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08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通过电流检测器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同时根据模具的转速检测器监测,将电流数据和模具的转速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端的控制降低驱动电机的频率,使驱动电机的转速与模具相匹配。本方案的能够有效的实时对模具进行检测,并对模具的转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模具发生跳动,便于提高管桩的生产质量,使管桩的厚度更加均匀,提高管桩的结构强度,便于混凝土与管桩内的钢筋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桩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生产管桩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反复使用,反复受力,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或多或少会出现模具变形、跑轮磨损、开裂破损等问题,导致合模不严,管桩漏浆,影响管桩外观质量。跑轮磨损,且磨损程度不一,在离心过程中产生偏心继而发生不规则运转,管模跑轮与离心机拖轮之间产生撞击,既影响管桩离心质量,又进一步损伤跑轮和离心机拖轮和基础,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在离心过程中若跑轮突发破损,在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模具可能飞出,严重威胁设备安全和周边操作工人生命安全。在管桩日常生产过程中,应对每条模具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跟踪、反馈,当模具产生问题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带病使用,恶性循环,损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应及时进行修复处理。专利号为CN106493833A公开了一种超长大直径混凝土管桩钢模加工变形精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热轧板材用压力成型机压制成半圆形钢模筒体,经校直,消除压制过程中回弹引起的变形,获得足够的直线度精度要求;步骤二:将半圆形钢模筒体拼焊成长度为12-20米的超长大直径半圆形钢模筒体;步骤三:将超长大直径半圆形钢模筒体外壁对称施焊焊接加强筋,经再次校直校平;步骤四:以超长加高卧式直线精加工机床进行凹凸合模整体精加工跑轮外圆、端面、钢模端连板。本专利技术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现有制造加工技术中存在变形精度难于控制不足,加工得到的钢模内壁直线度控制在钢模长度L的L/4000范围,同轴度控制在±2mm范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模具的承重过重,跑轮容易出现变形,或者在离心过程中跑轮与托轮之间的摩擦作用运行不平稳容易出现跳动,影响管桩的成形效果和生产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降低模具跳动,使管桩厚度更加分布均匀,提高管桩生产质量和加工效果的管桩跳模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通过电流检测器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同时根据模具的转速检测器监测,将电流数据和模具的转速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端的控制降低驱动电机的频率,使驱动电机的转速与模具相匹配,解除模具的跳动。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模具内管桩材料的安装放置,在安装放置之前先将钢筋笼放置在模具内,并调整好钢筋笼的位置,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添加到模具中,混凝土定量添加并均匀分布,然后盖合模具,将盖合后的模具放置在离心装置上,是模具上的跑轮与离心装置上的托轮以及从动轮相配合,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从而带动模具旋转,使混凝土慢慢分层密实,离心时间10-12min,在离心过程中出现模具的跳动,采用本方案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待混凝土密实后,对模具内的管桩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采用蒸汽养护。进一步,控制端接收并记录电流波动的范围和电流的波动频率。优选地,电流的波动的最大范围为±15%,电流波动频率最大为20Hz。更优地,电流的波动的最大范围为±10%,电流波动频率最大为10Hz。最佳的,驱动电机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运行电流为30A,电流的波动范围为25-35A之间,根据在该范围内波动率的频率检测电机驱动模具旋转过程中的跳动情况,电流波动频率越频繁,说明模具的跳动越频繁,同时根据电流波动的范围大小来判断模具跳动的高度,幅度越大跳动的越高。进一步,所述检测过程中采用红外线检测仪对模具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输送至控制端。进一步,所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150-800r/min。优选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170-500r/min。更优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200r/min。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若干拖轮,相对拖轮的另一侧设有从动轮,拖轮与从动轮之间放置模具,拖轮与从动轮之间的间距≤模具的半径。进一步,所述红外线检测仪设于驱动轴的安装座上,拖轮与从动轮一侧设有清扫装置。便于提高红外线检测仪的安装便利和保护,避免被损坏。进一步,所述模具上设有若干跑轮,跑轮侧面设有限位板。便于降低跑轮脱离托轮、从动轮的风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进一步,所述跑轮左侧或右侧设有限位板,相邻两跑轮上的侧板非同侧设置。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板的限制,便于跑轮与托轮、从动轮之间的结合,同时便于防止管桩出现左右位移,降低旋转过程中模具的脱离或跳动的风险,进而提升管桩的成型效果。进一步,所述跑轮表面设置厚度为0.2-0.5mm的硬质合金。便于降低跑轮、拖轮和从动轮的磨损。进一步,所述硬质合金为立方氮化硼、金刚石或碳化钨。提高跑轮的耐磨效果,降低变形的风险,提高离心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的能够有效的实时对模具进行检测,并对模具的转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模具发生跳动,便于提高管桩的生产质量,使管桩的厚度更加均匀,提高管桩的结构强度,便于混凝土与管桩内的钢筋结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端的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通过电流检测器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同时根据模具的转速检测器监测,将电流数据和模具的转速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端的控制降低驱动电机的频率,使驱动电机的转速与模具相匹配,解除模具的跳动。在实施例中,控制端接收并记录电流波动的范围和电流的波动频率。优选地,电流的波动的最大范围为±15%,电流波动频率最大为20Hz。更优地,电流的波动的最大范围为±10%,电流波动频率最大为10Hz。最佳的,驱动电机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运行电流为30A,电流的波动范围为25-35A之间,根据在该范围内波动率的频率检测电机驱动模具旋转过程中的跳动情况,电流波动频率越频繁,说明模具的跳动越频繁,同时根据电流波动的范围大小来判断模具跳动的高度,幅度越大跳动的越高,相反模具跳动的高度越低。在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模具内管桩材料的安装放置,在安装放置之前先将钢筋笼放置在模具内,并调整好钢筋笼的位置,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添加到模具中,混凝土定量添加并均匀分布,然后盖合模具,将盖合后的模具放置在离心装置上,是模具上的跑轮与离心装置上的托轮以及从动轮相配合,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从而带动模具旋转,使混凝土分层密实,离心时间至少8小时,在离心过程中出现模具的跳动,采用本方案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待混离心密实后,对模具内的管桩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采用蒸汽养护。在实施例中,检测过程中采用红外线检测仪对模具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输送至控制端。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的旋转速度为150-800r/min。优选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170-500r/min。更优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200r/min。模具的旋转速度不宜过快,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同时很可能会使模具脱离托轮和从动轮,影响管桩的生产安全,同时也不宜过低,旋转速度过低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流检测器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同时根据模具的转速检测器监测,将电流数据和模具的转速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端的控制降低驱动电机的频率,使驱动电机的转速与模具相匹配,解除模具的跳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流检测器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同时根据模具的转速检测器监测,将电流数据和模具的转速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端的控制降低驱动电机的频率,使驱动电机的转速与模具相匹配,解除模具的跳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接收并记录电流波动的范围和电流的波动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过程中采用红外线检测仪对模具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输送至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旋转速度为150-8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管桩跳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科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乡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