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4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包括基材、基材上设置的缓冲层压合组以及缓冲层压合组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所述缓冲层压合组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包括第一抗划涂层和第二抗划涂层,其中第一抗划涂层涂覆于缓冲层压合组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涂覆于第一抗划涂层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的表面涂覆有艺术漆层,艺术漆层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缓冲层压合组包括由水性粘接层胶着的柔性层、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其中柔性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基材的表面,第一尼龙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柔性层的表面,第二尼龙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第一尼龙层的表面。该具有抗划性的涂层,有效实现防划,保护基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
本技术属于抗划涂层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
技术介绍
涂层结构是为了对被涂布的物品进行防护,绝缘,装饰等,涂层结构常见于涂布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层,用铜、铝等金属做成的机壳外部。其中以设备机壳及部分板材外部的涂覆为主,暴露在外部的机壳及板材在长时间使用后,会被外界划伤或者损坏,而抗划涂层结构的添加能有效实现对机壳或板材的防护,防止划伤。现有抗划涂层仅为简单的单层或双层的涂覆结构,在长期使用破损的状态下需要更换,然后更换时其表面涂层不易清理,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包括基材、基材上设置的缓冲层压合组以及缓冲层压合组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所述缓冲层压合组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包括第一抗划涂层和第二抗划涂层,其中第一抗划涂层涂覆于缓冲层压合组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涂覆于第一抗划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二抗划涂层的表面涂覆有艺术漆层,所述艺术漆层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压合组包括由水性粘接层胶着的柔性层、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其中柔性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基材的表面,第一尼龙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柔性层的表面,第二尼龙层通过水性粘接层粘贴于第一尼龙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抗划涂层为涤纶树脂材料,其涂覆厚度为0.2~0.8μm。优选的,所述第二抗划涂层为陶瓷涂层,其涂覆厚度为0.1~0.5μm。优选的,所述柔性层为软质橡胶层,其厚度为0.5~1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为柔性尼龙网,且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纵横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的厚度为1~1.5mm,其网格直径小于2mm。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具有抗划性的涂层,第一抗划涂层和第二抗划涂层的设置实现对基材的防护,当防水涂层和水性粘接层遭到破坏时,打磨第二抗划涂层即可进行防水涂层和水性粘接层的涂覆,覆盖原有漆面损坏位置;通过在基材的表面加装缓冲层压合组,得益于第一尼龙层和第二尼龙层的交叠设置,便于表面涂层损坏时整体揭开,方便可靠;第一尼龙层的设置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实现对基材的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层压合组的剖视图。图中:1基材、2缓冲层压合组、201柔性层、202第一尼龙层、203第二尼龙层、3第一抗划涂层、4第二抗划涂层、5艺术漆层、6防水涂层、7水性粘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包括基材1、基材1上设置的缓冲层压合组2以及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所述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包括第一抗划涂层3和第二抗划涂层4,其中第一抗划涂层3涂覆于缓冲层压合组2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4涂覆于第一抗划涂层3的表面,所述第二抗划涂层4的表面涂覆有艺术漆层5,所述艺术漆层5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6(具体实施时,艺术漆层5和防水涂层6可按使用者需求自行选材),第一抗划涂层3和第二抗划涂层4的设置实现对基材1的防护,当防水涂层6和水性粘接层7遭到破坏时,打磨第二抗划涂层4即可进行防水涂层6和水性粘接层7的涂覆,覆盖原有漆面损坏位置。具体的,所述缓冲层压合组2包括由水性粘接层7胶着的柔性层201、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其中柔性层201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基材1的表面,第一尼龙层202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柔性层201的表面,第二尼龙层203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第一尼龙层202的表面,第一尼龙层202的设置具备一定的缓冲效果,实现对基材1的防护,通过在基材1的表面加装缓冲层压合组2,得益于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的交叠设置,便于表面涂层损坏时整体揭开,方便可靠。具体的,所述第一抗划涂层3为涤纶树脂材料,其涂覆厚度为0.2~0.8μm。具体的,所述第二抗划涂层4为陶瓷涂层,其涂覆厚度为0.1~0.5μm。具体的,所述柔性层201为软质橡胶层,其厚度为0.5~10mm。具体的,所述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为柔性尼龙网,且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纵横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的厚度为1~1.5mm,其网格直径小于2mm。工作原理,该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只需在基材1的表面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接柔性层201,再将第一尼龙层202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柔性层201的表面,将第二尼龙层203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第一尼龙层202的表面,此时涂覆第一抗划涂层3和第二抗划涂层4并在第二抗划涂层4外涂覆艺术漆层5和防水涂层6,艺术漆层5的色彩样式按使用者需求喜好选择,满足整体的美观性,当表面的艺术漆层5和防水涂层6因锐物损伤后,得益于第二抗划涂层4的强度,可进行初步的有效防护,只需打磨损伤部位并进行艺术漆层5和防水涂层6的补充涂覆即可,当第二抗划涂层4和第一抗划涂层3均因严重的划伤导致损伤后,可通过揭开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便于其上各涂层的撕下,便于新一轮涂层的施加,该具有抗划性的涂层,有效实现防划,保护基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包括基材(1)、基材(1)上设置的缓冲层压合组(2)以及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包括第一抗划涂层(3)和第二抗划涂层(4),其中第一抗划涂层(3)涂覆于缓冲层压合组(2)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4)涂覆于第一抗划涂层(3)的表面,所述第二抗划涂层(4)的表面涂覆有艺术漆层(5),所述艺术漆层(5)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包括基材(1)、基材(1)上设置的缓冲层压合组(2)以及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压合组(2)上涂覆的抗划涂层组包括第一抗划涂层(3)和第二抗划涂层(4),其中第一抗划涂层(3)涂覆于缓冲层压合组(2)的表面,第二抗划涂层(4)涂覆于第一抗划涂层(3)的表面,所述第二抗划涂层(4)的表面涂覆有艺术漆层(5),所述艺术漆层(5)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涂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划性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压合组(2)包括由水性粘接层(7)胶着的柔性层(201)、第一尼龙层(202)和第二尼龙层(203),其中柔性层(201)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基材(1)的表面,第一尼龙层(202)通过水性粘接层(7)粘贴于柔性层(201)的表面,第二尼龙层(203)通过水性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骏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