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系统、终端与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61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收集全量的车次信息,依据车次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重建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依据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中转方案,获取其离线特征并存储;实时获取并更新其线上特征;训练XGB模型获得精准推荐模型,将离线特征与线上特征组合成组装特征,精准推荐模型依据组装特征对中转城市打分;获取用户中转方案请求,依据映射关系调用所有中转城市的得分;根据得分对中转方案进行排序,形成推荐方案。本申请具有可以最大化优化运输资源的配置,得到实时更新的最优的中转城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系统、终端与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机器学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系统、终端与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多式联运是指一种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其核心是筛选出最合适的中转节点。随着现代客运与物流的飞速发展,为发挥不同交通工具在距离、价格、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需要提供针对多式联运场景的换乘服务,如飞机转火车、火车转汽车、汽车转轮渡等。而在多式联运线路的规划中,中转城市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用户出行方案的耗时、价格以及距离范围,目前常用的中转城市的筛选方法,包括基于椭圆形距离公式排序和基于历史创单数量排序两种方法,其中椭圆形距离公式是指以出发站和到达站为椭圆的两个圆心,以中转站为椭圆边上的点,计算中转站到出发站和到达站之间的距离的总长与长轴的比值,通常以距离最短为最优;而根据历史创单数量排序则是根据用户搜索线路的历史创单数据进行排序推荐。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椭圆形距离公式仅以距离作为判断的标准,没有考虑时间、价格等因素。例如有些中转城市,总距离可能更长,但时间上较短,也可能是较优的选择。且椭圆形距离公式是静态的,城市间距具有空间不变性,但是车次和余票的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若待中转城市的运输资源消耗完,但是中转方案选取了该中转城市,由于该中转城市无法进一步提供服务,不利于最优化地利用全局交通网络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优化全局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得到实时更新的最优的中转方案,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系统、终端与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包括:收集全量的、不同交通工具的车次信息,依据车次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重建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全量的中转方案,设计离线特征,然后获取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离线特征并存储;设计线上特征,实时获取并更新对应中转城市的线上特征;获取用户对中转城市的历史查询数据,使用历史查询数据训练XGB模型,训练完成后获得精准推荐模型;将离线特征与线上特征组合形成组装特征,使用精准推荐模型依据组装特征对中转城市打分;获取用户发送的中转方案查询请求,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异步调用所有满足用户中转方案查询请求的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得分;对所查询的中转城市的实时余票信息进行检索,依据中转城市的最新得分对中转方案进行排序,基于排序形成推荐方案输出给用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确定出发地和到达地后,通过线上接口向服务器后台发送查询请求,服务器后台调出全量的中转方案及离线特征,再从调用对应中转城市的实时线上特征,组合后使用精准推荐模型对组装特征进行打分排序,排序完成后向用户输出推荐方案,保证了用户获得足量的可选方案,降低了因出行方案不足,导致用户的出行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为用户智能化地对线路进行评分和排序,降低了用户出行方案的选择困难,使得用户在出行时得以获得不同交通工具在距离、价格和效率等方面的综合的优势,进而获得最佳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实时地对中转城市的交通资源进行更新,避免了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对中转城市的评分出现偏差,保证了评分的实时性,便于对中转方案做出调整,提高了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交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可选的,所述车次信息设置为全量的,即全国所有城市之间的、包括不同交通工具的以及同一车次的不同座席的车次信息;其中,聚类的方法设置为划分聚类法,将每个城市下的所有站点的集合进行切分并形成多个子集合,并以所述子集合作为城市与站点之间的新的映射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方案聚类时不仅包括了所有城市之间的所有的车次信息,同时还包括了不同交通工具的班次信息,提高了用户可选方案的数量,扩大了满足用户出行的方案范围,提高了用户获得理想出行方案的概率,降低了因方案不足导致用户出行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也促使各地的交通资源灵活配置,提高了交通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了用户对目的地定位的精准性,使用户得以精确到达距离目的地最近的站点,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同时将出发地和到达地同时进行聚类,增加了用户出行方案的选择范围,提高了用户获得最佳出行方案的可能性;对城市进行更细的切分使得用户进行目的地和出发地选择时得以做出精确地选择,使得路线查询得以从用户周边的站点开始,降低了方案规划的计算量,加快了服务器后台的响应速度,提高了用户的查询响应速度,提升了用户的查询体验。