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及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6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及散热器,其中低温采暖散热管包括: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包括内管及外管,所述内管及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热媒水的过水通道;所述环形套管的径向内部为顶底开口的中空腔体,能够使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进入环形套管,并在吸收热量后从中空腔体的顶部排出,用以构成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通过环形套管中的环状间隙,热媒水可同时通过环形套管中的内管及外管向外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管的换热面积。通过环形套管径向内部的中空腔体,有效构成了空气的对流通道,增强了空气在环形套管中流动的烟囱效应,使空气能够充分地吸收热媒水中的热量,更加适应于以低温热媒水为传热媒介的采暖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及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及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作为供暖的终端设备,热源一般为城市集中供暖、小区自建锅炉房、家用壁挂炉等,通过热传导、辐射、对流把热量散发出来,让居室的温度得到提升。目前,公知的采暖散热片均为柱型结构,在管柱内设置有供热媒水流通的过水通道,多根管柱连接在散热片的上片头及片头之间,构成了整体的散热器结构。通过将管柱紧凑布置在散热片上,减小了外形尺寸,提高了热媒水在散热片内部的流通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充分考虑空气在管柱之间的对流换热,仅从热量在散热器对外辐射逸散的角度,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采暖需求。另外在低温采暖中,当热媒水的散热温度较低时,即使提高流通量也难以有效提升室内的居住温度,如何将低温采暖时热媒水中的热量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该低温采暖散热管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并且能够使空气在散热管上有效对流并构成烟囱效应,强化热流空气在室内的循环流通,使低温热媒水中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包括: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包括内管及外管,所述内管及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热媒水的过水通道;所述环形套管的径向内部为顶底开口的中空腔体,能够使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进入环形套管,并在吸收热量后从中空腔体的顶部排出,用以构成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进一步,所述环形套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媒水的上水口及下水口,所述上水口及下水口均与所述环状间隙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环形套管竖直安装,所述上水口及下水口水平连接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内管及外管均为金属薄壁管,所述金属薄壁管的厚度不大于3mm。进一步,所述内管及外管同心设置,所述环形套管为圆环形、椭圆环形或方环形。进一步,所述内管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均连接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翼片,所述翼片的横截面为T形。进一步,所述翼片竖直延伸,且贯穿于所述环形套管的高度方向。一种散热器,包括上述低温采暖散热管,多根所述散热管通过焊接或对丝联接为整体结构。进一步,所述上水口相序连接,构成位于所述散热器顶部的上水通道;所述下水口相序连接,构成位于所述散热器底部的下水通道。本专利技术中的低温采暖散热管,通过环形套管中的环状间隙,构成了热媒水在散热管中的过水通道,热媒水可同时通过环形套管中的内管及外管向外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管的换热面积。通过环形套管径向内部的中空腔体,有效构成了空气的对流通道,增强了空气在环形套管中流动的烟囱效应,使空气能够充分地吸收热媒水中的热量;另外,在环形套管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增加了竖直T形翼片,有效地增加了散热面积,并通过T形翼片的封闭作用,在环形套管径向内部的中空腔体再次形成烟囱,强化空气对流散热。总的来说,更大地提高了散热效率,更加适应于以低温热媒水为传热媒介的采暖环境中。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低温采暖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外管,2-内管,3-环状间隙,31-顶部开口,32-底部开口,4-外管翼片,5-内管翼片,6-上水口,7-下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温采暖散热管,包括: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包括内管2及外管1,所述内管2及外管1之间的环状间隙3构成热媒水的过水通道;所述环形套管的径向内部为顶底开口的中空腔体,能够使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进入环形套管,并在吸收热量后从中空腔体的顶部排出,用以构成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本专利技术中的低温采暖散热管,通过环形套管上的环状间隙3,构成了热媒水的过水通道,通过将热媒水通入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热水夹层中,能够通过热传导的形式将热媒水的热量传递到内管2及外管1上,并通过内管2的内侧壁以及外管1的外侧壁对外散热,有效提高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了热媒水中热量的利用率。内管2内侧壁及外管1外侧壁构成的双向柱状散热面,极大提高了散热管的换热面积,使散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热媒水直接与内管2及外管1的侧壁接触,减小了热传导中产生的热阻,有效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通过环形套管在径向方向上的内外散热,极大增强了热媒水的热利用率,热媒水中的热能可以充分得到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技术目的。环形套管径向内部的中空腔体,其顶部及底部均为开口结构,顶部开口31及底部开口32具体开设在内管2的顶部及底部。低温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开口32进入环形套管,并在中空腔体中受热升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缓慢抬升,并从顶部开口31排出进入室内,用以构成了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通过构成的烟囱效应,有利于热流空气在散热管上的对流传热,结合热媒水中的热量在环形套管上的充分释放,能够将热量高效地从热媒水传递到空气中,并使室内空气始终处于循环流通的状态,居室在冬季始终维持在较为舒适的温度中,有效改善了用户的居住环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套管竖直安装,散热管上热媒水的上水口6及下水口7分别设置在环形套管的上下两侧,且上水口6及下水口7均与环状间隙3的过水通道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每根散热管分别包括两个上水口6及两个下水口7,具体地,两个上水口6设置在环形套管的顶部,具体连接在外管1的侧壁上,且两个上水口6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保证热媒水在相同方向上进水;两个下水口7设置在环形套管的底部,同样连接在外管1的侧壁上,且两个下水口7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保证热媒水在相同方向上出水。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使热媒水在环形套管的夹层中处于充满状态,有效保证热媒水与环形套管之间的接触,进而使环形套管始终处于良好的散热状态。本实施例中,热媒水中的热量首先通过热传导的形式传递到内管2及外管1上,然后热量通过内管2及外管1的本身壁厚从靠近夹层的侧壁热传导到远离夹层的侧壁,最后通过热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包括内管及外管,所述内管及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热媒水的过水通道;/n所述环形套管的径向内部为顶底开口的中空腔体,能够使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进入环形套管,并在吸收热量后从中空腔体的顶部排出,用以构成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采暖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包括内管及外管,所述内管及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热媒水的过水通道;
所述环形套管的径向内部为顶底开口的中空腔体,能够使空气从中空腔体的底部进入环形套管,并在吸收热量后从中空腔体的顶部排出,用以构成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采暖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媒水的上水口及下水口,所述上水口及下水口均与所述环状间隙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采暖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管竖直安装,所述上水口及下水口水平连接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采暖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及外管均为金属薄壁管,所述金属薄壁管的厚度不大于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派捷暖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