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22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具体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包括拢导向部、成型导向部、定型导向部、高温处理部、冷却处理部和承载部,所述拢导向部包括第一固定底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上板、固定孔、第一操作端、第一连接杆、第一移动中板、移动上板、移动下板、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预处理过的表面附着有固体胶层的无纺布,和校直与热处理过、且包覆塑料的钢丝条,通过机械定位、导向、压制成型,再通过加热和冷却方式实现胶合,最终成型产品的装置,该装置工作可靠性高,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能够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生产优质的乘用车座椅吊紧型条,为企业降本增效,为用户提供更长久舒适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主机厂以及消费者对整车驾驶和乘坐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等也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高乘用车舒适性以及质量可靠性,已经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座椅作为乘用车内重要的人机交互部件,给驾驶员和乘客的感受最为直接。座椅的舒适性,需要内部各个部件的合理设计及质量保证。座椅吊紧型条是乘用车座椅内部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为保持座椅长时间乘坐而靠背始终舒适、不塌陷,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座椅吊紧型条做保证。当前用的座椅吊紧型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塑料圆柱杆中夹住一块无纺布,其制造方法一般是在挤塑成型塑料圆柱杆时,在塑料未凝固之前直接把无纺布也夹在其中。另一种是使用钢丝条,在外部包覆一层塑料,再用无纺布将其包在里面,其制造方法一般是在钢丝外部通过挤塑成型包覆一层塑料,冷却凝固后,在无纺布上喷涂胶水,将带塑料的钢丝放上去,对折无纺布,粘贴,胶水凝固后形成产品;使用塑料圆柱杆,中间夹住一块无纺布的汽车吊紧型条,在实际应用中,寿命较短,当使用时间比较长之后,塑料圆柱杆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得汽车吊紧型条整体变弯曲,表现在座椅上就是靠背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从而降低用户使用感受,降低座椅寿命;使用钢丝、塑料包覆、外加无纺布包覆形成的汽车吊紧型条,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寿命和可靠性较高,但是加工过程一般需要通过喷胶设备向无纺布上喷涂胶水进行加工制造,喷胶设备精密度较高,价格高昂,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产品价格增加,同时,喷胶设备需要预热、中途补充胶水原料等,且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喷胶口部分堵塞等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包括拢导向部、成型导向部、定型导向部、高温处理部、冷却处理部和承载部;所述拢导向部包括第一固定底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上板、固定孔、第一操作端、第一连接杆、第一移动中板、移动上板、移动下板、第一转轴、第一移动轮上部、第一移动轮下部、固定上板、固定下板、第二转轴、第一固定轮上部、第一固定轮下部、第一移动轮中线和第一固定轮中线;所述成型导向部包括第三立板、固定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多个V形导向结构;所述定型导向部包括第四立板、第二操作端、第二连接杆、第二移动中板、第一移动后板、第一移动前板、第二移动轮、第一固定后板、第一固定前板、第二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中线;所述高温处理部和冷却处理部均包括第二固定底板、第五立板、第三操作端、第三连接杆、第三移动中板、上加热部固定板、上加热部、第三移动轮、第二移动前板、第二移动后板、下加热部固定板、下加热部、第三固定轮、第二固定前板和第二固定后板;所述冷却处理部还包括上制冷部和下制冷部;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板、承载框架和固定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拢导向部、成型导向部、定型导向部、高温处理部和冷却处理部依次固定设置于承载板上表面,如图11所示,承载部与放置面通过螺栓固定,从而经固定脚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地面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通过固定孔固定设置于承载板上,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底部均与第一固定底板固定连接、顶部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板与第一移动中板连接处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长度大于第一移动中板,第一移动中板可以在矩形孔内左右滑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是螺纹杆,另一端是光杆,螺纹杆部分与上板侧壁螺纹连接且端部与第一操作端固定连接,光杆部分末端嵌入第一移动中板中且呈可转动的连接,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将第一移动中板夹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移动上板下表面与固定上板上表面以及第一移动中板上表面接触,移动下板与固定上板下表面以及第一移动中板下表面接触;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之间夹的并不紧,处于较松驰的状态,因此,移动上板、第一移动中板、移动下板组成的共同体可以一起左右移动,第一移动中板起导向作用,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起限位和支撑作用,旋转第一操作端时,由于螺纹配合,第一连接杆实现左右移动,并可带动上述共同体一起左右移动,原理上等同于丝杆螺母机构,故可根据无纺布厚度,提前调节移动轮和固定轮之间的距离,第一转轴穿过移动下板的中间孔,通过轴承与第一移动中板可转动的连接,第一移动轮上部和第一移动轮下部共同组成移动轮整体,其与第一转轴下部固定连接,第一移动轮中线是第一移动轮中间的呈凹槽状的一圈,固定上板和固定下板的连接与前述类似,不过中间没有了第一移动中板,而是空的方孔,且二者的边缘上下夹紧了上板,因此安装好后,在装置工作过程中不可调节位置,装置静止时可以调节左右位置,重新紧固连接;第二转轴与固定上板和固定下板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固定轮上部和第一固定轮下部共同组成固定轮整体,其与第二转轴下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轮中线是固定轮中间的呈凹槽状的一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第三立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