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明义专利>正文

一种皮筋或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杆状自动钓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96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7
一种皮筋或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杆状自动钓鱼器,有一根上拴主线下有瓣状支撑面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有压簧或拴有皮筋,D形环一端拴子线、另一端有直圆柱或弯圆柱形状的滚动触发部;用皮筋时皮筋上端与支撑杆上部连接、下端与8字环的上端连接;用压簧时压簧的上端的上方有用于压缩压簧的压圈,连接线上与压圈连接、下与8字环上端连接;用皮筋或压簧时均是8字环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连接,浮漂连在主线上,安装时拉伸皮筋或压缩压簧,让8字环下部进入卡口内,将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放置亦即挂在瓣状支撑面上,旋转D形环使其与支撑杆相交为直角,鱼吃饵时子线拉动D形环使滚动触发部在支撑面上滚动,直至脱离支撑面触发钓器。简单而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筋或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杆状自动钓鱼器一、
:本装置是一种机械式自动钓鱼器。二、
技术介绍
:本人的申请号为2019107931859的专利中针对圆盘分瓣状支撑面(相当于本专利的瓣状支撑面)的自动钓鱼器尽管作了许多记载,然而该申请仍然有重要内容遗漏而不全面,需要补充,其中:1.没有给出当支撑面是圆盘分瓣状时用橡皮筋的实施例,需要补充;2.该专利又仅描述了拉力件下端与D形环直形部位的圆柱体连接,没有述及除此还可有其它零件加入进行连接以使性能同样良好,也需要补充;3.该专利的压簧上端是以延长的簧丝或者簧丝通过连接件8字环、金属直丝或其它软线与D形环的直形部位的圆柱体活动连接,即总之是由压簧上端直接或由与压簧上端连接的8字环或软线或硬丝与D形环直形部位的圆柱体连接,而没有述及还可以有良好效果的用在压簧上端以上的零件压缩压簧以及通过连接件与D形环的直形部位的圆柱体相连接;这需要补充;4.针对圆盘分瓣状支撑面,该专利描述的D形环直形部位的圆柱体(相当于本专利的滚动触发部)仅述及直形部位的圆柱体而未述及具有能让与D形环的触发滚动部连接的8字环或拉力件的下端在滚动触发部自动居中的弯曲的圆柱形结构也可以作为滚动触发部使用,这也需要补充。5.此外,该专利还存在仅限圆盘而没有述及除此而外的形状也可由卡口分割出瓣状支撑面的局限。三、专利技术目的:补充完善本人申请号为2019107931859的专利的缺项,提供新的具有良好效果的橡皮筋及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自动钓鱼器技术方案。四、
技术实现思路
:本装置有一根长条形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有主线拴孔、下端有瓣状支撑面,触发装置的动力件为皮筋或压簧,支撑杆上套有压簧或者支撑杆的上部有皮筋拴孔,D形环的一端有子线拴孔、另一端有滚动触发部,滚动触发部是指D形环的在瓣状支撑面上滚动并导致装置触发的结构部位,支撑杆下端的瓣状支撑面由缝隙状的卡口对支撑杆下部的圆盘形或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体分割而成,所述滚动触发部为直圆柱形状或者弯圆柱形状,当动力件为皮筋时,皮筋的上端与支撑杆上部的皮筋拴孔连接,皮筋的下端与连接环的上端连接,连接环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当动力件是压簧时,在套在支撑杆上的压簧的上端的上方的支撑杆上套有一个用于压缩压簧的压圈,一根连接件的上端与压圈连接,连接件是一根连接线或者一根直条或者一根链条,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或者与连接环的上端连接而连接环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以上所述连接环是其结构为活动连接的有可相对活动的结构组成的环或者是其结构为连续的整体固定结构的没有可相对活动的结构的环,连接环的主体形状是一个环、两个环或三个环,连接环有或无转轴或转套。以上所述直条为硬质,其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其端头有环或有孔。主线与支撑杆上端的主线拴孔连接,子线与D形环上的子线拴孔连接,浮漂连接在支撑杆上端以上的主线上,浮漂以上的主线上有太空豆,通过移动该主线上的太空豆调节垂钓深度。垂钓前安装触发机构时,如果动力件是皮筋,则一手捏住支撑杆,另一手捏住D形环向瓣状支撑面方向拉伸皮筋,并让连接环的下部进入缝隙状的卡口内,将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放置在亦即挂在瓣状支撑面上,并旋转D形环使其纵轴与支撑杆纵轴相交目测为直角即可。垂钓前安装触发机构时,如果动力件是压簧,则一手拿捏和抵住瓣状支撑面,另一手推挤压圈往瓣状支撑面方向压缩压簧,并让连接环的下部或者连接线的下部末段或者直条的下部末段进入缝隙状的卡口内,将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放置在亦即挂在瓣状支撑面上,并旋转D形环使其纵轴与支撑杆纵轴相交目测为直角即可,钓器安装好并投入水中后,当鱼吃饵拉钩时,子线拉动D形环的环臂向下旋转,以杠杆力加滚动的方式使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在瓣状支撑面上向外侧滚动,直至脱离支撑面,皮筋或压簧的力量释放,D形环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子线向上运动,鱼钩回缩钓住鱼。当使用皮筋时,为防中大鱼皮筋经不住拉而断裂掉鱼,可在支撑杆上部与D形环之间连接一根牢固的线作为防断线。五、方案优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性能稳定。