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62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包括阀芯1、弹簧2和弹簧底座3;所述弹簧底座3一端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另一端伸入弹簧2;所述弹簧2另一端连接阀芯1;所述阀芯1另一端与泄压阀底座相接触,保持弹簧2一定的预紧力;所述阀芯1与弹簧底座3的间距大于阀芯最大开关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可以在不影响润滑油齿轮泵原本能的情况下,高效、安全的解决应急柴油机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阀芯频繁出现磨损卡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泄压阀
,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
技术介绍
方家山核电厂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构成了厂内应急交流电源,在厂外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均失去的情况下,有能力满足应急厂用设备用电要求,以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防止由于正常的外部电源系统失电而导致重要设备的损坏。自2014年正式商运后,方家山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曾多次发生月度试验结束后预润滑油压低于0.4bar出现报警的故障。在热备用状态下预润滑油压通常应保持在1.2Bar左右。预润滑油压过低将会导致齿轮系统、曲轴、连杆等运动副润滑不足,柴油机启动时运动副之间磨损加剧,部件使用寿命缩短。预润滑油压低报警出现后,检查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未发现问题,预润滑油泵管线前后的阀门、过滤器等其它部件也无异常,机组无其他报警。停运预润滑油泵后重新启动,润滑油压力恢复正常,无异常振动和异音。因此,润滑油压力低的原因可以初步判断为预润滑油泵存在故障。方家山预润滑油泵采用齿轮泵,额定转速1500r/min,额定流量1.2×10-3m3/s,由电机驱动。其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齿轮泵顶部配置有泄压阀,泄压阀开启压力通常设定为5.5bar左右,泄压阀开启后润滑油可以通过泄压阀旁通回流至泵入口,避免泵出口压力过高超出设计要求。鉴于启停预润滑油泵可以消除故障,且泵出口压力恢复正常后无异常振动和异音,可以排除齿轮组件的问题。为了确认故障的根本原因,针对泄压阀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阀芯密封面完整,无异常磨损,而阀芯与导向套连接表面局部有明显磨损痕迹,且动作时有严重的顿挫感。润滑油泵泄压阀阀芯组件主要由阀芯、弹簧和导向套等部件组成,阀芯密封面为锥面,结构如图3所示。泄压阀旁通回路入口与泵出口直接连通,当泵出口压力达到泄压阀开启临界值时,阀芯通过在导向套孔内做活塞式移动开启泄压阀。当泵出口压力低于泄压阀开启临界值时,弹簧推动阀芯回座,泄压阀恢复关闭状态。预润滑油泵运行方式:柴油机启动达到某一特定转速后,预润滑油泵停运,柴油机驱动的主润滑油泵运行;柴油机停机转速降至某一特定转速后,预润滑油泵立即启动。由于柴油机启停机过程中,预润滑油泵与主润滑油泵会有短暂同时运转的过程。因叠加效应,预润滑油泵出口压力会瞬间增大,超出泄压阀开启的临界压力值,此时泄压阀动作,阀芯与导向套之间出现滑动摩擦。预润滑油泵泄压阀导向套孔内径Φ6.00mm,阀芯直径Φ5.99mm;配合间隙均只有0.01mm,间隙值非常小。导向套与阀芯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以及润滑油中的微小杂质一旦附着在摩擦面上,均会进一步加剧磨损,导致卡涩。润滑油经泄压阀旁通回流至泵入口侧,最终导致泵出口压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阀芯组件频繁出现磨损卡涩的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包括阀芯、弹簧和弹簧底座;所述弹簧底座一端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另一端伸入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阀芯;所述阀芯另一端与泄压阀底座相接触;所述阀芯与弹簧底座的间距大于阀芯最大开关距离。优选地,所述阀芯包括圆台、阀杆圆柱和导向圆柱;所述阀杆圆柱和圆台的底部中心连接;所述圆台的顶部中心与导向圆柱连接;所述弹簧与阀杆圆柱连接。优选地,所述阀芯为锥面密封结构,所述阀芯的密封面为圆台的侧面,所述圆台的侧面与泄压阀阀座相接触。优选地,所述导向圆柱顶部进行了倒角处理。优选地,所述弹簧底座包括底座定位杆和弹簧定位杆;所述底座定位杆和弹簧定位杆相连轴心重合形成倒T型结构;所述底座定位杆的底面设置贯穿的导油槽;所述底座定位杆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所述弹簧定位杆伸入弹簧。优选地,所述底座定位杆是具有断面的大空心圆柱体,所述底座定位杆通过断面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优选地,所述断面是由大空心圆柱体沿轴向方向切除形成的,切除的高度为大空心圆柱体的1/6-1/8半径,所述断面垂直于导油槽方向。优选地,所述弹簧定位杆为与弹簧相适配的小空心圆柱体。优选地,所述弹簧底座沿轴线方向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中心线与弹簧定位杆中心线重合,所述贯穿孔垂直于导油槽方向。