第三立板和固定板,起到增加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V形导向结构设置为多个,依次排开,V形开口由大到小,最终成为细长的U字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立板底部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第二操作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螺纹杆部分与第四立板上部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光杆部分嵌入第二移动中板且可转动的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8-10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底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第五立板与第二固定底板固定连接,第三操作端、第三连接杆、第三移动中板、第三移动轮、第二移动前板和第二移动后板的连接与拢导向部同理,上加热部固定板与第三移动中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上加热部与上加热部固定板的下部固定连接,下加热部固定板与第五立板上的腰型孔固定连接,在装置静止时,也可以调节上下高度,下加热部与下加热部固定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可以取消掉价格高昂的喷胶设备,将预处理过的表面附着有固体胶层的无纺布,和校直与热处理过、且包覆塑料的钢丝条,通过机械定位、导向、压制成型,再通过加热和冷却方式实现胶合,最终成型产品的装置,该装置工作可靠性高,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能够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生产优质的乘用车座椅吊紧型条,为企业降本增效,为用户提供更长久舒适的乘坐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合拢导向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合拢导向部侧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成型导向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成型导向部背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定型导向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定型导向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高温处理部和冷却处理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高温处理部和冷却处理部侧角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拢导向部(1100)、成型导向部(1200)、定型导向部(1300)、高温处理部(1400)、冷却处理部(1500)和承载部(1600);/n所述拢导向部(1100)包括第一固定底板(1101)、第一立板(1102)、第二立板(1103)、上板(1104)、固定孔(1105)、第一操作端(1106)、第一连接杆(1107)、第一移动中板(1108)、移动上板(1109)、移动下板(1110)、第一转轴(1111)、第一移动轮上部(1112)、第一移动轮下部(1113)、固定上板(1114)、固定下板(1115)、第二转轴(1116)、第一固定轮上部(1117)、第一固定轮下部(1118)、第一移动轮中线(1119)和第一固定轮中线(1120);/n所述成型导向部(1200)包括第三立板(1201)、固定板(1202)、第一加强筋(1203)、第二加强筋(1204)和多个V形导向结构(1205);/n所述定型导向部(1300)包括第四立板(1301)、第二操作端(1302)、第二连接杆(1303)、第二移动中板(1304)、第一移动后板(1305)、第一移动前板(1306)、第二移动轮(1307)、第一固定后板(1308)、第一固定前板(1309)、第二固定轮(1310)和第二固定轮中线(1311);/n所述高温处理部(1400)和冷却处理部(1500)均包括第二固定底板(1401)、第五立板(1402)、第三操作端(1403)、第三连接杆(1404)、第三移动中板(1405)、上加热部固定板(1406)、上加热部(1407)、第三移动轮(1408)、第二移动前板(1409)、第二移动后板(1410)、下加热部固定板(1411)、下加热部(1412)、第三固定轮(1413)、第二固定前板(1414)和第二固定后板(1415);/n所述冷却处理部(1500)还包括上制冷部(1507)和下制冷部(1512);/n所述承载部(1600)包括承载板(1601)、承载框架(1602)和固定脚(16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拢导向部(1100)、成型导向部(1200)、定型导向部(1300)、高温处理部(1400)、冷却处理部(1500)和承载部(1600);
所述拢导向部(1100)包括第一固定底板(1101)、第一立板(1102)、第二立板(1103)、上板(1104)、固定孔(1105)、第一操作端(1106)、第一连接杆(1107)、第一移动中板(1108)、移动上板(1109)、移动下板(1110)、第一转轴(1111)、第一移动轮上部(1112)、第一移动轮下部(1113)、固定上板(1114)、固定下板(1115)、第二转轴(1116)、第一固定轮上部(1117)、第一固定轮下部(1118)、第一移动轮中线(1119)和第一固定轮中线(1120);
所述成型导向部(1200)包括第三立板(1201)、固定板(1202)、第一加强筋(1203)、第二加强筋(1204)和多个V形导向结构(1205);
所述定型导向部(1300)包括第四立板(1301)、第二操作端(1302)、第二连接杆(1303)、第二移动中板(1304)、第一移动后板(1305)、第一移动前板(1306)、第二移动轮(1307)、第一固定后板(1308)、第一固定前板(1309)、第二固定轮(1310)和第二固定轮中线(1311);
所述高温处理部(1400)和冷却处理部(1500)均包括第二固定底板(1401)、第五立板(1402)、第三操作端(1403)、第三连接杆(1404)、第三移动中板(1405)、上加热部固定板(1406)、上加热部(1407)、第三移动轮(1408)、第二移动前板(1409)、第二移动后板(1410)、下加热部固定板(1411)、下加热部(1412)、第三固定轮(1413)、第二固定前板(1414)和第二固定后板(1415);
所述冷却处理部(1500)还包括上制冷部(1507)和下制冷部(1512);
所述承载部(1600)包括承载板(1601)、承载框架(1602)和固定脚(1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拢导向部(1100)、成型导向部(1200)、定型导向部(1300)、高温处理部(1400)和冷却处理部(1500)依次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601)上表面,承载部(1600)与放置面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吊紧型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101)通过固定孔(1105)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601)上,第一立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行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越联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