六、附图说明:图中标记:1-支撑杆;2-主线和皮筋拴孔;3-主线;4-皮筋;5-连接环;6-D形环;7-子线孔;8-滚动触发部;9-卡口;10-瓣状支撑面;11-子线;12-连接环的下端;13-主线拴孔;14-压圈;15-压簧;16-连接线;17-直条;18-环套;19-转套。附图简要说明:共有5个实施例。第1个实施例是皮筋用于瓣状支撑面的实施例,包含图1至图7。图1是第1个实施例所有零部件已经组装完成图。图2是第1个实施例的从侧下往上看支撑杆和瓣状支撑面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1个实施例的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是第1个实施例待触发状态钓器的仰视图。图5是第1个实施例从侧下往上看待触发状态钓器的视图。图6是第1个实施例待触发状态钓器下部的侧视图。图7是第1个实施例中D形环6的滚动触发部是毕直的圆柱形时其在瓣状支撑面上的状态图。第2个实施例是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中的连接线与连接环连接后再由连接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连接的实施例,包含图8至图15。图8是第2个实施例的整体组装完成图。图9是图8上部的放大图。图10是图8中部的放大图。图11是图8下部的放大图。图12是第2个实施例的钓器处于待触发状态时的从侧上向前向下看的斜视图。图13是图12下部的放大图。图14是另一角度的图12下部的放大图。第3个实施例是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中的连接线下端与另一种形状的连接环连接后再由连接环的另一端与D形触发件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的实施例,包含图15。图15是第3个实施例的整体组装完成图。第4个实施例是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中的连接线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连接的实施例,包含图16。图16是第4个实施例整体组装完成图。第5个实施例是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中的直条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的实施例,包含图17。图17是第5个实施例的整体组状完成图。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说明。第1个实施例(图1至图7)是皮筋用于瓣状支撑面的实施例:图1是第1个实施例所有零部件已经组装完成图,图中,支撑杆1的上端有主线和皮筋拴孔2,主线3和皮筋4拴在该孔上,浮漂应连接在主线3上,连接环5的上端与皮筋4下端连接,D形环6的一端有子线孔7,另一端有滚动触发部8,连接环的下端12与D形环6的滚动触发部8连接。本实施例中的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8为弯圆柱形状,其结构属于弯曲的圆柱形结构。图中9是卡口,卡口的形状是细小的缝隙状。本实施例使用的连接环是8字形转环,由两个环加上中间的供两个环连接以及相对转动使用的转套19组成,属于其结构为活动连接的有可相对活动的结构组成的环。图2是第1个实施例的支撑杆和瓣状支撑面的局部放大图,其视角是从侧下往上看。图中,支撑杆1的下端有瓣状支撑面10,本实施例中是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筋或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杆状自动钓鱼器,有一根长条形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有主线拴孔、下端有瓣状支撑面,触发装置的动力件为皮筋或压簧,支撑杆上套有压簧或者支撑杆的上部有皮筋拴孔,D形环的一端有子线拴孔、另一端有滚动触发部,滚动触发部是指D形环的在瓣状支撑面上滚动并导致装置触发的结构部位,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下端的瓣状支撑面由缝隙状的卡口对支撑杆下部的圆盘形或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体分割而成,所述滚动触发部为直圆柱形状或弯圆柱形状,当动力件为皮筋时,皮筋的上端与支撑杆上部的皮筋拴孔连接,皮筋的下端与连接环的上端连接,连接环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当动力件是压簧时,在套在支撑杆上的压簧的上端的上方的支撑杆上套有一个用于压缩压簧的压圈,一根连接件的上端与压圈连接,连接件是一根连接线或者一根直条或者一根链条,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或者与连接环的上端连接而连接环的下端与D形环的滚动触发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是其结构为活动连接的有可相对活动的结构组成的环或者是其结构为连续的整体固定结构的没有可相对活动的结构的环,连接环的主体形状是一个环、两个环或三个环,连接环有或无转轴或转套,所述直条为硬质,其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其端头有环或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筋或压簧用于瓣状支撑面的杆状自动钓鱼器,有一根长条形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有主线拴孔、下端有瓣状支撑面,触发装置的动力件为皮筋或压簧,支撑杆上套有压簧或者支撑杆的上部有皮筋拴孔,D形环的一端有子线拴孔、另一端有滚动触发部,滚动触发部是指D形环的在瓣状支撑面上滚动并导致装置触发的结构部位,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下端的瓣状支撑面由缝隙状的卡口对支撑杆下部的圆盘形或方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体分割而成,所述滚动触发部为直圆柱形状或弯圆柱形状,当动力件为皮筋时,皮筋的上端与支撑杆上部的皮筋拴孔连接,皮筋的下端与连接环的上端连接,连接环的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义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