可选的,所述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全量的中转方案,设计离线特征,然后获取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离线特征并存储,具体包括:依据重建的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对出发城市与中转城市之间、中转城市与到达城市之间的所有车次做笛卡尔积,以此组装获得全量的中转方案;其中,每个中转方案均包括出发城市、中转城市、到达城市、出发时间以及对应的到达时间;设计离线特征,所述离线特征包括对应于中转城市的各个维度的特征,各个维度的特征具体包括历史维度的特征、线路维度的特征、不同车次维度的特征以及组装方案信息维度的特征;获取每一所述中转城市的所有离线特征并存储;获取历史维度的特征缺失的中转城市的信息,对每一缺失了历史维度的特征的中转城市均进行初始打分,并将初始打分的分数对应相应的中转城市进行存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出发城市、中转城市、到达城市做笛卡尔积,保证了方案选择的充分性,使得用户得以在全量的中转方案中进行选择,避免了用户因方案缺失导致出行计划受到影响,同时向用户返回详细的出行方案信息,便于用户对方案进行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以完善的多方面的离线特征去判断中转城市的质量,不仅仅参考历史的售票信息,同时参考线路、组装方案等维度的问题,使得每个中转城市获得综合化的多方面的准确评分,避免了单一片面的评价,导致评分的偶然性,增强了评分对中转城市判断的效用;对于历史记录较少的缺少评分数据的中转城市,进行初始化评分,便于对该中转城市进行初始化地判断,同时使其得以加入中转城市中组成中转方案,增大了用户可选择的方案数量,提高了用户出行的便利性,解决了模型冷启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依据线上反馈的信息实时地更新中转城市的线上特征的得分,便于对中转城市的交通资源的变化进行掌握,避免了因信息滞后出现所选方案没有余票,导致出行方案出现不可实施的可能性,实现了线上打分的实时性。可选的,通过线上接口获取用户对中转城市的历史查询数据,其中,所述获取的历史查询数据包括用户查询的中转城市,中转城市的车票信息以及用户浏览之后是创单还是离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线上回收的历史查询数据对XGB模型进行训练,保证了用于训练的充足数据量,有利于形成高效的精准推荐模型,提高了XGB模型与中转城市的特性计算的契合度,进而保证了对中转城市特性计算的准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集全量的、不同交通工具的车次信息,依据车次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重建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n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全量的中转方案,设计离线特征,然后获取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离线特征并存储;/n设计线上特征,实时获取并更新对应中转城市的线上特征;/n获取用户对中转城市的历史查询数据,使用历史查询数据训练XGB模型,训练完成后获得精准推荐模型;/n将离线特征与线上特征组合形成组装特征,使用精准推荐模型依据组装特征对中转城市打分;/n获取用户发送的中转方案查询请求,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异步调用所有满足用户中转方案查询请求的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得分;/n对所查询的中转城市的实时余票信息进行检索,依据中转城市的最新得分对中转方案进行排序,基于排序形成推荐方案输出给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全量的、不同交通工具的车次信息,依据车次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重建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
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全量的中转方案,设计离线特征,然后获取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离线特征并存储;
设计线上特征,实时获取并更新对应中转城市的线上特征;
获取用户对中转城市的历史查询数据,使用历史查询数据训练XGB模型,训练完成后获得精准推荐模型;
将离线特征与线上特征组合形成组装特征,使用精准推荐模型依据组装特征对中转城市打分;
获取用户发送的中转方案查询请求,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异步调用所有满足用户中转方案查询请求的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得分;
对所查询的中转城市的实时余票信息进行检索,依据中转城市的最新得分对中转方案进行排序,基于排序形成推荐方案输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次信息设置为全量的,即全国所有城市之间的、包括不同交通工具的以及同一车次的不同座席的车次信息;
其中,聚类的方法设置为划分聚类法,将每个城市下的所有站点的集合进行切分并形成多个子集合,并以所述子集合作为城市与站点之间的新的映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离线组装出全量的中转方案,设计离线特征,然后获取中转方案对应的中转城市的离线特征并存储,具体包括:
依据重建的站点到城市的映射关系对出发城市与中转城市之间、中转城市与到达城市之间的所有车次做笛卡尔积,以此组装获得全量的中转方案;其中,每个中转方案均包括出发城市、中转城市、到达城市、出发时间以及对应的到达时间;
设计离线特征,所述离线特征包括对应于中转城市的各个维度的特征,各个维度的特征具体包括历史维度的特征、线路维度的特征、不同车次维度的特征以及组装方案信息维度的特征;
获取每一所述中转城市的所有离线特征并存储;
获取历史维度的特征缺失的中转城市的信息,对每一缺失了历史维度的特征的中转城市均进行初始打分,并将初始打分的分数对应相应的中转城市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线上接口获取用户对中转城市的历史查询数据,
其中,所述获取的历史查询数据包括用户查询的中转城市,中转城市的车票信息以及用户浏览之后是创单还是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式联运中转城市优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华路刘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创旅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