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33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包括:支撑架、运载车、万向轮、把手;所述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且所述支撑架位于压型机成品出口端的下方,所述运载车的上端为开口状,且所述运载车可拆式装配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堆放彩钢成品,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运载车的底部,所述运载车上开设有两个滑轨,且所述滑轨的开设方向与彩钢成品的输送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把手滑动装配于滑轨内且通过所述凹槽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彩钢成品运输方便、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
本技术涉及彩钢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
技术介绍
彩钢是指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一般是通过迫使原料板通过设置有外凸或凹槽的上辊及下辊,此过程中上辊及下辊的内凹或外凸对原料板挤压,使得原料板变形为波型的压型板,在预制成指定形状后,在成形装置的出口端设置一个剪切机构用于得到指定长度的彩钢瓦产品。彩钢板具有耐蚀性好,色彩鲜艳,外观美观,彩钢材料可以100%回收,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一篇公开号为CN21008039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彩钢板压型机,包括放料机构、压型机构和切割机构,放料机构设置有底座、两组支撑板和支撑轴,两组支撑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卡槽;还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安装板、两组挡板、两组复位弹簧、两组支持板、两组检测杆和两组动力杆,两组固定板的顶端分别与进料平台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安装板的前端底部区域内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转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彩钢板经切割机构切割成指定长度后,需要将切割好的彩钢运送至指定区域进行存放,而普通的压型机一般都是在切割机构处放置一块承托板用来堆放彩钢板,彩钢堆放一定量以后,再由多个工作人员将彩钢板抬到存储点,而彩钢板的重量较重,费时费力,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具有彩钢成品运输方便、省时省力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包括:支撑架、运载车、万向轮和把手;所述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且所述支撑架位于压型机成品出口端的下方,所述运载车的上端为开口状,且所述运载车可拆式装配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堆放彩钢成品,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运载车的底部,所述运载车上开设有两个滑轨,且所述滑轨的开设方向与彩钢成品的输送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把手滑动装配于滑轨内且通过所述凹槽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彩钢成品被压型机上的切割机构切割完成后,掉入支撑架上的运载车内,待运载车内堆放一定量的彩钢成品后,将运载车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再借助把手和万向轮将运载车内的彩钢成品运送至指定区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运输方便,且省时省力;同时,把手在运载车上是可以滑动和转动的,不仅可以将把手滑动至远离压型机的一端,不影响彩钢成品掉入运载车内,而且还可以使把手转动至朝向工作人员的一面,方便工作人员施加作用力在运载车上,推动运载车更加省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把手呈U形状,且所述把手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圆球,所述圆球与所述滑轨活动装配,同一所述滑轨内的两个所述凹槽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把手相适配的卡口,且两个所述卡口的开设方向相互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把手的位置时,先将把手从卡口内推出,再向上提起把手,使把手的端部脱离凹槽内,再将把手的端部放置在滑轨内,最后再沿着滑轨滑动把手至另一端的凹槽并卡接在卡口处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载车包括:固定框和活动框;所述固定框呈U形状,且所述固定框内部设置有U形槽,所述活动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框从所述固定框的两端适配插接于所述U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槽为活动框提供了较好的容纳位置,向两边拉活动框时,整个运载车的长度会拉长,可以根据彩钢成品的切割长度来调整运载车的长度,适应性更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槽的周侧边缘设置有隔挡部,所述活动框的周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U形槽边缘相适配的隔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拉动活动框时,隔挡部对隔挡块具有隔挡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活动框脱离U形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远离压型机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导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导向板对运载车具有导向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很轻松地将运载车从支撑架上推下来,更加省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朝上设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隔挡条,所述支撑架的底边开设有长条形的通孔,所述气缸驱使所述隔挡条伸入或者退出所述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将驱使隔挡条伸入通孔后,隔挡条对运载车上的万向轮具有隔挡作用,使运载车不容易从导向板上滑下来,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缸电性连接有脚踏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推进或者退出运载车时,脚踏开关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启动气缸,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卡口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可以倾斜地卡接在卡口处,而把手倾斜后,工作人员推动运载车更加方便、省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框一体成型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在固定框上的开设U形槽,安装活动框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支撑架上设置运载车后,彩钢成品可以掉入运载车内,再通过把手和万向轮将彩钢成品运送至指定区域,不需要工作人员抬,运输方便、省时省力,且把手在运载车上是可以滑动和转动的,不仅可以将把手滑动至远离压型机的一端,不影响彩钢成品掉入运载车内,而且还可以使把手转动至朝向工作人员的一面,方便工作人员施加作用力在运载车上,推动运载车更加省力;2.气缸驱使隔挡条伸入通孔内后,对运载车上的万向轮具有隔挡作用,使运载车不容易从支撑架上滑落,结构更加稳定;3.固定框上设置U形槽后,活动框可以容纳在U形槽内,向两边拉动活动框时,可以根据彩钢成品的切割长度改变运载车的长度,适应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固定框和活动框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通孔;2、运载车;21、固定框;211、滑轨;212、凹槽;2121、卡口;213、U形槽;2131、隔挡部;22、活动框;221、隔挡块;3、万向轮;4、把手;5、导向板;6、隔挡条;7、脚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包括:支撑架1、运载车2、万向轮3和把手4;压型机上设置有多个压出波纹状彩钢板的压辊,且压型机的出口端设置有裁切彩钢板的切刀,支撑架1支撑于地面上,且支撑架1位于压型机成品出口端的下方,矩形状的运载车2的上端为开口状,且运载车2可拆式装配于支撑架1上以堆放彩钢成品,四个万向轮3设置于运载车2的底部,运载车2上开设有两个滑轨211,两个滑轨211呈T形状,且滑轨211的开设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运载车(2)、万向轮(3)和把手(4);/n所述支撑架(1)支撑于地面上,且所述支撑架(1)位于压型机成品出口端的下方,所述运载车(2)的上端为开口状,且所述运载车(2)可拆式装配于所述支撑架(1)上以堆放彩钢成品,所述万向轮(3)设置于所述运载车(2)的底部,所述运载车(2)上开设有两个滑轨(211),且所述滑轨(211)的开设方向与彩钢成品的输送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滑轨(211)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212),所述把手(4)滑动装配于滑轨(211)内且通过所述凹槽(212)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运载车(2)、万向轮(3)和把手(4);
所述支撑架(1)支撑于地面上,且所述支撑架(1)位于压型机成品出口端的下方,所述运载车(2)的上端为开口状,且所述运载车(2)可拆式装配于所述支撑架(1)上以堆放彩钢成品,所述万向轮(3)设置于所述运载车(2)的底部,所述运载车(2)上开设有两个滑轨(211),且所述滑轨(211)的开设方向与彩钢成品的输送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滑轨(211)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212),所述把手(4)滑动装配于滑轨(211)内且通过所述凹槽(21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呈U形状,且所述把手(4)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圆球,所述圆球与所述滑轨(211)活动装配,同一所述滑轨(211)内的两个所述凹槽(21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把手(4)相适配的卡口(2121),且两个所述卡口(2121)的开设方向相互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生产用运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车(2)包括:固定框(21)和活动框(22);
所述固定框(21)呈U形状,且所述固定框(21)内部设置有U形槽(2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东雷雄李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大威坤钢构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