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33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包括车架(1)和车兜(2),所述车架(1)上对称连接设有两个车兜座(3),所述车兜(2)包括坐垫杆座(4),所述坐垫杆座(4)上设有前扶手卡件(5),所述坐垫杆座(4)上连接设有靠背座(7),所述靠背座(7)上连接设有靠背组件(8),所述靠背组件(8)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车兜连接座(9),所述车兜连接座(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连接设有车兜按钮(11),所述车兜按钮(11)上转动连接设有车兜挂钩(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
,具体是指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的生活追求,而婴儿车就是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婴儿车是专门针对婴幼儿所开发的产品,使用者将婴幼儿承载在婴儿车上以缓解使用者因长时间用双手抱住婴幼儿的疲累感,从而使得使用者借助婴儿车能十分方便地照料婴幼儿。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多为车兜朝向前方,虽然可让车兜上的宝宝观赏四周的景物,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心情,但是,这却使得父母与孩子间无法很好的交流,缺乏互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从而增加使用者与婴儿车座位上婴幼儿的互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包括车架和车兜,所述车架上对称连接设有两个车兜座,所述车兜包括坐垫杆座,所述坐垫杆座上设有前扶手卡件,所述前扶手卡件上连接设有前扶手,所述坐垫杆座上连接设有靠背座,所述靠背座上连接设有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车兜连接座,所述车兜连接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连接设有车兜按钮,所述车兜按钮内部连接设有压簧,所述车兜按钮上转动连接设有车兜挂钩,所述车兜连接座上设有车兜座卡接槽,所述车兜座卡接在车兜座卡接槽中,所述车兜座上对称设有挂钩卡接槽,所述车兜挂钩卡接在挂钩卡接槽中。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车兜座的设置可以将车兜与车架连接在一起,坐垫杆座可以承载婴幼儿,解放父母的双手,前扶手的设置可以使婴幼儿实用婴儿车时可以用手把住前扶手,更加安全,靠背座的设置可以使婴幼儿倚靠在车兜中,增加婴幼儿的舒适感,可以满足婴幼儿的不同使用需求,车兜连接座与车兜座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车兜与车架的安装和分离,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通过向上拉动车兜按钮,使车兜挂钩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脱离挂钩卡接槽,车兜挂钩将不再钩住车兜座,车兜整体可以提起来,离开车架,然后将车兜整体旋转180°,再卡入车兜座,便可完成换向操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好。作为改进,所述坐垫杆座前面连接设有U型架,U型架的设置可以使婴幼儿将脚蹬住U型架,提高婴幼儿实用的舒适度。作为改进,所述靠背座上连接设有靠背调节按钮,通过靠背调节按钮可以调节靠背座的角度,从而满足婴幼儿的不同使用要求,提高婴幼儿使用的舒适度。作为改进,所述车兜按钮上连接设有圆柱销,所述车兜挂钩上设有长形孔,所述圆柱销与长形孔配合使用,圆柱销的设置可以使车兜按钮带动车兜挂钩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车兜挂钩脱离挂钩卡接槽,实现车兜整体与车架分离的目的。作为改进,所述车兜按钮内设有车兜挂钩活动腔,所述车兜挂钩活动腔内连接设有定位轴,所述车都挂钩与定位轴连接且以定位轴为轴心转动,当向上拉动车兜按钮时,圆柱销在长形孔中移动在定位轴的作用下,车兜挂钩将以定位轴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使车兜挂钩脱离挂钩卡接槽,车兜挂钩活动腔的设置可以为车兜挂钩的转动提供空间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正向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反向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中车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中车兜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中车兜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车架,2、车兜,3、车兜座,4、坐垫杆座,5、前扶手卡件,6、前扶手,7、靠背座,8、靠背组件,9、车兜连接座,10、空腔,11、车兜按钮,12、压簧,13、车兜挂钩,14、车兜座卡接槽,15、挂钩卡接槽,16、U型架,17、靠背调节按钮,18、圆柱销,19、长形孔,20、车兜挂钩活动腔,21、定位轴。