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义勋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靠背和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34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靠背和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涉及机动车设备领域。该车用靠背,包括:靠垫,靠垫上设有枢轴连接件,枢轴连接件上设有枢轴孔;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穿过枢轴孔与靠垫枢轴连接;第一连接管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端抵接于第一连接管内壁,弹性件其中一端连接圆头销,圆头销穿过第一连接管的管壁,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若干调节孔,第一连接管插接于第二连接管,圆头销与调节孔卡扣连接;固定座,第二连接管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靠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位置,可以为驾驶员或后座乘员提供腰部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靠背和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靠背和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靠背大多为固定式靠背,固定式靠背安装于摩托车坐垫的尾部,不仅可以对后座的乘员提供腰部支撑,还可以防止乘员坠落,保证骑行安全。但是,后座的靠背无法为驾驶员提供腰部支撑,骑行过程中驾驶员腰部容易疲劳,舒适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用靠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位置,可以为驾驶员或后座乘员提供腰部支撑。一种车用靠背,包括:靠垫,所述靠垫上设有枢轴连接件,所述枢轴连接件上设有枢轴孔;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枢轴孔与所述靠垫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圆头销,所述圆头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圆头销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圆头销与所述调节孔卡扣连接;固定座,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上述车用靠背,安装于自行车或摩托车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伸缩件与固定座之间的角度,可为前座的驾驶员或后座的乘员提供支撑,通过控制伸缩件的长短,调节靠垫的高度,方便为不同身高的人员提供腰部支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通孔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的管口上设有螺纹,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设置螺帽可以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防止脱销,避免在行驶期间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发生相对位移而造成安全事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的管口内设有中空的塑胶套,所述塑胶套的壁面设有开缝,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塑胶套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置塑胶套增大摩擦,防止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发生滑动,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第一连接管通过塑胶套时,开缝有利于塑胶套发生形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套为楔形塑胶套,所述楔形塑胶套横截面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二连接管的管口外,并与第二连接管的管口过盈配合,所述楔形塑胶套横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二连接管的管口内。楔形的塑胶套可以保证塑胶套不向内部滑动,方便拆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车座连接件和关节铰链,所述关节铰链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座连接件上。将车座连接件固定于车体上,即可完成车用靠背的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节铰链为弹片棘轮、卡销或螺栓。优选地,关节铰链为弹片棘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座连接件为钣金件。钣金件机械强度好。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包括车体和上述车用靠背,所述车用靠背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上述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其靠背的水平位置和高低位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只有驾驶员时,可以调节为驾驶员支撑模式和不使用靠背支撑模式,当后座有乘员时,可以调整为后座乘员支撑模式,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使用舒适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后轮架,所述车用靠背与所述后轮架通过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用靠背,安装于自行车或摩托车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伸缩件与固定座之间的角度,可为前座的驾驶员或后座的乘员提供支撑,通过控制伸缩件的长短,调节靠垫的高度,方便为不同身高的人员提供腰部支撑。本技术的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其靠背的水平位置和高低位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只有驾驶员时,可以调节为驾驶员支撑模式和不使用靠背支撑模式,当后座有乘员时,可以调整为后部乘员支撑模式,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车用靠背的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拆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爆炸图;图5为实施例中车座连接件的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中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后座支撑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中可调节靠背的摩托车驾驶员座支撑状态图;图中,100、靠垫;200、伸缩件;210、第一连接管;211、圆头销;212、弹簧;220、第二连接管;221、调节孔;230、螺帽;240、楔形塑胶套;241、开缝;300、固定座;301、车座连接件;302、弹片棘轮;303、螺栓;304、螺纹孔;400、后轮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车用靠背,如图1所示,包括靠垫100、伸缩件200和固定座300。靠垫100上设有枢轴连接件,枢轴连接件上设有枢轴孔。伸缩件200由一个第一连接管210和两个第二连接管220连接而成。第一连接管210为U型,第一连接管210穿过枢轴孔与靠垫100枢轴连接,第一连接管210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第二连接管220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管210靠近第二连接管220的一端内部设有弹簧212,弹簧212两端均抵接于第一连接管210内壁,弹簧212的其中一端焊接有圆头销211,圆头销211穿过第一连接管210的管壁。第二连接管220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的调节孔221,调节孔221的直径大于圆头销211的直径,当第一连接管210插接于第二连接管220时,圆头销211与某个调节孔221卡扣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管210和第二连接管220之间设有螺帽230,螺帽230上设有通孔,第一连接管210穿过通孔插接于第二连接管220内,第二连接管220的管口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帽230相配合,螺帽230与第二连接管220螺纹连接,可以加强第一连接管210和第二连接管220之间的连接强度。为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管210和第二连接管220之间发生滑动,增大摩擦,提高安全性能,如图4所示,在第二连接管220靠近第一连接管210一端的管口内设置中空的楔形塑胶套240,楔形塑胶套240横截面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二连接管220的管口外,并与第二连接管220的管口过盈配合,楔形塑胶套240横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二连接管220的管口内,第一连接管210插接于楔形塑胶套240内,塑胶套上设有一条开缝241,有利于塑胶套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n靠垫,所述靠垫上设有枢轴连接件,所述枢轴连接件上设有枢轴孔;/n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枢轴孔与所述靠垫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圆头销,所述圆头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圆头销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圆头销与所述调节孔卡扣连接;/n固定座,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垫,所述靠垫上设有枢轴连接件,所述枢轴连接件上设有枢轴孔;
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枢轴孔与所述靠垫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圆头销,所述圆头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圆头销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圆头销与所述调节孔卡扣连接;
固定座,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通孔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的管口上设有螺纹,所述螺帽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的管口内设有中空的塑胶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义勋
申请(专利权)人:徐义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