优选地,所述弹簧定位杆的尺寸和阀杆圆柱相同。优选地,所述弹簧定位杆和阀杆圆柱的间距大于阀芯最大开关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取消了现有的泄压阀阀芯常见的阀杆与导向套的套筒结构,根源上去除了导致阀芯卡涩的套筒部位,使阀芯通过弹簧与弹簧底座相连,阀芯的导向需求依靠弹簧、阀门外壳、弹簧底座共同提供,同时阀芯的圆锥结构本身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定位功能,从而确保阀门功能正常。本专利技术的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经过试验并不影响润滑油齿轮泵的各项性能参数,不影响润滑油泵正常功能,不存在卡涩风险,可以在不影响润滑油齿轮泵原本功能的情况下,高效、安全的解决应急柴油机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阀芯频繁出现磨损卡涩的问题,提高应急柴油发电机在热备用状态下的设备可靠性,有效降低润滑油泵故障率,保护柴油机转动部件得到充分的润滑,延长应急柴油机使用寿命,确保应急柴油机可以随时应急启动,保障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使用期间无需维护、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也大大减少维修人员检修设备的次数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预滑油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泄压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右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阀芯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阀芯的左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弹簧底座的主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的弹簧底座的剖视图。其中:1-阀芯、2-弹簧、3-弹簧底座、4-圆台、5-阀杆圆柱、6-导向圆柱6、7-底座定位杆、8-弹簧定位杆、9-贯穿孔、10-导油槽、11-现有技术中的阀芯导向套筒、12-现有技术中的弹簧、13-现有技术中的阀芯、14-现有技术中的泄压阀旁通。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侧面”、“底部”、“顶部”、“底面”、“顶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加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包括阀芯1、弹簧2和弹簧底座3;所述弹簧底座3一端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另一端伸入弹簧2;所述弹簧2另一端连接阀芯1;所述阀芯1另一端与泄压阀底座相接触;所述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包括阀芯(1)和弹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底座(3),所述弹簧底座(3)一端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另一端伸入弹簧(2);所述弹簧(2)另一端连接阀芯(1);所述阀芯(1)另一端与泄压阀底座相接触;所述阀芯(1)与弹簧底座(3)的间距大于阀芯最大开关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齿轮泵泄压阀防卡涩阀芯组件,包括阀芯(1)和弹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底座(3),所述弹簧底座(3)一端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另一端伸入弹簧(2);所述弹簧(2)另一端连接阀芯(1);所述阀芯(1)另一端与泄压阀底座相接触;所述阀芯(1)与弹簧底座(3)的间距大于阀芯最大开关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涩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包括圆台(4)、阀杆圆柱(5)和导向圆柱(6);所述阀杆圆柱(5)和圆台(4)的底部中心连接;所述圆台(4)的顶部中心与导向圆柱(6)连接;所述弹簧(2)与阀杆圆柱(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涩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底座(3)包括底座定位杆(7)和弹簧定位杆(8);所述底座定位杆(7)和弹簧定位杆(8)相连轴心重合形成倒T型结构;所述底座定位杆(7)的底面设置贯穿的导油槽(10);所述底座定位杆(7)固定于泄压阀腔室内,所述弹簧定位杆(8)伸入弹簧(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卡涩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为锥面密封结构,所述阀芯(1)的密封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施雪峰翁云峰宋华费志松黄慧敏周伟陈年时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