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54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包括伸缩车身、行走机构、支撑机构、防撞机构、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所述行走机构、支撑机构、防撞机构、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支撑机构共四个,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支撑机构作为被移车辆的起重支架,为被移车辆提供纵向支撑;所述防撞机构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边角外侧,用以保护移车机器人;所述电源模块为移车机器人提供电力支撑;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所述伸缩车身、行走机构、支撑机构和防撞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该智能移车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对汽车位置的转移功能、以及物业和停车场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移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交通出行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飞机承担着远距离的人员运输,高铁主要承担着中等距离的人员运输,而汽车则承担着近距离的人员运输,因此从人们的出行习惯来看,近距离人员运输的汽车应需求量最大的,据统计2019年末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后的私家车的数量将还会高速增长。在停车场和小区物业没有引入智能移车机器人之前,移动乱停乱放的车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通过拖车和使用便携式拖车器;虽然通过拖车也可以来处理乱停乱放的车辆,但是成本高昂,根据市场调查拖车费用每公里十元左右,导致很多被拖车的车主拒不支付拖车费用,只能小区物业和停车场管理方缴纳高昂的拖车费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拖车器诞生,该工具虽然成本低廉,但是缺点也很突出,需要较多的人员移动汽车,且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容易失控导致车辆的刮擦和碰撞,对使用地点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如今,新兴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使得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工智能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发展更是迅速。因此采用更智能操作简单易懂的技术是一种时代发展趋势,也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机器人学是当今世界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一门集机械、电子和控制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学科,机器人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机器人的高自动化技术使得它能够代替人类完成许多工作任务。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已不仅用于工业生产制造、航天探测等工业领域,它正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之中,极大的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使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高,如今已经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国外研发的一种定位机器人,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可以将儿童的行动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发送到父母的手机上,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活动,保证孩子的安全。美国相关科研人员最新研发出一种能够帮助盲人导购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在该机器人安装了射频识别设备,通过RFID系统中的读写器可以获取相关货物的信息,同时该机器人还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来帮助盲人避开障碍物,使盲人能够顺利到达所需货物目的地,完成采购。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导购机器人可以帮助顾客采购。在商场里,顾客从机器人的屏幕上选择商场里中想要去的商店,此时机器人利用读卡器读取地上路径标签中的信息,为顾客指引道路,将顾客带到商店。然后再读取店里商品的标签,为顾客提供商店里相关商品信息。由此,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移车技术相结合,设计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可以使单人移动汽车,使停车场和小区物业更智能化,从而灵活方便的为人类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该智能移车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对汽车位置的转移功能、以及物业和停车场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包括伸缩车身、行走机构、支撑机构、防撞机构、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所述伸缩车身为整个机器人的底盘,所述行走机构、支撑机构、防撞机构、控制系统和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四个麦克纳姆轮和四个行走电机;其中四个麦克纳姆轮位于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角;所述麦克纳姆轮通过转轴和联轴器连接到所述伸缩车身的工型架上;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工型架上;所述行走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麦克纳姆轮的转轴进行传动;所述支撑机构共四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支撑机构作为被移车辆的起重支架,为被移车辆提供纵向支撑;所述防撞机构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边角外侧,用以保护移车机器人;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伸缩车身、行走机构、支撑机构、防撞机构、控制系统提供电力支撑;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所述伸缩车身、行走机构、支撑机构和防撞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电机、丝杠和工字型支撑架;所述支撑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设有丝帽;所述丝帽与所述丝杠呈螺纹连接;所述丝帽上设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支座固定在所述丝帽的上方;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工字型支撑架的中部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支撑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工字型支撑架的下方还安装有保护支架,用以保护所述工字型支撑架;所述支撑电机和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上,保证支撑机构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车身包括两个左右伸缩架和两个前后伸缩架;所述左右伸缩架包括两个工型架、推杆电机和连接板一;所述工型架通过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一的左右两端;所述推杆电机位于所述连接板一的外侧;所述推杆电机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工型架上;所述前后伸缩架包括步进电机、螺杆、连接板二和两个车架,所述车架共两个,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二的左右两侧;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螺杆通过安装座分别固定在两个车架上;所述车架和所述工型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四个声波传感器以及八个光电开关;所述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的一侧;所述光电开关两个为一组,每组呈90°夹角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边角外侧。