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13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技术方案是: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水平布置的座板以及连接底板与座板的两组降载组件;两组降载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每组降载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以及连接杆;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关节,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关节;所述第二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三旋转关节,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旋转关节;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有第六旋转关节,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有第五旋转关节,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该装置能够缓解医生腿部负载,有利于提高医生执行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减轻手术主刀医生腿部负载的站立辅助降载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操作思路和手法轻重的一致性以及避免医生进进出出可能会带来的细菌感染问题,主刀医生需要在手术室待很长时间,尤其是进行严重疾病的手术时,手术时间经常会突破十个小时,对医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是很大的考验。长时间站立进行手术操作对医生的腿部负载很大,容易降低手术操作的精准度和操作效率。目前,针对该领域的腿部降载装置甚少,可佩戴式降载装置往往会影响到医生手术服的穿戴,因此,设计一款专门用于缓解手术主刀医生腿部负载的站立辅助降载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该装置能够缓解医生腿部负载,有利于提高医生执行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水平布置的座板以及连接底板与座板的两组降载组件;两组降载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每组降载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以及连接杆;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关节,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关节;所述第二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三旋转关节,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旋转关节;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有第六旋转关节,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有第五旋转关节,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杆件一端与第一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一端与第二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分别铰接在连接杆同一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六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第一杆件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推杆一端与第二杆件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悬臂中部铰接;每组降载组件中,所有铰接轴的轴线均垂直于降载组件的摆动平面。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长度相等且平行布置,使得连接杆、第一悬臂、底板和第二悬臂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长度相等且平行布置,使得第一杆件、第一横杆、第二杆件和第二横杆组成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座板分别与两组降载组件中的第二旋转关节相铰接。所有旋转关节的结构均相同;每个旋转关节均包括中部贯通的套筒、固定在套筒内壁的轴承、可转动地定位在轴承中且从套筒一端伸出的阶梯轴、固定盖设在套筒另一端的端盖以及安装在端盖与套筒之间的垫片;所述套筒、轴承以及阶梯轴同轴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底板固定在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台旁,当医生因长时间站立腿部出现疲劳时,可对座板进行适当倚靠,降载组件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变形,从而达到活动腿部的目的,缓解医生腿部负载。2)由于座板与第二旋转关节相铰接,可通过改变座板的倾斜角度控制降载组件的摆动方向,使降载组件实现往复运动,保证装置设计的合理性。3)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工作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轻医生的腿部负载,以便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操作,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降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旋转关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降载组件;111、第一杆件;112、第二杆件;113、第一横杆;114、第二横杆;115、第一推杆;116、第二推杆;117、第一悬臂;118、第二悬臂;119、连接杆;120、第一旋转关节;121、第二旋转关节;122、第三旋转关节;123、第四旋转关节;124、第五旋转关节;125、第六旋转关节;126、弧形凹槽;127、端盖;128、垫片;129、轴承;130、阶梯轴;131、套筒;200座板;30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包括底板300、水平布置的座板200以及连接底板与座板的两组降载组件100。两组降载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如图1、图2所示,每组降载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件111、第二杆件112、第一横杆113、第二横杆114、第一推杆115、第二推杆116、第一悬臂117、第二悬臂118以及连接杆119。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关节120,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关节121。所述第二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三旋转关节122,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旋转关节123。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有第六旋转关节125,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有第五旋转关节124,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同轴布置。所有旋转关节的结构均相同。如图3所示,每个旋转关节均包括套筒131、轴承129、阶梯轴130、垫片128和端盖127。所述套筒中部贯通;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套筒内壁;所述阶梯轴可转动地定位在轴承的内圈中并且从套筒的一端向外伸出;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固定盖设在套筒的另一端;所述垫片安装在端盖与套筒之间。所述套筒、轴承以及阶梯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一杆件一端与第一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一端与第二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分别铰接在连接杆同一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六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第一杆件铰接(图中第一杆件靠近第三旋转关节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126,第一推杆伸入至弧形凹槽中与第一杆件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图中第一推杆与连接杆的铰接位置位于连接杆的上方)。所述第二推杆一端与第二杆件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悬臂中部铰接。每组降载组件中,所有铰接轴的轴线均垂直于降载组件的摆动平面。所述座板分别与两组降载组件中的第二旋转关节相铰接。所述第一悬臂与第二悬臂长度相等且平行布置,使得连接杆、第一悬臂、底板和第二悬臂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长度相等且平行布置,使得第一杆件、第一横杆、第二杆件和第二横杆组成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底板固定在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手术台旁,当医生因长时间站立腿部出现疲劳时,可对座板进行适当倚靠,降载组件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变形,从而达到活动腿部的目的,缓解腿部负载。另外,可通过改变座板的倾斜角度对降载组件的摆动方向进行控制,使降载组件实现往复运动,提高装置整体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放松腿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述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00)、水平布置的座板(200)以及连接底板与座板的两组降载组件(100);两组降载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n每组降载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件(111)、第二杆件(112)、第一横杆(113)、第二横杆(114)、第一推杆(115)、第二推杆(116)、第一悬臂(117)、第二悬臂(118)以及连接杆(119);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关节(120),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关节(121);所述第二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三旋转关节(122),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旋转关节(123);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有第六旋转关节(125),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有第五旋转关节(124),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同轴布置;/n所述第一杆件一端与第一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一端与第二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分别铰接在连接杆同一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六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一推杆一端与第一杆件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推杆一端与第二杆件中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悬臂中部铰接;每组降载组件中,所有铰接轴的轴线均垂直于降载组件的摆动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立辅助降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00)、水平布置的座板(200)以及连接底板与座板的两组降载组件(100);两组降载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侧;
每组降载组件均包括第一杆件(111)、第二杆件(112)、第一横杆(113)、第二横杆(114)、第一推杆(115)、第二推杆(116)、第一悬臂(117)、第二悬臂(118)以及连接杆(119);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关节(120),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关节(121);所述第二横杆一端固定有第三旋转关节(122),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旋转关节(123);所述第一悬臂一端固定有第六旋转关节(125),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悬臂一端固定有第五旋转关节(124),另一端铰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同轴布置;
所述第一杆件一端与第一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一端与第二旋转关节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旋转关节铰接;所述第四旋转关节和第五旋转关节分别铰接在连接杆同一端的两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六旋转关节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芳牛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