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6,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包括车架1和车兜2,所述车架1上对称连接设有两个车兜座3,所述车兜2包括坐垫杆座4,所述坐垫杆座4上设有前扶手卡件5,所述前扶手卡件5上连接设有前扶手6,所述坐垫杆座4上连接设有靠背座7,所述靠背座7上连接设有靠背组件8,所述靠背组件8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车兜连接座9,所述车兜连接座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连接设有车兜按钮11,所述车兜按钮11内部连接设有压簧12,所述车兜按钮11上转动连接设有车兜挂钩13,所述车兜连接座9上设有车兜座卡接槽14,所述车兜座3卡接在车兜座卡接槽14中,所述车兜座3上对称设有挂钩卡接槽15,所述车兜挂钩13卡接在挂钩卡接槽15中。所述坐垫杆座4前面连接设有U型架16,所述靠背座7上连接设有靠背调节按钮17,所述车兜按钮11上连接设有圆柱销18,所述车兜挂钩13上设有长形孔19,所述圆柱销18与长形孔19配合使用,所述车兜按钮11内设有车兜挂钩活动腔20,所述车兜挂钩活动腔20内连接设有定位轴21,所述车都挂钩13与定位轴21连接且以定位轴21为轴心转动。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将车兜2进行反向安装时,可以通过向上拉动车兜按钮11,使圆柱销18在长形孔19中移动,车兜挂钩13将以定位销21为轴心在车兜挂钩活动腔20中转动,使车兜挂钩13脱离挂钩卡接槽15,从而使车兜2整体可以相对于车架1提起来,此时车兜座3可从车兜座卡接槽14中脱离,然后将车兜1整体旋转180°,再将车兜连接座9卡入车兜座3中,此时车兜按钮11内受到压簧12向下的压力,使得圆柱销18在长形孔19中移动,车兜挂钩13将以定位销21为轴心在车兜挂钩活动腔20中转动,使车兜挂钩13挂接在挂钩卡接槽15中,从而将车兜2与车架1进行固定,便可完成换向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包括车架(1)和车兜(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对称连接设有两个车兜座(3),所述车兜(2)包括坐垫杆座(4),所述坐垫杆座(4)上设有前扶手卡件(5),所述前扶手卡件(5)上连接设有前扶手(6),所述坐垫杆座(4)上连接设有靠背座(7),所述靠背座(7)上连接设有靠背组件(8),所述靠背组件(8)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车兜连接座(9),所述车兜连接座(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连接设有车兜按钮(11),所述车兜按钮(11)内部连接设有压簧(12),所述车兜按钮(11)上转动连接设有车兜挂钩(13),所述车兜连接座(9)上设有车兜座卡接槽(14),所述车兜座(3)卡接在车兜座卡接槽(14)中,所述车兜座(3)上对称设有挂钩卡接槽(15),所述车兜挂钩(13)卡接在挂钩卡接槽(1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换向车兜结构,包括车架(1)和车兜(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对称连接设有两个车兜座(3),所述车兜(2)包括坐垫杆座(4),所述坐垫杆座(4)上设有前扶手卡件(5),所述前扶手卡件(5)上连接设有前扶手(6),所述坐垫杆座(4)上连接设有靠背座(7),所述靠背座(7)上连接设有靠背组件(8),所述靠背组件(8)两侧对称连接设有车兜连接座(9),所述车兜连接座(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连接设有车兜按钮(11),所述车兜按钮(11)内部连接设有压簧(12),所述车兜按钮(11)上转动连接设有车兜挂钩(13),所述车兜连接座(9)上设有车兜座卡接槽(14),所述车兜座(3)卡接在车兜座卡接槽(14)中,所述车兜座(3)上对称设有挂钩卡接槽(15),所述车兜挂钩(13)卡接在挂钩卡接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森夏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