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14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若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普通镜子难以获取车辆后方情况的状态下,自动切换流媒体后视镜进入流媒体状态,并在普通镜子可以获取车辆后方情况的状态下,自动切换流媒体后视镜进入普通镜子状态,避免了惯用普通镜子的驾驶员对流媒体后视镜工作状态的频繁手动切换,增强了流媒体后视镜显示状态切换的灵活性,提升了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载摄像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流媒体后视镜是目前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其可以将车内后视镜转变为一个实时后方路况显示屏,通过摄像头和显示屏的方式将车辆后方的情况进行拍摄并提供给驾驶员,同时,其也可以保留原有普通镜子模式,以供驾驶员选择。流媒体后视镜可较好地将视角范围扩大,在纵向上消除后部视野盲区,但由于视角,视觉感受以及使用等原因,部分用户在驾驶车辆时仍喜欢应用普通镜子模式,仅在需要使用流媒体后视镜的情况下对镜子模式进行切换。然而,现有的流媒体后视镜模式与普通镜子模式的切换常采用按钮式开关或扳手式开关以供驾驶员进行手动切换操作,但手动操作便利性差且不够灵活,同时若频繁进行手动切换,会占用驾驶员的一部分精力,影响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在车辆后风挡被遮挡时自动控制流媒体后视镜进行状态调整,避免手动调节影响驾驶安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包括: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若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该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包括:遮挡情况获取模块,用于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后视镜控制模块,用于若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若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车辆当前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根据获取到的车辆后风挡遮挡情况确定流媒体后视镜应处于的工作状态,当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时可认为车辆后风挡被遮挡,在普通镜子状态下驾驶员难以直接观察到车辆后方情况,此时控制流媒体后视镜进入流媒体状态使得驾驶员可获取消除视野盲区的车辆后方情况,使得惯于使用普通镜子模式后视镜的驾驶员可以在车辆后风挡被遮挡,普通镜子难以获取车辆后方情况的状态下,通过切换为流媒体状态的后视镜获取车辆后方情况,且在切换流媒体后视镜状态时无需驾驶员进行手动操作,避免了频繁手动切换对驾驶员精力的占用,提高了驾驶过程中后视镜提供车辆后方情况信息的准确性,增强了流媒体后视镜显示状态切换的灵活性,提升了驾驶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车辆后风挡被遮挡情况下流媒体后视镜状态调整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来执行,该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该流媒体后视镜控制装置可以配置在计算设备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流媒体后视镜可理解为一种摄像头与显示屏的结合,其将车辆中央后视镜作为显示屏,通过安装于车辆后方或车身上的摄像头,将实时拍摄到的车辆后方的画面显示于显示屏上以提供给驾驶员。流媒体后视镜可包括流媒体模式和普通镜子模式,其中,流媒体模式可理解为使得车辆中央后视镜持续作为显示屏以显示摄像头拍摄得到的车辆后方画面的后视镜工作模式,普通镜子模式可理解为使得车辆中央后视镜在大部分时间作为传统后视镜显示车辆后方信息,仅在部分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显示屏显示摄像头拍摄得到的车辆后方画面的后视镜工作模式。进一步地,流媒体后视镜的普通镜子模式下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其中流媒体状态为在中央后视镜上显示摄像头拍摄的车辆后方画面的工作状态,其执行原理与流媒体模式相同,普通镜子状态为将中央后视镜作为传统后视镜,通过光学反射确定车辆后方信息的工作状态。一般的,车辆中央后视镜即内后视镜常采用平面镜作为后视镜镜面,该镜面表面曲率半径无穷大,可通过内后视镜可获取到与目视相同的映像,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流媒体后视镜在普通镜子模式下的普通镜子状态可理解为中央后视镜作为平面镜进行工作的状态。其中,自动切换功能可理解为车辆流媒体后视镜在普通镜子模式下工作时可以进行流媒体状态与普通镜子状态自动切换的自动化功能。具体的,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可认为驾驶员在当前驾驶状态下更希望使用传统平面镜作为中央后视镜以观察车辆后方情况,且允许车辆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将中央后视镜短时间作为显示屏以显示安装于车身的摄像头采集的车辆后方画面,此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以确定后风挡是否被遮挡,进而确定流媒体后视镜的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车辆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对车辆后风挡遮挡情况进行获取,通过获取的后风挡遮挡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所述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n若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媒体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流媒体后视镜处于普通镜子模式且自动切换功能开启时,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其中,所述普通镜子模式包括流媒体状态和普通镜子状态;
若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包括:
获取车辆后座人员占位状态、物品对后风挡的遮挡状态和后风挡对应的遮光帘开启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切换为流媒体状态,包括:
若存在所述车辆后座人员占位状态为占位、所述物品对后风挡的遮挡状态为遮挡和所述后风挡对应的遮光帘开启状态为开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满足所述预设遮挡条件;
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流媒体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后风挡遮挡情况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不满足所述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普通镜子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后风挡遮挡情况不满足所述预设遮挡条件,则控制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状态为普通镜子状态,包括:
若所述车辆后座人员占位状态为非占位、所述物品对后风挡的遮挡状态为非遮挡且所述后风挡对应的遮光帘开启状态为关闭,确定所述后风挡遮挡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