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和包括该层压材料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3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其具有在其表面上具有不规则的防眩层、线性偏振器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其中防眩层逆着垂直入射光的雾度为5%或更小,总反射清晰度为50%或更小,反射率R(30)为2%或更小,反射率R(40)为0.003%或更小,并且R(≥60)与R(30)的比值为0.001或更小,每个反射率逆着在30度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测量;防眩层的表面由平均面积为50μm↑[2]-1500μm↑[2]的多边形组成;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具有光学负或正单轴性和光轴从层的法线方向倾斜5-50度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适地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和包括该层压材料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良好的特性如轻、薄、低功率消耗等,它们逐渐用于便携式TV、笔记本尺寸的个人电脑等。近来,液晶显示器也渐增地用于图像切换设备如大屏幕TV等。在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如TV机的情况下,重点是可视性,特别地当从前面看屏幕时的对比率,和当从倾斜方向看屏幕时的对比率,即视角性能。由于由盒中液晶材料的预倾斜引起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常规扭曲向列(以下称为“TN”)型液晶显示器不具有足够的视角性能。于是,JP-A-06-214116提出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盒和偏振板之间提供具有光学负单轴性和以涉及片表面的倾斜方向排列的光轴的片形式的光学各向异性层。JP-A-10-186356公开了由液晶聚合物形成的具有固定向列型混合取向的光学补偿膜,该液晶聚合物在液晶状态具有光学正单轴性,并描述了通过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上施加光学补偿膜而扩大视角。即,通过使用光学各向异性膜作为光学补偿膜改进TN型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该光学各向异性膜具有以涉及膜表面的倾斜方向排列的光轴。此外,当它们的图像显示屏反射外部的光时,图像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显著地损失它们的可见性。因此,在图像质量和可见性是重要的应用如TV、个人电脑的监视屏等中,通常处理显示设备的屏表面以防止外部光的反射。作为防止反射的措施,在表面上形成微小不规则以散射入射光和由此破碎反射的图像的防眩处理优选用于诸如大尺寸个人电脑、监视器、TV等应用,因为这种处理在相对适当的成本下进行。作为提供这种防眩性能的膜,JP-A-2002-365410公开了在它的表面上具有微小不规则的光学膜,其中当光在膜的表面上在从法线的-10度的角度下的方向中进入和仅观察到从表面的反射光时,反射光的分布满足特殊关系。JP-A-2002-189106公开了包括透明树脂膜和可电离辐射固化的树脂层具有微小不规则的防眩膜,它在透明树脂膜的表面上由如下方式形成固化可电离辐射固化的树脂层同时在压纹模具和透明树脂膜之间插入可电离辐射固化的树脂以形成这种微小的不规则,使得三维十点平均粗糙度和对于三维表面粗糙度在数据水平下在相邻凸起部分之间的平均距离在各自的特定范围内。JP-A-2004-90187公开了生产辊的方法,该辊用于生产在它的表面上含有微小不规则的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压纹辊的表面上形成镀敷的金属层,镜抛光镀敷金属层的表面,采用陶瓷珠喷砂(blast)镀敷金属层的镜抛光表面,和任选地敲击镀敷的金属层。通常,可能必须使用具有至少10%的高雾度的防眩膜以防止外部光的反射和保证足够的可见性,并且具有这种高雾度的防眩膜广泛用于笔记本尺寸的个人电脑、TV等。然而,具有至少10%的高雾度的防眩膜的缺点是在明亮房间中测量的对比度由于它的宽反射-散射性能而降低。此外,具有高雾度的防眩膜的缺点还在于它也降低在暗房间中测量的对比度,这是液晶显示器固有的。为解决那些问题,JP-A-2006-53371公开了具有低雾度和特殊反射分布的防眩膜,它由如下方式生产采用细粒子喷砂在抛光的金属板上形成不规则,在金属板的不规则表面上无电镀镍以减小不规则的深度以形成模具,并转移模具的表面不规则到透明树脂膜的表面。JP-A-2006-53511公开了包括采用此顺序层压的防眩层、线性偏振器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防眩偏振膜,其中防眩层分成每个具有特定区域的域,并描述了当这种防眩偏振膜应用于TN型液晶显示器时,改进液晶显示器的可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高防眩性能和改进的可见性而不增加雾度的防眩偏振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和具有足够的防眩性能以及良好的显示特性。本专利技术基于JP-A-2006-53511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包括采用此顺序层压的防眩层、线性偏振器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对其施加如在JP-A-2006-53371中公开的具有改进反射分布的防眩膜。然后,进行了各种研究以进一步改进这种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的防眩性能。