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0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拉钩端、手柄端,拉钩端的一端与手柄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钩端、手柄端均呈条形柱状,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拉钩端的一端端头与手柄端的一端连接且拉钩端的长度方向与手柄端的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拉钩端的另一端端头后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因往复锯或骨凿误伤鼻甲粘膜导致出血的状况发生,给对于上颌骨的手术操作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
技术介绍
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是正颌手术或上颌骨陈旧性骨折手术中常用的术式之一,其中关键的一步是从梨状孔外侧经下鼻道水平锯开或凿开上颌窦内侧壁,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下鼻道内的鼻甲与鼻道骨面分离并保持一定间隙,防止往复锯或骨凿割伤鼻甲粘膜导致的大出血。目前在该手术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手术器械用于暴露鼻甲与鼻底之间的间隙,手术过程中经常因误伤鼻甲粘膜导致出血较多,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用于此操作的软组织拉钩,将鼻甲拉向内侧,充分暴露鼻甲与上颌窦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同时起到保护往复锯或骨凿不会割伤鼻甲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误伤鼻甲粘膜的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拉钩端、手柄端,拉钩端的一端与手柄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钩端、手柄端均呈条形柱状,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拉钩端的一端端头与手柄端的一端连接且拉钩端的长度方向与手柄端的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拉钩端的另一端端头后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深度小于第二圆弧凹槽的凹槽深度,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为圆弧状,第二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上、下两侧为圆弧状,第二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中部为平面状。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远离拉钩端的一端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拉钩端前侧面与手柄端之间的夹角为120°。进一步的,所述拉钩端、手柄端由医用不锈钢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镂空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在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以及在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的设计,使得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可以令第一圆弧凹槽与鼻甲组织相接触,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与鼻甲组织的外侧弧度相适配,避免了在牵拉过程中拉钩端对鼻甲组织造成损伤;第二圆弧凹槽的设计可以预留出更多的往复锯或骨凿的工作空间,便于进行手术操作,同时拉钩端可以将鼻甲拉向内侧,充分暴露鼻甲与上颌窦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因往复锯或骨凿误伤鼻甲粘膜导致出血的状况发生,给对于上颌骨的手术操作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拉钩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钩端的左视结构图;图4为手柄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拉钩端1、手柄端2,拉钩端1、手柄端2由医用不锈钢一体成型;拉钩端1的一端与手柄端2的一端相连接且拉钩端1前侧面与手柄端2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拉钩端1、手柄端2均呈条形柱状,手柄端2远离拉钩端1的一端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滑凸起201,手柄端2设置有呈矩形状的镂空通孔202;拉钩端1的前侧面延拉钩端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1的第一圆弧凹槽101,拉钩端1的后侧面延拉钩端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1的第二圆弧凹槽102,所述第一圆弧凹槽101的凹槽深度小于第二圆弧凹槽102的凹槽深度,第一圆弧凹槽101的凹槽面为圆弧状,第二圆弧凹槽102的凹槽面上、下两侧为圆弧状,第二圆弧凹槽102的凹槽面中部为平面状;凹槽面即为第一圆弧凹槽或第二圆弧凹槽与拉钩端的接触面。第一圆弧凹槽101的凹槽面可以在牵拉鼻骨时尽可能的避免对鼻骨组织造成损伤,第二圆弧凹槽102可以尽可能的增大往复锯或骨凿的工作空间。拉钩端1的一端端头与手柄端2的一端连接,拉钩端1的另一端端头后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103。倾斜倒角103的设计可以避免在牵拉鼻甲时对鼻甲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进行LefortI型截骨时,将拉钩端置于骨性鼻底之上,介于鼻甲组织与上颌窦内侧壁之间,通过手持手柄端对其进行牵拉操作;本技术采用医用不锈钢锻造,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拉钩端和手柄端两部分,工作端分内外侧面,均为凹面设计,内侧面主要与鼻甲组织接触,与鼻甲外侧弧度接近,外侧同样为凹面设计,主要预留往复锯尖端或骨凿的工作空间,便于观察,同时保护鼻甲组织,手柄远端采用波纹式设计便于持握。本技术通过采用在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以及在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的设计,使得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可以令第一圆弧凹槽与鼻甲组织相接触,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与鼻甲组织的外侧弧度相适配,避免了在牵拉过程中拉钩端对鼻甲组织造成损伤;第二圆弧凹槽的设计可以预留出更多的往复锯或骨凿的工作空间,便于进行手术操作,同时拉钩端可以将鼻甲拉向内侧,充分暴露鼻甲与上颌窦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因往复锯或骨凿误伤鼻甲粘膜导致出血的状况发生,给对于上颌骨的手术操作带来了便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包括拉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拉钩端、手柄端,拉钩端的一端与手柄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钩端、手柄端均呈条形柱状,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拉钩端的一端端头与手柄端的一端连接且拉钩端的长度方向与手柄端的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拉钩端的另一端端头后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包括拉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本体包括拉钩端、手柄端,拉钩端的一端与手柄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钩端、手柄端均呈条形柱状,拉钩端的前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一圆弧凹槽,拉钩端的后侧面延拉钩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横向贯穿拉钩端的第二圆弧凹槽,拉钩端的一端端头与手柄端的一端连接且拉钩端的长度方向与手柄端的长度方向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拉钩端的另一端端头后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截骨手术用鼻甲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深度小于第二圆弧凹槽的凹槽深度,第一圆弧凹槽的凹槽面为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坡李浩羊书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