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55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9
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联网获取独立建筑区域的天气信息并控制高清摄像头摄取高清影像,分析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发生降雨,若有则控制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若有则控制防护槽开启并控制翻转延伸机构启动将连接的防护罩旋转至防护槽内,且与循环泵出水口抵触对应,控制液位传感器获取防护槽的液位信息并分析防护槽内的雨水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若有则控制第一旋转机构驱动透明防护层旋转与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形成降温区域并控制辅助照明灯组进入辅助照明状态,控制循环泵将防护槽内的雨水导入至防护罩的水流循环层内进行水循环并控制喷水头向独立建筑上方喷洒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循环降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220立方,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平衡,加之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和严重浪费等等,使得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雨水资源作为可利用的潜在资源,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屋面是建筑中最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便于收集利用,是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将雨水收集与降温相结合,使得在一些较热并且雨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出现降雨后,自动化收集雨水并利用防护罩将独立建筑进行笼罩,然后利用雨水的水流循环来为防护罩内进行降温,从而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到保持连接关系的独立建筑终端发送的雨水降温指令则联网实时获取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的天气信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S2、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发生降雨;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S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侧方地面位置的防护槽开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另一侧方地面内部位置的翻转延伸机构启动将连接的防护罩旋转至所述防护槽内,且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出水口抵触对应;S5、控制设置于防护槽内部的液位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防护槽的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防护槽内的雨水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S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前后侧地面位置的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形成降温区域并控制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内表面的辅助照明灯组启动进入辅助照明状态;S7、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启动将防护槽内的雨水导入至所述防护罩的水流循环层内进行水循环并控制设置于防护罩顶端内壁位置的喷水头启动向独立建筑上方喷洒雨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0、若有发生降雨则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处于暴雨天气;S21、若有则根据防护槽内的液位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防护槽内的雨水高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S2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防护槽内部的第一输水泵启动将防护槽内部的雨水输送至独立建筑的雨水收集仓内进行存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3、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处于晴天天气;S2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S25、若有则控制与所述独立建筑的雨水收集仓连接的第二输水泵启动将所述雨水收集仓存储的雨水导入至防护槽内并执行步骤S3-S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00、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存在内涝现象;S20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地面位置的逃生腔开启将逃生船显露并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内部的人体是否有进入逃生船;S20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底端区域的进水孔开启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透明防护层顶部区域的第二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逃生板旋转显露逃生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6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60、若接收到所述独立建筑终端反馈的外出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复位以供人体或机动车离开降温区域;S61、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人体或机动车是否有完全离开降温区域;S62、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并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终端是否有反馈进入指令;S63、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复位以供所述人体或机动车进入降温区域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人体或机动车是否有完全进入降温区域;S64、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系统,使用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包括区域降温装置、雨水循环装置、逃生辅助装置以及区域控制器;所述区域降温装置包括高清摄像头、防护槽、防护开关门、翻转延伸机构、防护罩、第一旋转机构、透明防护层以及辅助照明灯组,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位置,用于摄取独立建筑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防护槽设置于独立建筑侧方地面内部位置;所述防护开关门体位于防护槽顶端位置,用于开关防护槽;所述翻转延伸机构设置于独立建筑另一侧方地面位置并与防护罩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罩弧形伸缩;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独立建筑前后侧地面位置并与透明防护层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所述透明防护层与第一旋转机构连接,用于旋转后与防护罩两侧抵触;所述辅助照明灯组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内壁位置,用于提供辅助照明;所述雨水循环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循环泵、水流循环层、喷水头、第一输水泵、雨水收集仓以及第二输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位置,用于获取独立建筑外部的温度信息;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防护槽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槽内的液位信息;所述循环泵设置于防护槽内部位置并与水流循环层连接,用于将防护槽内部的液体在水流循环层内进行循环;所述水流循环层设置于防护罩内部位置,用于提供水流循环降温;所述喷水头设置于防护罩顶端内壁位置,用于喷洒雨水至独立建筑顶部;所述第一输水泵设置于防护槽内部并通过软管与雨水收集仓连接,用于将防护槽内的雨水导入至雨水收集仓;所述第二输水泵通过软管分别与雨水收集仓以及防护槽连接,用于将雨水收集仓内的雨水导入至防护槽;所述逃生辅助装置包括逃生腔、进水孔、第二旋转机构以及透明逃生板,所述逃生腔设置于独立建筑空置地面位置,用于存储逃生船;所述进水孔设置于透明防护层下端位置,用于开启后提供外置积水进入降温区域;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设置于透明防护层上端位置并与透明逃生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透明逃生板旋转;所述透明逃生板与第二旋转机构连接,用于旋转后显露逃生口;所述区域控制器设置于独立建筑内部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包括: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高清摄像头、防护开关门、翻转延伸机构、第一旋转机构、辅助照明灯组、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循环泵、喷水头、第一输水泵、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接收到保持连接关系的独立建筑终端发送的雨水降温指令则联网实时获取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的天气信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nS2、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发生降雨;/n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nS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侧方地面位置的防护槽开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另一侧方地面内部位置的翻转延伸机构启动将连接的防护罩旋转至所述防护槽内,且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出水口抵触对应;/nS5、控制设置于防护槽内部的液位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防护槽的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防护槽内的雨水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nS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前后侧地面位置的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形成降温区域并控制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内表面的辅助照明灯组启动进入辅助照明状态;/nS7、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启动将防护槽内的雨水导入至所述防护罩的水流循环层内进行水循环并控制设置于防护罩顶端内壁位置的喷水头启动向独立建筑上方喷洒雨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到保持连接关系的独立建筑终端发送的雨水降温指令则联网实时获取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的天气信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位置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
S2、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发生降雨;
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
S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侧方地面位置的防护槽开启并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另一侧方地面内部位置的翻转延伸机构启动将连接的防护罩旋转至所述防护槽内,且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出水口抵触对应;
S5、控制设置于防护槽内部的液位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防护槽的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防护槽内的雨水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高度;
S6、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前后侧地面位置的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形成降温区域并控制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内表面的辅助照明灯组启动进入辅助照明状态;
S7、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槽内的循环泵启动将防护槽内的雨水导入至所述防护罩的水流循环层内进行水循环并控制设置于防护罩顶端内壁位置的喷水头启动向独立建筑上方喷洒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若有发生降雨则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处于暴雨天气;
S21、若有则根据防护槽内的液位信息实时分析所述防护槽内的雨水高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高度;
S2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防护槽内部的第一输水泵启动将防护槽内部的雨水输送至独立建筑的雨水收集仓内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处于晴天天气;
S24、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外部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室外温度信息并根据室外温度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温度;
S25、若有则控制与所述独立建筑的雨水收集仓连接的第二输水泵启动将所述雨水收集仓存储的雨水导入至防护槽内并执行步骤S3-S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0、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所在区域是否有存在内涝现象;
S20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独立建筑地面位置的逃生腔开启将逃生船显露并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内部的人体是否有进入逃生船;
S20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底端区域的进水孔开启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透明防护层顶部区域的第二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逃生板旋转显露逃生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能建筑雨水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若接收到所述独立建筑终端反馈的外出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复位以供人体或机动车离开降温区域;
S61、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人体或机动车是否有完全离开降温区域;
S62、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并实时分析所述独立建筑终端是否有反馈进入指令;
S63、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复位以供所述人体或机动车进入降温区域并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人体或机动车是否有完全进入降温区域;
S64、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驱动连接的透明防护层旋转与所述防护罩的两端进行抵触。


6.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标美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