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566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除了包括调温模块、毛细管供水模块外,将辐射空调系统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包含新风模块、控制器等全部集成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针对集成度高的系统难以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弊端,做了诸多提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降低系统故障率,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提升整个毛细管辐射系统的舒适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
,具体涉及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
技术介绍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主要需要处理好三大功能,一是毛细管水温调节,二是新风处理,三是集中智能控制,业内一般的做法的是,用独立的设备来做毛细管水温调节,用独立的设备来做新风处理,再用独立的控制柜来做集中智能控制,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增加了工程施工量,也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还存在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隐患。对一些集成了新风处理功能和毛细管供水温度调节功能的机组,由于功能的增加,机组内部空间有限,在可靠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简单的将以前独立的新风处理设备和独立的毛细管水温调节设备拼凑在一个机组系统内,机组系统的故障率增加,维护困难,影响后期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减少了设备安装占地面积,解决了工程施工的困难,降低了施工难度,更利于保证整个毛细管辐射系统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所述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包括容纳空间、新风模块、调温模块和毛细管供水模块;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新风区域、调温区域和毛细管供水区域,所述新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新风区域中,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调温区域中,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设置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中;所述新风区域设置有新风口、排风口、回风口和连通风口,所述调温区域与所述连通风口连通,所述调温区域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连通,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设置有送风口。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阀、新风初高效滤网、全热交换器、送风机、排风机、排风初效滤网、翅片冷凝器、排风阀、旁通风阀;所述新风阀设置于新风口中,所述翅片冷凝器和排风阀设置于所述排风口中,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连通风口中;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回风口通过排风机和排风初效滤网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所述排风阀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所述新风阀通过新风初高效滤网连通全热交换器的第二入口,所述新风阀通过旁通风阀与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送风机的入口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设置于所述新风初高效滤网和旁通风阀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表冷器、蒸发器、再热器和加湿器,所述表冷器、蒸发器、再热器和加湿器依次排列于所述连通风口与所述调温区域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调温模块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过滤器、膨胀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门口、第二阀门口、第三阀门口和第四阀门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四通阀的第一阀门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门口连接翅片冷凝器的入口,所述翅片冷凝器的出口连接再热器的入口,所述再热器的出口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器和膨胀阀连接蒸发器的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四通阀的第三阀门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门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管。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包括第二过滤器、混水罐、比例旁通阀、水泵、热水电动阀、板式换热器、闸阀、冷水电动阀、加湿电动阀和补水电动阀;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设置有热泵出水口、市政热水出口、市政热水入口、热泵回水口、软水入口、室内出水口、室内供水口、泄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混水罐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比例旁通阀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混水罐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比例旁通阀的第二开口,所述混水罐的第二开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开口,所述混水罐的第二开口通过冷水电动阀连通表冷器的入口,所述混水罐的第三开口连通比例旁通阀的第三开口,所述混水罐的第三开口通过第二过滤器连通室内出水口,所述混水罐的第四开口通过闸阀连通热泵回水口,所述混水罐的第四开口通过闸阀连通表冷器的出口,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开口通过热水电动阀连通市政热水入口,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三开口连通市政热水出口,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四开口连通热泵出水口;所述软水入口通过补水电动阀连通室内出水口,所述软水入口通过加湿电动阀连通加湿器的入水口,所述室内供水口通过水泵连通比例旁通阀的第一开口,所述泄水口连通所述比例旁通阀的第一开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加湿器的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还包括压力开关和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混水罐的第三开口依次通过回水温度传感器、压力开关和第二过滤器连通室内