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5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母板、上子板、下母板、下子板、尼龙带、调节盒和调节钮,所述上母板的右侧设置有上子板,所述上母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母板,所述下母板的右侧设置有下子板,所述上母板和上子板的下表面及下母板和下子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调节盒将上母板和下母板及上子板和下子板活动连接,上母板和上子板绕调节盒内的调节轴转动,当调节至需要角度后通过卡笋插接在插孔内对上母板和上子板的角度进行固定,区别于现有的关节夹板固定角度的限定方式,使该新型关节夹板可以根据患者不同关节的需要对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
技术介绍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连接在一起,因动物各部分骨的功能不同与骨连接的关节可分为两类。不动关节: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紧紧相连,如头骨的骨片之间。可动关节:两骨相接触的关节面一般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凹面,从而使形状相互适应。关节面上有一层薄面光滑的关节软骨,两个关节富有弹性,减少摩擦,并缓冲运动时的冲击和震荡。现有技术中,骨科患者治疗时常需要对患者关节进行固定,常见的关节固定大多通过关节夹板或者石膏固定,在对不同关节进行固定时固定角度各不相同,而这些固定方式对关节的固定角度不可调整,造成不便,且常用的关节夹板固定板形制固定并带有一定弯折角度,在与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对肢体及固定板进行反复捆扎才能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适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具备角度可调节、适用方便的优点,以解决角度不可调、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角度可调节、适用方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包括上母板,所述上母板的右侧设置有上子板,所述上母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母板,所述下母板的右侧设置有下子板,所述上母板和上子板的下表面及下母板和下子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上母板和下母板之间及上子板和下子板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调节钮;所述上母板和下母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扣,固定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带,所述上子板和下子板的正面及右侧后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扣,所述尼龙带远离固定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子贴,所述上母板和下母板的左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母贴;所述下母板和下子板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上母板和上子板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调节盒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活动板延伸至转动槽内部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轴,所述活动板的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调节盒与插孔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调节盒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卡笋,所述卡笋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调节盒与卡笋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调节盒与卡槽相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远离卡槽的一端延伸至调节盒外并固定连接有调节钮,所述插销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调节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母板和下母板的正面均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每条所述尼龙带上串联有两个限位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分别设置在与上母板相连的活动板左侧和与上子板相连的活动板右侧,所述插孔围绕调节轴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分别设置在与上母板相连的活动板左侧和与上子板相连的活动板右侧,所述插孔围绕调节轴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笋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且卡笋的凸起与通槽相互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通过调节轴与调节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开口大于活动板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通过设置调节盒将上母板和下母板及上子板和下子板活动连接,上母板和上子板绕调节盒内的调节轴转动,当调节至需要角度后通过卡笋插接在插孔内对上母板和上子板的角度进行固定,区别于现有的关节夹板固定角度的限定方式,使该新型关节夹板可以根据患者不同关节的需要对角度进行调节。2、该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通过设置尼龙带将上子板和下子板与上母板和下母板活动连接,根据不同患者的肢体情况调整上子板和下子板在尼龙带上的相对位置,使上母板和上子板及下母板和下子板贴合在患者肢体两侧,通过尼龙带上的魔术贴子贴与上母板和下母板上的魔术贴母贴相互粘合,对整个关节夹板进行固定,区别于现有的关节夹板,不需要先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减少了固定操作工序,从而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尼龙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盒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盒仰剖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母板;11、连接板;2、上子板;3、下母板;4、下子板;5、尼龙带;51、固定扣;52、限位扣;53、魔术贴子贴;54、魔术贴母贴;6、调节盒;61、活动板;62、限位盒;63、转动槽;64、插孔;65、调节轴;66、转动轴;67、卡笋;68、卡槽;69、通槽;7、调节钮;71、插销;72、固定块;7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包括上母板1,所述上母板1的右侧设置有上子板2,所述上母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母板3,所述下母板3的右侧设置有下子板4,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的下表面及下母板3和下子板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之间及上子板2和下子板4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盒6,所述调节盒6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调节钮7。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扣51,固定扣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带5,所述上子板2和下子板4的正面及右侧后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扣52,所述尼龙带5远离固定扣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子贴53,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左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母贴54。所述下母板3和下子板4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调节盒6,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限位盒62,所述限位盒6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1,所述调节盒6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63,所述活动板61延伸至转动槽63内部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轴65,所述活动板61的侧面开设有插孔64,所述调节盒6与插孔64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6,所述调节盒6通过转动轴66转动连接有卡笋67,所述卡笋67远离转动轴66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8,所述调节盒6与卡笋6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69。所述调节盒6与卡槽68相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插销71,所述插销71远离卡槽68的一端延伸至调节盒6外并固定连接有调节钮7,所述插销7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与调节盒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73。具体的,所述固定扣5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正面均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每条所述尼龙带5上串联有两个限位扣52。本实施方案中,上母板1和下母板3上分别设置两个固定扣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包括上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母板(1)的右侧设置有上子板(2),所述上母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母板(3),所述下母板(3)的右侧设置有下子板(4),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的下表面及下母板(3)和下子板(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之间及上子板(2)和下子板(4)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盒(6),所述调节盒(6)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调节钮(7);/n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扣(51),固定扣(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带(5),所述上子板(2)和下子板(4)的正面及右侧后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扣(52),所述尼龙带(5)远离固定扣(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子贴(53),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左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母贴(54);/n所述下母板(3)和下子板(4)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调节盒(6),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限位盒(62),所述限位盒(6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1),所述调节盒(6)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63),所述活动板(61)延伸至转动槽(63)内部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轴(65),所述活动板(61)的侧面开设有插孔(64),所述调节盒(6)与插孔(64)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6),所述调节盒(6)通过转动轴(66)转动连接有卡笋(67),所述卡笋(67)远离转动轴(66)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8),所述调节盒(6)与卡笋(6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69);/n所述调节盒(6)与卡槽(68)相对应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插销(71),所述插销(71)远离卡槽(68)的一端延伸至调节盒(6)外并固定连接有调节钮(7),所述插销(7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与调节盒(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患者用关节夹板结构,包括上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母板(1)的右侧设置有上子板(2),所述上母板(1)的下方设置有下母板(3),所述下母板(3)的右侧设置有下子板(4),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的下表面及下母板(3)和下子板(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之间及上子板(2)和下子板(4)之间均设置有调节盒(6),所述调节盒(6)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调节钮(7);
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扣(51),固定扣(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尼龙带(5),所述上子板(2)和下子板(4)的正面及右侧后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扣(52),所述尼龙带(5)远离固定扣(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魔术贴子贴(53),所述上母板(1)和下母板(3)的左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母贴(54);
所述下母板(3)和下子板(4)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调节盒(6),所述上母板(1)和上子板(2)均通过连接板(11)固定连接有限位盒(62),所述限位盒(6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1),所述调节盒(6)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63),所述活动板(61)延伸至转动槽(63)内部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轴(65),所述活动板(61)的侧面开设有插孔(64),所述调节盒(6)与插孔(64)相互对应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轴(66),所述调节盒(6)通过转动轴(66)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嘉孙文爽包倪荣江辉王一村袁涛赵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