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25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3
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杯、收集袋和收集瓶;集水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集水杯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有第一延长管,集水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延长管的上端,第二延长管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延长管设置有第一螺纹;收集袋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收集袋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连接有第三延长管,第三延长管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延长管与第三延长管螺纹连接,收集袋与集水杯通过第二延长管和第三延长管连通,收集袋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有第四延长管的上端,第四延长管中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传播感染风险,避免了交叉感染,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是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失去上呼吸道的温、湿化作用,因而需要使用加温加湿器予以补偿温度和湿度。在加温加湿这一过程中,呼吸机管路中会产生冷凝水。而管路中潮湿的环境,使冷凝水成为了细菌很好的培养基,所以需要处理好冷凝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凝水带来的感染。冷凝水形成原因:1.呼吸机管路连接了人工气道和湿化器。因为呼吸机管路较长,所以加温加湿器需要将气体加热到置到50-70度才能保证气体进入人体呼吸道后有32-35的温度。而在这一进程,管路内的热气体和管路外的冷空气形成温度差导致一部分热气体在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成水。2.肺泡内气体温度37度左右,呼出至体外降低到20度左右,由于此温度差导致呼出的气体也会冷凝形成水并聚集在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中细菌形成:1.患者在机械通气中因呛咳/呼出气体可将呼吸道的细菌转移至呼吸机管路和冷凝水中。2.呼吸机给患者送气过程中,湿化罐污染的湿化液又通过加温加湿系统形成气溶胶,含有细菌的气溶胶随着呼吸机喷射的气流污染呼吸机管道及管道内的冷凝水。冷凝水中细菌阳性率:有研究表明检测冷凝水中细菌阳性率在71.43%~85.71%之间。且在随机抽取的90例次冷凝水标本中发现60例次发生感染,并检测出156株病源菌。冷凝水常规处理方法:1.床边设置有盖塑料桶。2.塑料桶中配置1000mg/L含氯消毒液。3.冷凝水集水杯集水不超过2/3,及时倾倒在塑料桶内。冷凝水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倒入医用下水道。利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处理冷凝水会直接将冷凝水暴露于空气中,临床使用时,如果使用传统方法旋开管路上的集水杯,患者呛咳时,冷凝水非常容易喷溅至护理人员头面部。而且取下集水杯的过程,冷凝水完全暴露于空气中。病毒的传播方式有飞沫、接触和气溶胶等。常规处理冷凝水的操作都可能涉及三种传播方式,传播风险性大,导致职业暴露和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的这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水处理装置传播风险性大,导致职业暴露和交叉感染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一个集水杯、一个收集袋和一个收集瓶;所述的集水杯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口,所述的集水杯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一延长管的下端,所述的集水杯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口,所述的集水杯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二延长管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延长管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所述的第二延长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的收集袋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口,所述的收集袋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口,所述的收集袋的第二进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三延长管的下端,所述的第三延长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管下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与第三延长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收集袋与集水杯通过第二延长管和第三延长管连通,所述的收集袋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有一个第四延长管的上端,所述的第四延长管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门;所述的收集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进水口,所述的收集瓶的第三进水口连接有一个第五延长管的下端,所述的第五延长管中设置有一个第三阀门。所述的第四延长管的下端与第五延长管的上端之间通过密封结构连接。具体的,密封结构可以采用第四延长管下端外径小于第五延长管上端内径的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五延长管的上端套设有一个第一密封帽,所述的第一密封帽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五延长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延长管的下端套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帽,所述的第二密封帽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延长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延长管的上端套设有一个第三密封帽,所述的第三密封帽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三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三延长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四延长管的下端套设有一个第四密封帽,所述的第四密封帽上连接有第四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四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四延长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收集袋上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集水杯、集水袋和收集瓶上均设置有阀门和密封帽,与外界完全隔离,降低了传播感染风险,避免了交叉感染,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提供安全保障;集水杯集满冷凝水后只需要打开第一阀门即可使冷凝水收集至集水袋中,操作简便;由于收集瓶与外界密闭,使得收集瓶无需反复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消毒工作量,节省人力,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中的集水杯和收集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中的收集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一个集水杯1、一个收集袋11和一个收集瓶2;所述的集水杯1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口3,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进水口3连接有一个第一延长管4的下端,所述的集水杯1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口5,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出水口5连接有一个第二延长管6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7,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的收集袋1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口12,所述的收集袋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口13,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进水口12连接有一个第三延长管22的下端,所述的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下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与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收集袋11与集水杯1通过第二延长管6和第三延长管22连通,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出水口13连接有一个第四延长管14的上端,所述的第四延长管14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门15;所述的收集瓶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进水口8,所述的收集瓶2的第三进水口8连接有一个第五延长管9的下端,所述的第五延长管9中设置有一个第三阀门10。所述的第四延长管14的下端与第五延长管9的上端之间通过密封结构连接。具体的,密封结构可以采用第四延长管14下端外径小于第五延长管9上端内径。优选的,所述的第五延长管9的上端套设有一个第一密封帽18,所述的第一密封帽18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五延长管9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的下端套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帽17,所述的第二密封帽17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延长管6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套设有一个第三密封帽19,所述的第三密封帽19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带的一端,所述的第三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三延长管22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集水杯(1)、一个收集袋(11)和一个收集瓶(2);/n所述的集水杯(1)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口(3),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进水口(3)连接有一个第一延长管(4)的下端,所述的集水杯(1)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口(5),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出水口(5)连接有一个第二延长管(6)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7),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n所述的收集袋(1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口(12),所述的收集袋(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口(13),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进水口(12)连接有一个第三延长管(22)的下端,所述的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下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与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收集袋(11)与集水杯(1)通过第二延长管(6)和第三延长管(22)连通,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出水口(13)连接有一个第四延长管(14)的上端,所述的第四延长管(14)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门(15);/n所述的收集瓶(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进水口(8),所述的收集瓶(2)的第三进水口(8)连接有一个第五延长管(9)的下端,所述的第五延长管(9)中设置有一个第三阀门(10),所述的第四延长管(14) 的下端与第五延长管(9)的上端之间通过密封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集水杯(1)、一个收集袋(11)和一个收集瓶(2);
所述的集水杯(1)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口(3),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进水口(3)连接有一个第一延长管(4)的下端,所述的集水杯(1)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口(5),所述的集水杯(1)的第一出水口(5)连接有一个第二延长管(6)的上端,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7),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螺纹;
所述的收集袋(1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口(12),所述的收集袋(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口(13),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进水口(12)连接有一个第三延长管(22)的下端,所述的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二延长管(6)下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与第三延长管(2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的收集袋(11)与集水杯(1)通过第二延长管(6)和第三延长管(22)连通,所述的收集袋(11)的第二出水口(13)连接有一个第四延长管(14)的上端,所述的第四延长管(14)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门(15);
所述的收集瓶(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进水口(8),所述的收集瓶(2)的第三进水口(8)连接有一个第五延长管(9)的下端,所述的第五延长管(9)中设置有一个第三阀门(10),所述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燕瞿佳弘杨艳奚慧琴谢歆孙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