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还包括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供水口通过供水温度传感器和水泵连通比例旁通阀的第一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新风模块、调温模块和毛细管供水模块的控制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同时针对集成度高的系统难以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弊端,做了诸多提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降低系统故障率,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提升整个毛细管辐射系统的舒适性和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专利就是一种高集成度的辐射空调系统用设备,本专利技术系统除了包括调温模块、毛细管供水模块外,将辐射空调系统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包含新风模块、控制器等全部集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内。在新风处理设备上,包含了新风过滤、杀菌、热回收、除湿、加湿、调温功能。其中除湿采用全热交换器预冷除湿、表冷器二级除湿、直膨蒸发器三级除湿;毛细管供水模块包含室内供水温度调节、冷热源选择、定压补水功能;辐射空调系统集中控制功能可以包含新风设备、水温处理设备、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监控设备的控制、运行监测、故障处理以及远程云平台监控维护。预冷除湿采用的全热交换器,利用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在除湿运行时,室内侧空气温度较低、湿度较小,焓值比较小,而室外新风侧空气则温度高、湿度大,焓值比较高的特点,将室外新风先与室内排风进行全热交换,使室外新风的焓值降低后再经过表冷器及蒸发器除湿,降低了后续表冷器和蒸发器除湿的热负荷,达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消耗效率的目的。由于室外新风先与室内排风两者的焓值相差较大,全热交换过程能够达到较高的效率,因此新风除湿过程能够降低较多能耗,能源消耗效率提高比较大。在制热季节,室外新风先与室内排风两者的焓值同样相差较大,全热交换过程依然具有较高的效率,因此,对于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用的新风除湿加湿设备,增加前置全热交换器能够有效降低全年运行能耗,提高全年运行能源消耗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稳定二级除湿表冷器、三级除湿蒸发器的进风工况,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级除湿表冷器进水管路设置一个比例二通阀,通过比例二通阀来控制进入表冷器的水流量,可以使系统在各种除湿工况下,送风含湿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值,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排风侧并列设置一个翅片冷凝器和一个排风阀,通过调节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包括容纳空间(400)、新风模块、调温模块和毛细管供水模块;/n所述容纳空间(400)设置有新风区域(401)、调温区域(402)和毛细管供水区域(403),所述新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新风区域(401)中,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调温区域(402)中,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设置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中;/n所述新风区域(401)设置有新风口(404)、排风口(405)、回风口(406)和连通风口,所述调温区域(402)与所述连通风口连通,所述调温区域(402)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连通,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设置有送风口(4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包括容纳空间(400)、新风模块、调温模块和毛细管供水模块;
所述容纳空间(400)设置有新风区域(401)、调温区域(402)和毛细管供水区域(403),所述新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新风区域(401)中,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调温区域(402)中,所述毛细管供水模块设置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中;
所述新风区域(401)设置有新风口(404)、排风口(405)、回风口(406)和连通风口,所述调温区域(402)与所述连通风口连通,所述调温区域(402)与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连通,所述毛细管供水区域(403)设置有送风口(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阀(1)、新风初高效滤网(2)、全热交换器(3)、送风机(4)、排风机(9)、排风初效滤网(10)、翅片冷凝器(11)、排风阀(12)、旁通风阀(13);
所述新风阀(1)设置于新风口(404)中,所述翅片冷凝器(11)和排风阀(12)设置于所述排风口(405)中,所述送风机(4)设置于所述连通风口中;
所述全热交换器(3)具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回风口(406)通过排风机(9)和排风初效滤网(10)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3)的第一入口;
所述排风阀(12)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3)的第一出口;
所述新风阀(1)通过新风初高效滤网(2)连通全热交换器(3)的第二入口,所述新风阀(1)通过旁通风阀(13)与所述回风口(406)连通;
所述送风机(4)的入口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3)的第二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紫外光源(14),所述紫外光源(14)设置于所述新风初高效滤网(2)和旁通风阀(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表冷器(5)、蒸发器(6)、再热器(7)和加湿器(8),所述表冷器(5)、蒸发器(6)、再热器(7)和加湿器(8)依次排列于所述连通风口与所述调温区域(4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回收调温型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模块包括压缩机(201)、四通阀(202)、第一过滤器(203)、膨胀阀(204)和气液分离器(205),所述压缩机(201)具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四通阀(202)具有第一阀门口、第二阀门口、第三阀门口和第四阀门口,所述压缩机(201)的排气管连接四通阀(202)的第一阀门口,所述四通阀(202)的第二阀门口连接翅片冷凝器(11)的入口,所述翅片冷凝器(11)的出口连接再热器(7)的入口,所述再热器(7)的出口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器(203)和膨胀阀(204)连接蒸发器(6)的入口,所述蒸发器(6)的出口连接四通阀(202)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静创美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