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75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拆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拨动快拆块以及快拆座,底座设置有容纳腔和滑槽,滑槽沿容纳腔的侧壁与容纳腔连通;拨动快拆块包括卡扣,拨动快拆块的一端位于滑槽内,拨动快拆块能够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底座滑动以令卡扣伸入或者移出容纳腔;快拆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卡扣可拆卸的卡接于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快拆结构利用拨动快拆块与底座之间的滑动,可以让卡扣和卡槽快速扣合或者分离,从而实现对快拆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当卡扣卡入卡槽时,快拆座与底座固定,当卡扣离开卡槽后,快拆座可以和底座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涉及一种快拆结构。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现有的内窥镜夹持结构都是用螺钉等部件对内窥镜进行夹持,这种夹持方式通常需要两颗以上的螺钉才能完成定位和固定,这就导致在对内窥镜进行安装和拆卸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用于手术的内窥镜需要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以便手术快速的完成,减小对病人伤口的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的夹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拆结构,以改善现有的夹持结构安装和拆卸用时较长且操作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拆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腔和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拨动快拆块,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部,按压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松开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以及快拆座,所述快拆座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时,能够使所述快拆座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能够相互卡合,以固定所述快拆座。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腔一端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能够进入或者离开所述第一容纳槽。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拨动快拆块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动部能够沿所述滑槽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且所述定位柱的轴心线与所述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所述弹性件令所述卡扣具有离开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趋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腔另一端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快拆座与所述卡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凸块,在所述快拆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容纳槽顶部的内壁。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在垂直于所述底座侧壁方向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卡扣的宽度以令所述卡扣能够完全进入所述第一容纳槽。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卡扣的长度之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凹陷深度。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基座;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内部,将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滑槽间隔开,并使所述容纳腔的两端与所述滑槽互相连通;以及遮盖板,所述遮盖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遮盖板之间。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部;以及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且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安装基座之间的缝隙内,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和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侧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和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拆结构利用拨动快拆块与底座之间的滑动,可以让卡扣和卡槽快速扣合或者分离,从而实现对快拆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当卡扣卡入卡槽时,快拆座与底座固定,当卡扣离开卡槽后,快拆座可以和底座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拆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拆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拆结构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拨动快拆块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拆座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01-安装基座;102-隔板;103-遮盖板;104-容纳腔;105-滑槽;106-第一容纳槽;107-第二容纳槽;20-拨动快拆块;201-底板;202-侧板;203-卡扣;30-快拆座;301-卡槽;302-凸块;303-斜面;40-弹性件;50-定位柱。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阅图1至图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拆结构包括底座10、拨动快拆块20和快拆座30,在底座10上设置有容纳腔104、滑槽105和第一容纳槽106,第一容纳槽106和滑槽105分别沿容纳腔104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与容纳腔104连通,拨动快拆块20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扣203,拨动快拆块20的第二端沿滑槽105的长度方向延伸出容纳腔104外部,拨动快拆块20能够沿滑槽10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底座10滑动以令卡扣203伸入或者移出第一容纳槽106,即按压拨动快拆块20的第二端能够使拨动快拆块20沿滑槽10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底座10滑动以令卡扣203移出容纳腔104,松开拨动快拆块20的第二端能够使拨动快拆块20沿滑槽105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底座10滑动以令卡扣203伸入容纳腔104,从而使卡扣203进入或者离开容纳腔104,快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腔和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n拨动快拆块,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部,按压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松开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以及/n快拆座,所述快拆座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时,能够使所述快拆座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能够相互卡合,以固定所述快拆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腔和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拨动快拆块,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容纳腔外部,按压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松开所述拨动快拆块的第二端能够使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以及
快拆座,所述快拆座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扣移出所述容纳腔时,能够使所述快拆座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能够相互卡合,以固定所述快拆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腔一端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拨动快拆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滑动以令所述卡扣能够进入或者离开所述第一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快拆块包括:
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动部能够沿所述滑槽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且所述定位柱的轴心线与所述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所述弹性件令所述卡扣具有离开所述第一容纳槽的趋势。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罗栓龚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