结果发现,当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包括在线性偏振器的一个表面上提供的具有特殊表面形状以及特殊光学特性的防眩层和在线性偏振器的另一表面上提供的具有从膜的法线方向倾斜的光轴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时,它具有低雾度,并且发现当将这种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时,可以进一步改进显示器的对比度。于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完成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包括采用此顺序层压的在它的表面上具有微小不规则的防眩层、线性偏振器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其中防眩层逆着垂直入射光的雾度为5%或更小,当在45度光的入射角下使用由暗线和亮线组成的三个光学频率梳测量反射清晰度时,总反射清晰度为50%或更小,该光学频率梳每个的宽度分别为0.5mm、1.0mm和2.0mm,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30度的反射角下的反射率R(30)为2%或更小,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40度的反射角下的反射率R(40)为0.003%或更小,并且R(≥60)与R(30)的比值为0.001或更小,其中R(≥60)是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60度或更大的反射角下在任意方向中的反射率;防眩层的表面由平均面积为50μm2-1500μm2,优选300μm2-1000μm2的多边形组成,其中多边形由表面的Voronoi分划使用表面不规则的凸起部分的尖端作为母点形成;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具有光学负或正单轴性并且光轴从层的法线方向倾斜5-50度的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中,防眩层有利地由在它的表面上具有微小不规则的树脂膜组成,其由如下方式形成由细粒子的冲击在抛光的金属板上形成不规则,在金属板的不规则表面上无电镀镍以形成模具,转移模具的表面不规则到透明树脂膜的表面,和从模具除去树脂膜。在此,透明树脂膜可以是可UV固化的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的膜。光学各向异性层有利地具有光学负单轴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液晶盒,该液晶盒包括一对电极基材和夹在电极基材之间的TN型液晶,和放置在液晶盒两个表面上的偏振板,其中放置在显示表面侧上的偏振板由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组成,它被放置使得其光学各向异性层侧面对液晶盒。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具有低雾度,尽管它在表面上具有微小不规则以获得防眩性能。当将它应用到液晶显示器,特别是通过控制TN型液晶的取向状态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时,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可达到高的对比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的防眩性能并且还得到高对比度,因此在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和可见性方面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显示涉及防眩层的光的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涉及从图2的防眩层的法线的30度角进入的入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率与反射角作图的例子(其中纵坐标轴由对数刻度表示)。图4是举例说明确定防眩膜的凸起部分的尖端的算法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是显示使用防眩膜的凸起部分的尖端作为母点的Voronoi分划的一个例子的Voronoi图。图6A-6E示意性显示生产防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偏振膜层压材料,包括采用此顺序层压的在其表面上具有微小不规则的防眩层、线性偏振器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其中防眩层逆着垂直入射光的雾度为5%或更小,当在45度光的入射角下使用由暗线和亮线组成的三个光学频率梳测量反射清晰度时,总反射 清晰度为50%或更小,该光学频率梳每个的宽度分别为0.5mm、1.0mm和2.0mm,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30度的反射角下的反射率R(30)为2%或更小,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40度的反射角下的反射率R(40)为0.003%或更小,并且R(≥60)与R(30)的比值为0.001或更小,其中R(≥60)是逆着在30度的入射角下进入的入射光,在60度或更大的反射角下在任意方向中的反射率;防眩层的表面由平均面积为50μm↑[2]-1500μ m↑[2]的多边形组成,其中多边形由表面的Voronoi分划使用表面不规则的凸起部分的尖端作为母点形成;和光学各向异性层具有光学负或正单轴性且光轴从层的法线方向倾斜5-50度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可部公彦古谷勉猪口雄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