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极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156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其包含切割台、激光照射部和锂金属膜供给部,其中在所述切割台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附孔和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不仅锂电极的切割品质是优异的,而且毛刺的出现也受到抑制,从而使得能够制造精确的锂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电极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56543号和于2019年12月6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61907号的权益,这些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中。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极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近来对具有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根据电池和电子产品的轻量化、薄型化、小型化和便携性的趋势,还需要作为核心部分的二次电池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此外,由于因环境污染问题和石油枯竭而已经出现了对新型能量供应源的需求,因此对开发能够解决这样的需求的电动车辆的需求已经日益增长。在二次电池中,轻质、表现出高能量密度和工作电位并且具有长循环寿命的锂二次电池近来备受关注。锂二次电池具有其中包含正极、负极和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的电极组件被层压或卷绕的结构,并且锂二次电池是通过将该电极组件嵌入电池壳中并且将非水电解液注入其内部而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锂二次电池的容量根据电极活性材料的类型而不同并且在实际驱动时的容量不能通过多达理论容量的充分的容量来确保,并且因此这样的电池尚未被商业化。为了获得具有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使用通过与锂发生合金化反应而具有高储存容量特性的金属材料,如硅(4200mAh/g)和锡(990mAh/g)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然而,当使用诸如硅和锡的金属作为负极活性材料时,体积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充电过程中膨胀到约4倍,并且在放电过程中收缩。由于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反复发生的电极的大体积变化,因此活性材料逐渐粉化并且从电极上脱落,并且因此容量迅速降低,从而使得难以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因此导致商业化失败。由于与上述负极活性材料相比,锂金属具有3860mAh/g的优异的理论容量和-3.045V的低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SHE)),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具有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因此对使用锂金属作为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锂金属电池(LMB)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存在以下问题:锂作为碱金属具有高反应性,并且与其它金属相比,具有低熔点和高延展性,从而使得在一般环境下难以进行电极制造工序。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与使用锂金属制造电极有关的各种技术。例如,韩国专利公布第2008-0101725号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光纤脉冲激光器切割在金属箔上涂有包含活性材料的涂层的电极的工序而制造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方法。此外,韩国专利公布第2018-0104389号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使用模具或切割器压制和切割涂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片。然而,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涉及的是在电极集电器上涂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而不适用于使用锂金属的电极制造。此外,这些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缺点:在其中需要轻、薄、短和小的二次电池的当前的产业趋势中,很难以期望的水平制造精确的电极。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通过简单而有效的工序制造锂电极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专利公布第2008-0101725号(2008年11月21日),ProcessforPreparingElectrodeofLithiumSecondaryBatteryUsingFiberPulseTypeLaser(使用光纤脉冲式激光器制造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韩国专利公布第2018-0104389号(2018年9月21日),Preparationmethodofelectrodeforasecondarybatteryandelectrodebythesame(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由其制造的二次电池用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由此确认了当在使用激光的锂电极制造装置中使用特定类型的切割台时,可以改善电极的制造加工性,并且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极的切割品质和加工性方面优异的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所述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的锂电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所述锂电极。【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其包含切割台、激光照射部和锂金属膜供给部,其中在所述切割台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附孔和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所述吸附孔可以在相对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中的一者的面积为0.1%至5%的面积中形成。所述吸附孔的数量可以相对于每一个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为6个至24个。所述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可以以与相邻的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相隔1000μm至5000μm的间隔形成。在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之间的间隔处可以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个吸附孔。所述切割台可以包含多个吸附孔,所述多个吸附孔形成在距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边缘1000μm至5000μm的距离处,并且所述多个吸附孔各自可以彼此相隔5000μm至10000μm的间隔形成。所述吸附孔可以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左端或右端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其中所述吸附孔最靠近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左端或右端的宽度方向最小间距(Dw最小)可以为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宽度方向长度的5%至30%。所述吸附孔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上端或下端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其中所述吸附孔最靠近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上端或下端的长度方向最小间距(Dl最小)可以为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长度方向长度的5%至30%。所述吸附孔的横截面可以具有选自由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线性、波浪形和锯齿形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形状。所述切割台可以还包含空气流导管,所述空气流导管与所述切割台中的多个吸附孔连通并且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空气流。所述切割台可以还包含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切割台中的空气流导管连接。所述锂金属膜供给部可以包含在锂金属膜被卷绕的状态下为了单元电极的切割而释放锂金属膜的卷绕辊和在单元电极被切割后的状态下卷绕锂金属膜的卷绕辊。所述锂电极制造装置可以用于切割具有30μm至150μm的厚度的锂金属膜。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使用所述设备制造多个单元电极而制造锂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锂金属膜供给到切割台上,以及将激光照射到所述锂金属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将它切割成单元电极,其中所述切割台的上表面可以包含以规则间隔布置的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和形成在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内部区域中的吸附孔。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所述设备和方法制造的锂电极。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所述锂电极。【有益效果】通过引入特定类型的切割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可以对锂金属具有改善的吸附力,并且因此不仅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其包含切割台、激光照射部和锂金属膜供给部,/n其中在所述切割台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附孔和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07 KR 10-2018-0156543;20191206 KR 10-2019-011.一种锂电极的制造装置,其包含切割台、激光照射部和锂金属膜供给部,
其中在所述切割台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附孔和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附孔在相对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中的一者的面积为0.1%至5%的面积中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附孔的数量相对于每一个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为6个至2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以与相邻的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相隔1000μm至5000μm的间隔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之间的间隔中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个吸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切割台包含多个吸附孔,所述多个吸附孔以距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边缘1000μm至5000μm的间距形成,并且所述多个吸附孔各自以彼此相隔5000μm至10000μm的间隔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附孔在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左端或右端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其中所述吸附孔最靠近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左端或右端的宽度方向最小间距(Dw最小)为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槽的宽度方向长度的5%至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吸附孔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单元电极图案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奇秀宋旻善李载佶洪京植郑钟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