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01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2
线束(10)具有:电线(20);外装构件(30),具有可挠性,将电线(20)覆盖;路径限制构件(40),具有沿着电线(20)布设的路径的轴线方向,对电线(20)布设的路径从外装构件(30)的外部进行限制;以及固定构件(50),将路径限制构件(40)固定于外装构件(30)。路径限制构件(40)具有多个板部(41、42、43)和能弹性变形的铰链部(44、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使用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线束,已知将电线的外侧用波纹管、树脂管等树脂制的外装构件覆盖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线束中,也提案在需要限制路径的部位使用保护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10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线束中使用的保护器例如是树脂成形品,具备上表面和前后表面开口的主体和将该主体的上表面封闭的盖。保护器的主体的前后开口部成为电线的出入口,在主体和盖的内侧设置有电线的布线路径。因此,在将电线直径等的规格变更的情况下,需要改造将保护器成形的模具,导致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规格变更容易地对应的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解决上述课题的线束具有:电线;外装构件,具有可挠性,将所述电线覆盖;路径限制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的轴线方向,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部对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进行限制;以及固定构件,将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固定于所述外装构件,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束,能够容易地与规格变更对应。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侧视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立体图。<br>图5(a)~(c)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作用的概要剖视图。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概要立体图。图9(a)、(b)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剖视图。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剖视图。图11是示出变更例中的线束的概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按照附图对线束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夸张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也有时与实际不同。图1所示的线束10将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电气设备(设备)电连接。线束10例如将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V的前部设置的逆变器11和在比该逆变器11靠车辆V的后方设置的高压电池12电连接。线束10例如以在车辆的地板下面等通过的方式布设。逆变器11与成为车辆行驶的动力源的驱动车轮用的电动机(省略图示)连接。逆变器11由高压电池12的直流电生成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向电动机供给。高压电池12是能够供给例如数百伏特的电压的电池。如图1及图2所示,线束10具有:多条(在此为两条)电线20;一对连接器C1,装配于电线20的两端部;以及具有可挠性的外装构件30,将多条电线20一并包围。线束10具有:路径限制构件40,限制电线20布设的路径;和固定构件50,将路径限制构件40固定于外装构件30。各电线20例如是能够与高电压、大电流对应的高压电线。各电线20例如是自身不具有将电磁波屏蔽的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各电线20的一端部通过连接器C1与逆变器11连接,各电线20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接器C1与高压电池12连接。如图2所示,各电线20是具有由导体构成的芯线21和将芯线21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部22的包覆电线。各电线20例如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细长状。作为芯线21,例如能够使用将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构成的绞线、由内部呈实心结构的柱状(例如圆柱状)的一根金属棒构成的单芯线、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导体(管导体)等。另外,作为芯线21,也可以将绞线、单芯线、筒状导体组合使用。作为芯线21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绝缘包覆部22例如将芯线21的外周面遍及全周以紧贴状态包覆。绝缘包覆部2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绝缘包覆部22例如能够通过针对芯线21的挤压成形(挤出包覆)而形成。外装构件30通过具有可挠性而构成为能沿着电线20的布设路径变形。外装构件30通过将电线20覆盖而保护电线20。外装构件30在整体上呈细长的筒状。在外装构件30的内部空间配置有多条电线20。多条电线20在外装构件30的内部空间中在与各电线2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配置。外装构件30例如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由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烯烃、聚酰胺、聚酯、ABS树脂等合成树脂。作为外装构件30,例如能够使用波纹管、扭曲管、硬质的树脂管。如图3及图4所示,本例的外装构件30是具有沿着轴线方向(细长方向)交替地连续设置有环状凹部31和环状凸部32的蛇腹结构、且具有可挠性的波纹管。因此,本例的外装构件30能够以使其轴线弯曲或者折弯的方式弹性变形。外装构件30例如呈大致圆筒状。例如图4所示,外装构件30的环状凹部31具有圆形(例如正圆形状)的内周形状及外周形状。外装构件30的环状凸部32具有圆形(例如正圆形状)的内周形状及外周形状。外装构件30也可以具有在轴线方向延伸的缝隙。在外装构件30具有缝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该缝隙将电线20插入到外装构件30的内部。另外,在外装构件30具有缝隙的情况下,通过根据需要将胶带等捆扎构件缠绕于外装构件30的外周,从而能够抑制电线20从缝隙伸出。路径限制构件40具有沿着电线20布设的路径的轴线方向。路径限制构件40以沿着电线20布设的路径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细长状。路径限制构件40以从外装构件30的外部对电线20的路径部分地进行限制的方式配置。路径限制构件40装配于一个外装构件30。路径限制构件40既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既可以是电线20中的多个区间被一个路径限制构件40限制,也可以是电线20中的一个区间被多个路径限制构件40限制。另外,路径限制构件40既可以仅由直线部构成,也可以具有弯曲部。本例的路径限制构件40仅由直线部构成,以从外装构件30的外部对电线20布设的路径中的直线路径部分地进行限制的方式设置。路径限制构件40例如是弯曲刚性比外装构件30的弯曲刚性高的构件。路径限制构件40比外装构件30难弯曲。路径限制构件40例如弯曲刚性比电线20的弯曲刚性高,比电线20难弯曲。路径限制构件40例如由具有能够维持外装构件30的形状的刚性的材料构成。路径限制构件40例如由具有能够对配置于外装构件30的内部的电线20的路径进行维持的刚性的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路径限制构件40的材料,例如可适当地使用金属材料。作为金属材料,能够使用铜系、铁系、铝系等金属材料。路径限制构件40例如能够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本例的路径限制构件40具有:多个(在此为三个)板部41、42、43;铰链部44,将板部41和板部42连结;以及铰链部45,将板部42和板部43连结。在本例的路径限制构件40中,三个板部41、42、43和两个铰链部44、45形成为一体。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具有:/n电线;/n外装构件,具有可挠性,将所述电线覆盖;/n路径限制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的轴线方向,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部对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进行限制;以及/n固定构件,将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固定于所述外装构件,/n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05 JP 2018-1078771.一种线束,具有:
电线;
外装构件,具有可挠性,将所述电线覆盖;
路径限制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的轴线方向,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部对所述电线布设的路径进行限制;以及
固定构件,将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固定于所述外装构件,
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路径限制构件是弯曲刚性比所述外装构件的弯曲刚性高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路径限制构件具有多个板部和将所述多个板部连结的所述弹性变形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是将所述多个板部连结的铰链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各所述板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外装构件的外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外装构件是呈圆筒状的波纹管,
所述板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弯曲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本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