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5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支撑部件、托架、第一记录部件和电触点保护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托架构造为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复移动,托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第一记录部件安装至托架并接触第一电触点,且构造为随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托架并接触第二电触点,且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安装至托架的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大于安装至托架的第一记录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将电触点保护部件设置成沿第三方向更远离支撑部件,可避免卡纸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一般通过从记录部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喷墨打印机1,其包括打印机本体10。打印机本体10内可以设置有前后平行的两个导杆,进而在两个导杆上设置托架,使得托架能够相对于这两个导杆移动。在托架上设置有可以多次补充墨水的记录部,记录部可以随托架往复移动,记录部向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喷墨,以在纸张上记录图像(例如,文字、字符、符号、图形等)。打印机本体10中通常还设置有纸张供应装置,其用于驱动纸张沿第一方向D1移动。纸张可以被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内的支撑部件支撑。而记录部可以随托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往复移动。一方面,记录部可以包括盛装有黑色墨水的黑白记录部6,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内的用于容纳黑色墨水的黑色墨罐通过导管向黑白记录部6供墨,此时的喷墨打印机1作为黑白打印机来使用。黑白记录部6上通常设置有电触点,托架上对应地设置有与黑白记录部6的电触点匹配的第一电触点。在黑白记录部6安装至托架上时,黑白记录部6的电触点与第一电触点匹配,因此,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模块即可识别出该黑白记录部6已经安装至托架可以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记录部可以包括盛装有彩色墨水的彩色记录部,彩色记录部可以喷出例如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颜色的墨水。当托架上同时安装有上述黑白记录部6和彩色记录部时,该喷墨打印机1可以作为能够喷出上述三种颜色以及黑色墨水的可以记录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来使用。彩色记录部上通常设置有电触点,托架上对应地设置有第二电触点,其可以与彩色记录部的电触点匹配,在彩色记录部安装至托架上时,彩色记录部的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匹配,因此,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模块即可识别出该彩色记录部已经安装至托架可以正常使用。在上述喷墨打印机1作为黑白打印机使用时,黑白记录部6安装至托架,而彩色记录部未安装至托架。因此,托架上的第二电触点即处于显露状态,这可能使得第二电触点由于长时间的显露而受到异物、墨雾的影响而锈蚀。因此,通常会设置一个保护部件来保护第二电触点。但是,现有的保护部件的与支撑部件相对的一端通常形成的是由环形的肋围成的空间,且通常黑白记录部6的用于喷出墨水的喷嘴面与该保护部件的与支撑部件相对的一端配置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黑白记录部6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的第三方向D3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等于彩色记录部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因此,在托架带动黑白记录部6和保护部件一起往复移动时,保护部件的与支撑部件相对的一端处的肋容易刮碰到记录纸张,造成卡纸现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托架,所述托架构造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复移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第一记录部件,所述第一记录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电触点保护部件,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二电触点,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其中,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根据本技术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将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设置成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使得电触点保护部件相对于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更远离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有效地避免卡纸现象的发生。可选地,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记录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根据此方案,电触点保护部件和第一记录部件在托架上的安装位置可以为同一高度,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将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设置成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同时,简化了托架的加工工艺。可选地,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记录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根据此方案,虽然电触点保护部件和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相同,但可以调整托架上用于安装该两者的安装位置,便于更好地利用打印机本体内的空间,同时实现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可选地,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保护触点,在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的状态下,所述保护触点与所述第二电触点接触。根据此方案,在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的状态下,所述保护触点与所述第二电触点接触,能够避免第二电触点由于长时间的显露而受到异物、墨雾的影响而锈蚀,进而延长喷墨打印机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第一表面相连且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以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第一表面相连且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反。根据此方案,限定了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与所述支撑部件相对的表面和与该表面相反的另一表面。可选地,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进一步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三表面均相交;以及第五表面,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均相交,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反。根据此方案,限定了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所述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可知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为立体的部件。可以理解,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具有顶表面、底表面、两个侧表面和用于与第二电触点接触的表面。可选地,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至少部分地贯穿所述第三表面。根据此方案,在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五表面(例如,两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至少部分地贯穿所述第三表面(例如,顶表面),该凹陷部可用于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方便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安装和拆卸,以及保管在喷墨打印机的安置腔室中。可选地,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第二记录部件,所述第二记录部件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托架以替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n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n托架,所述托架构造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复移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n第一记录部件,所述第一记录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n电触点保护部件,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二电触点,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n其中,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
托架,所述托架构造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复移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
第一记录部件,所述第一记录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
电触点保护部件,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安装至所述托架并接触所述第二电触点,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构造为随所述托架一起可往复移动,
其中,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沿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大于安装至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一记录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到所述支撑部件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记录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记录部件的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触点保护部件包括:
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刑部吉记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