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磁导传感器,当移车机器人行走在磁道带上时,磁导传感器用于感应磁通量,从而引导移车机器人按照计划路线行驶。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机构外部设有保护壳,保护壳进行倒角化,以降低由于碰撞对物体产生的破坏力;所述防撞机构内部具有行程开关、弹簧;行程开关用于将碰撞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弹簧用以对行程开关进行复位。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仓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上;蓄电池仓与所述伸缩车身的连接处设有减震结构;该减震机构为带有弹簧的螺栓。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车身的外侧还设置有GPS外置器,该GPS外置器与控制系统中的GPS定位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Arduino单片机、L298N电机驱动板、传感器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MCGS触摸屏;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智能移车机器人进行相应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移车机器人,伸缩车身作为整个机器人的底盘,采用四轮支撑、四轮驱动的结构,能够根据操作人员发出的指令,进入家用汽车的底盘下部。其中车身可以进行前后、左右伸缩,使之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车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移车机器人,行走机构采用的是麦克纳姆轮,通过控制行走电机的转速差实现转向和行走,同时车身缩小后,即使在停车拥挤的缝隙中也可以保证车身不会受到任何擦碰,安全的移动到指定地点;(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移车机器人,设有防撞机构,内部具有行程开关、弹簧,当小车碰撞到物体时,内部行程开关动作,传送一个低电平信号从而被单片机检测到,进行切换为手动模式,使用手动模式回退小车之后防撞装置内的弹簧进行自动复位。(4)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包括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和电源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车身(1)为整个机器人的底盘,所述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和电源模块(6)均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四个麦克纳姆轮(2-1)和四个行走电机(2-2);其中四个麦克纳姆轮(2-1)位于所述伸缩车身(1)的四个角;所述麦克纳姆轮(2-1)通过转轴(2-3)和联轴器连接到所述伸缩车身(1)的工型架(1-2)上;所述行走电机(2-2)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1)的工型架(1-2)上;所述行走电机(2-2)通过链条与所述麦克纳姆轮(2-1)的转轴(2-3)进行传动;所述支撑机构(3)共四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1)上;所述支撑机构作为被移车辆的起重支架,为被移车辆提供纵向支撑;所述防撞机构(4)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边角外侧,用以保护移车机器人;所述电源模块(6)为所述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提供电力支撑;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所述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和防撞机构(4)进行相应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包括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和电源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车身(1)为整个机器人的底盘,所述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和电源模块(6)均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上;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四个麦克纳姆轮(2-1)和四个行走电机(2-2);其中四个麦克纳姆轮(2-1)位于所述伸缩车身(1)的四个角;所述麦克纳姆轮(2-1)通过转轴(2-3)和联轴器连接到所述伸缩车身(1)的工型架(1-2)上;所述行走电机(2-2)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1)的工型架(1-2)上;所述行走电机(2-2)通过链条与所述麦克纳姆轮(2-1)的转轴(2-3)进行传动;所述支撑机构(3)共四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1)上;所述支撑机构作为被移车辆的起重支架,为被移车辆提供纵向支撑;所述防撞机构(4)安装在所述伸缩车身的四个边角外侧,用以保护移车机器人;所述电源模块(6)为所述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防撞机构(4)、控制系统(5)提供电力支撑;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所述伸缩车身(1)、行走机构(2)、支撑机构(3)和防撞机构(4)进行相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电机(3-1)、丝杠(3-2)和工字型支撑架(3-6);所述支撑电机(3-1)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3-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杠(3-2)上设有丝帽(3-3);所述丝帽(3-3)与所述丝杠(3-2)呈螺纹连接;所述丝帽(3-3)上设有推拉杆(3-5);所述推拉杆(3-5)的一端通过支座(3-4)固定在所述丝帽(3-3)的上方;所述推拉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工字型支撑架(3-6)的中部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支撑架(3-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3-8)上;所述丝杠(3-2)的另一端与固定座(3-8)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工字型支撑架(3-6)的下方还安装有保护支架(3-7),用以保护所述工字型支撑架;所述支撑电机(3-1)和所述固定座(3-8)分别固定在所述伸缩车身(1)上,保证支撑机构(3)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车身(1)包括两个左右伸缩架和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梁超白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