来示意说明。该板件输送装置包含一基板3、一输送单元4、两个第一感测件5及一第二感测件6。板件输送装置定义板件2运送方向为输送方向D1。该基板3沿着垂直于该输送方向D1的左右方向D2延伸,并包括一呈长方形的板体31及两对沿着该左右方向D2延伸且彼此间隔的轨道件32,即两对轨道件32在该输送方向D1上相间隔,且每一对轨道件32沿着该左右方向D2延伸且彼此间隔。所述轨道件32大致分别位于该板体31的四个角落。其中,轨道件32的数量并不以两对为限制,只要至少一对即可。输送单元4包括一对彼此间隔的输送壳体41、多对在输送方向D1上间隔且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输送轮42、一对在该左右方向D2上相间隔且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件32的滑动座43、一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41并带动所述输送轮42的驱动杆44、一用以驱动该驱动杆44转动的第一马达45、一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41并与该驱动杆44相间隔的螺杆46、一用以驱动该螺杆46转动的第二马达47、一对分别枢设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防撞片48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41、位于所述防撞片48上方的微动开关49(见图5)。所述输送壳体41分别固接于所述滑动座43上方并沿着该输送方向D1延伸。每一输送壳体41具有一远离该板架翻转装置1的第一端411、一相反于该第一端411邻近该板架翻转装置1的第二端412、一内侧面413及一相反于该内侧面413的外侧面414,该第二端412与该链轮传动机构11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122的长度。所述输送轮42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外侧面414,每一输送轮42具有一适用于托接该板件2的倾斜面421,所述倾斜面421与该板件2的接触点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水平高度,使得该板件2在输送过程中是与所述输送壳体41间隔开,且倾斜面421能够防止该板件2在输送过程中在该左右方向D2上晃动,因为所述倾斜面421能分别给予该板件2两侧边朝向内侧的正向力,且借由倾斜面421的设计,该板件2与所述输送轮42仅以点接触使得接触面积极小化,该板件2上未烘干的油墨便不会沾染到其它组件,即本技术板件输送装置特别适用于输送表面油墨较多的印刷电路板。所述输送轮42彼此间具有间隙,使得板架翻转装置1的所述板架12向上翻转时,所述支撑件123恰好能通过间隙而不会撞击到所述输送轮42造成损坏。其中,所述输送轮42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内侧面,并不以本实施例之态样为限制。参阅图1、图4及图5,该驱动杆44为一六角柱杆件,其借由一对位于所述输送壳体41的链条或皮带(图未示)与所述输送轮42连动,该第一马达45能驱动该驱动杆44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轮42同步转动,用以将该板件2由该第一端411输送至该第二端412。该螺杆46具有一对分别穿设所述输送壳体41的螺纹段461及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输送装置,适用于配合板架翻转装置以输送板件,该板架翻转装置包括链轮传动机构及多个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上的板架,所述板架围绕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每一板架包括一对朝远离该链轮传动机构的方向延伸的侧臂及多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侧臂且相向延伸可支撑该板件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输送装置包含:/n基板;及/n输送单元,包括一对彼此间隔的输送壳体、多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的输送轮、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并带动所述输送轮的驱动杆及用以驱动该驱动杆转动的第一马达,每一输送壳体沿着输送方向朝该板架翻转装置延伸,并具有远离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一端及相反于该第一端邻近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二端,该第一马达能驱动该驱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用以将该板件由该第一端输送至该第二端,每一输送轮具有适用于托接该板件的倾斜面,该第二端与该链轮传动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05 TW 1092053551.一种板件输送装置,适用于配合板架翻转装置以输送板件,该板架翻转装置包括链轮传动机构及多个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上的板架,所述板架围绕设置于该链轮传动机构,每一板架包括一对朝远离该链轮传动机构的方向延伸的侧臂及多对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侧臂且相向延伸可支撑该板件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板件输送装置包含:
基板;及
输送单元,包括一对彼此间隔的输送壳体、多对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壳体的输送轮、可转动地穿设所述输送壳体并带动所述输送轮的驱动杆及用以驱动该驱动杆转动的第一马达,每一输送壳体沿着输送方向朝该板架翻转装置延伸,并具有远离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一端及相反于该第一端邻近该板架翻转装置的第二端,该第一马达能驱动该驱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用以将该板件由该第一端输送至该第二端,每一输送轮具有适用于托接该板件的倾斜面,该第二端与该链轮传动机构的距离小于所述侧臂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板体及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顺
申请(专利权)人:群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