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捡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0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捡料装置,包括研磨机、捡料机构,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筒,所述研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一卸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卸料口与卸料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电控闸门,所述捡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容纳箱的一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电磁吸盘固定连接,利用捡料机构对金属工件与研磨粒的混料分离,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捡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捡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金属构件于加工完成时,容易在构件的边缘部位产生毛边,必须要进一步以振动研磨机等机具将毛边磨削平整以抛光,不仅可以避免对人体或者物品造成伤害,并且能够达到抛光除锈等效能,振动研磨机是将磨料和工件一起放在呈环形的研磨槽中,在振动装置的驱动下,磨料和工件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旋转,同时使使研磨粒和工件之间产生磨擦,进而对工件进行研磨、去除毛刺。现有技术中扳手电镀前需经过研磨,将扳手加入至研磨机的研磨槽后,加入研磨粒,在机械震荡作用下对产品进行抛光,结束后需把产品从研磨粒中挑出,传统的方式为工人用手把产品挑出,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很大,且极易漏检产品,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全自动扳手捡料机构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自动捡料装置,该装置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用于研磨后较高的效率自动分料,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研磨机的分料装置,包括研磨机、捡料机构,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筒,所述研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一卸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卸料管道的另一端与容纳箱连通,所述卸料口与卸料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电控闸门,所述捡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容纳箱的一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滑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电磁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盘的吸附面朝向容纳箱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研磨机还包括底盘、振动电机,所述研磨筒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端面,所述研磨筒与底盘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研磨筒的中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电机的顶部套设有凸起罩体,所述凸起罩体与研磨筒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纳箱为硬塑料材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纳箱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工件收集箱。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将研磨粒(陶瓷粒)与需要抛光的金属工件混入放入研磨机的环形凹槽中,启动研磨机,在振动电机驱动下研磨筒开始振动,研磨槽中的研磨粒和金属工件一起振动,使研磨粒和金属工件之间产生磨擦碰撞,完成抛光,按动控制开关打开电控闸门使研磨粒和金属工件的混合料共同被甩入卸料管道,自卸料管道通入容纳箱,将混料导出后关闭电控闸门关闭研磨机,启动捡料机构,在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电磁吸盘靠近容纳箱吸附住金属工件,再控制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滑块移动至工件收集箱上方,放下电磁吸盘靠近工件收集箱后,关闭电磁吸盘将吸附的金属工件放下即完成分料,减少人力需求,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自动捡料装置轴侧示意图;图2是研磨机示意图;图3是捡料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研磨机的分料装置,包括研磨机1、捡料机构2,所述研磨机1包括底盘11、振动电机12、研磨筒13,所述研磨筒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盘11的中部凸起上端面,研磨筒13与底盘11之间安装有弹簧14,所述研磨筒13的中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2,通过振动电机12的振动带动研磨筒13振动,通过研磨筒13的振动,带动研磨筒13内的研磨粒和金属工件发生旋转、振动,研磨粒和金属工件之间相互摩擦,从而达到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研磨,抛光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12的顶部套设有凸起罩体15,凸起罩体15用于保护内部的振动电机12,所述凸起罩体15与研磨筒13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避免研磨粒和金属工件在研磨筒中心区域堆积,振动时研磨效果更好。所述研磨筒13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一卸料管道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卸料管道16的另一端与容纳箱3连通,所述卸料口与卸料管道16的连接处设有电控闸门17,电控闸门17的驱动电源18安装在卸料管道16上方的研磨筒13外周面上,驱动电源18通过控制伸缩杆19的伸缩来控制电控闸门17的开闭,从而控制卸料,打开电控闸门后17金属工件与研磨粒的混料被甩出,混料自卸料管道16滑向容纳箱3。考虑到从混料中人工挑出金属工件耗费时间较多,效率较低,还设有捡料机构2,所述捡料机构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位于容纳箱3的一侧,底座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支撑臂22,所述支撑臂22远离底座21的一端设有滑轨23,所述支撑臂22上远离滑轨23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24,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4的输出轴241与一滑块25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5与滑轨23滑动连接,滑块25在滑轨23上可以直线往复运动,滑块25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26,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便于维护,第二驱动气缸26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气缸26的活塞杆261与安装座27固定连接,电磁吸盘28通过连接杆29固定在安装座27上,所述电磁吸盘28的吸附面朝向容纳箱3,电磁吸盘28用于从容纳箱3中的混料中吸附出金属工件,利用两组驱动机构可使电磁吸盘28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箱3为硬塑料材质,避免电磁吸盘28吸附容纳箱3。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箱3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工件收集箱4,可将电磁吸盘28吸附的金属工件转移至工件收集箱4与研磨粒分隔。具体工作原理:将研磨粒(陶瓷粒)与需要研磨的金属工件混合放入研磨机的环形凹槽中,启动研磨机1,在振动电机12驱动下研磨筒13开始振动,环形研磨槽中的研磨粒和金属工件一起振动、旋转,使研磨粒和金属工件之间产生磨擦碰撞,完成抛光,按动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打开电控闸门17使研磨粒和金属工件的混合料共同被甩入卸料管道16,自卸料管道16通入容纳箱3,将混料导出后关闭电控闸门17关闭研磨机1,启动捡料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机、捡料机构,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筒,所述研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一卸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卸料管道的另一端与容纳箱连通,所述卸料口与卸料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电控闸门,所述捡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容纳箱的一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电磁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盘的吸附面朝向容纳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机、捡料机构,所述研磨机包括研磨筒,所述研磨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与一卸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卸料管道的另一端与容纳箱连通,所述卸料口与卸料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电控闸门,所述捡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容纳箱的一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L形结构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滑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电磁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盘的吸附面朝向容纳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张虎葛兵周惊雷
申请(专利权)人: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