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沪军专利>正文

胸骨抬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10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胸骨抬举器,包括两个平行连接杆、胸骨抓钩和旋转挂钩,两个平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二号固定板远离平行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直接经济效益:经胸骨或胸骨后胸部微创手术得以实施,每年增加数十例手术,每例病人治疗费用约2.5万‑7.5万元;胸骨自动抬举器可反复使用,不增加患者治疗费用;2、间接经济效益:降低医疗人员工作强度,节省参加手术人员,每台手术可节省一名手术医生;3、社会效益: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痛苦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提高;4、远景预测:本项革新便于制作,操作简单,成效明显,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骨抬举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胸骨抬举器。
技术介绍
心脏病以及前纵隔肿瘤是胸心外科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方法入路多为胸骨纵行劈开,切口长、创伤大、术后病人痛苦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胸骨T形锯开及剑突下小切口胸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方法,需抬举胸骨,以形成良好手术操作空间。但传统手术拉钩需人力手动将胸骨向上抬起,需较大向上拉力,人力完成较为困难;向上拉抬胸骨基本需坚持整个手术过程,且需固定在某一高度不变,纯人力手动稳定性差,难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胸骨抬举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胸骨抬举器,包括两个平行连接杆、胸骨抓钩和旋转挂钩,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所述二号固定板远离平行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均滑动套设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共同活动套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位于两个活塞杆之间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旋转挂钩,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的表面滑动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二号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远离滑板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板交叉且端面固定连接有胸骨抓钩,所述驱动板的一侧设有一排齿牙,其中一个所述平行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穿插在驱动板上,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板对应的齿牙一侧通过轮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驱动板上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的轮轴贯穿固定框且位于固定框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扭帽。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活塞杆靠近销轴的一端之间固定且贯穿连接有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固定板位于驱动板交叉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斜环,且所述防斜环套设在驱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且位于齿轮的一侧通过定位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卡,且所述固定卡整体呈“Z”字型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位于固定框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内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直接经济效益:经胸骨或胸骨后胸部微创手术得以实施,每年增加数十例手术,每例病人治疗费用约2.5万-7.5万元;胸骨自动抬举器可反复使用,不增加患者治疗费用;2、间接经济效益:降低医疗人员工作强度,节省参加手术人员,每台手术可节省一名手术医生;3、社会效益: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痛苦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提高;4、远景预测:本项革新便于制作,操作简单,成效明显,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剖视图。图中:1、平行连接杆;2、滑板;3、一号固定板;4、驱动板;5、定位套;6、固定框;7、齿牙;8、胸骨抓钩;9、二号固定板;10、套筒;11、活塞杆;12、限位板;13、销轴;14、旋转挂钩;15、防斜环;16、扭帽;17、固定卡;18、齿轮;19、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胸骨抬举器,包括两个平行连接杆1、胸骨抓钩8和旋转挂钩14,两个平行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3和二号固定板9,二号固定板9远离平行连接杆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10,两个套筒10内均滑动套设有活塞杆11,两个活塞杆11远离套筒10的一端共同活动套设有销轴13,销轴13位于两个活塞杆11之间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旋转挂钩14,两个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滑动套设有滑板2,滑板2远离二号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驱动板4远离滑板2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板3交叉且端面固定连接有胸骨抓钩8,驱动板4的一侧设有一排齿牙7,其中一个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定位套5,定位套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固定框6穿插在驱动板4上,固定框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板4对应的齿牙7一侧通过轮轴转动连接有齿轮18,齿轮18与驱动板4上的齿牙7啮合连接,齿轮18的轮轴贯穿固定框6且位于固定框6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扭帽16。其中,两个活塞杆11靠近销轴13的一端之间固定且贯穿连接有限位板12,起到限位作用。其中,一号固定板3位于驱动板4交叉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斜环15,且防斜环15套设在驱动板4上,避免整个设备在抬骨过程中发生倾斜,造成患者疼痛,影响手术。其中,固定框6的内部且位于齿轮18的一侧通过定位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卡17,且固定卡17整体呈“Z”字型形状,确保高度抬举合适后,利用固定卡17卡紧驱动板4,避免缩回。其中,固定卡17位于固定框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9,且压缩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6的内侧壁上,实现了非人工手动固定,方便医生操作。工作原理:使用时,医生将旋转挂钩14扣在手术床头架上,通过活塞杆11和套筒10之间的配合,向着患者被切开的胸部位置拉动胸骨抓钩8,当胸骨抓钩8钩到患者胸骨后,医生根据手术要求开始抬升患者胸骨,此时一手托着整个设备,且该手的大拇指需要将固定卡17向着驱动板4一侧推动一小段距离,然后另一只手可转动扭帽16,齿轮18转动带动驱动板4向着远离患者胸骨的反方向移动,从而向上抬升了患者胸骨,一旦抬升高度达到合适位置,停止转动扭帽16,此时放开固定卡17,在压缩弹簧19的反弹下,固定卡17再一次卡住驱动板4上对应最近的齿牙7,这样驱动板4就不会下滑,患者胸骨抬升高度不会发生改变,这样医生就可不用继续手动抬升胸骨,直接开始手术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胸骨抬举器,包括两个平行连接杆(1)、胸骨抓钩(8)和旋转挂钩(1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3)和二号固定板(9),所述二号固定板(9)远离平行连接杆(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10),两个所述套筒(10)内均滑动套设有活塞杆(11),两个所述活塞杆(11)远离套筒(10)的一端共同活动套设有销轴(13),所述销轴(13)位于两个活塞杆(11)之间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旋转挂钩(14),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滑动套设有滑板(2),所述滑板(2)远离二号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所述驱动板(4)远离滑板(2)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板(3)交叉且端面固定连接有胸骨抓钩(8),所述驱动板(4)的一侧设有一排齿牙(7),其中一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定位套(5),所述定位套(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穿插在驱动板(4)上,所述固定框(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板(4)对应的齿牙(7)一侧通过轮轴转动连接有齿轮(18),所述齿轮(18)与驱动板(4)上的齿牙(7)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8)的轮轴贯穿固定框(6)且位于固定框(6)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扭帽(16)。/n...

【技术特征摘要】
1.胸骨抬举器,包括两个平行连接杆(1)、胸骨抓钩(8)和旋转挂钩(1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3)和二号固定板(9),所述二号固定板(9)远离平行连接杆(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10),两个所述套筒(10)内均滑动套设有活塞杆(11),两个所述活塞杆(11)远离套筒(10)的一端共同活动套设有销轴(13),所述销轴(13)位于两个活塞杆(11)之间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旋转挂钩(14),两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滑动套设有滑板(2),所述滑板(2)远离二号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所述驱动板(4)远离滑板(2)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板(3)交叉且端面固定连接有胸骨抓钩(8),所述驱动板(4)的一侧设有一排齿牙(7),其中一个所述平行连接杆(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定位套(5),所述定位套(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穿插在驱动板(4)上,所述固定框(6)的内部且位于驱动板(4)对应的齿牙(7)一侧通过轮轴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沪军杨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祝沪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