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73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内芯、座套和通风组件,所述坐垫内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芯层和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远离所述内芯层的一侧连接有网眼布层,所述坐垫内芯的四周侧边以及所述内芯层远离所述海绵层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挡风面料层;所述座套套设在所述坐垫内芯的外侧,所述座套包括一体连接的底面部、包边部和挡风部,以使所述坐垫内芯未被座套包裹的区域形成坐垫区,所述坐垫区用于与人体进行接触;所述底面部和包边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面料层的外侧,所述底面部与所述内芯层远离所述海绵层的一侧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舒适、透气性好且通风性能好的通风型坐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垫
,具体为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
技术介绍
在夏季,座椅和身体的紧贴部位的闷热现象也是影响座椅舒适度的因素,虽然大部分办公场所有空调等降温措施,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常规办公座椅材质多为普通塑料、布艺、皮及仿皮材质,椅面大都存在表面太滑,不透气,容易积汗的问题。填充物多为聚氨酯类海绵材质,此类物质品质不一、透气和散热性能不能保证。同时由于身体的阻隔,冷气无法达到下身,再加上身体与椅面紧密贴合,背部汗湿、臀部又潮又热,容易诱发皮肤敏感的人长湿疹、坐疮、痔疮、及影响男性生育等疾病。综上所述,坐垫的通风性与散热性的问题很有必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舒适、透气性好以及通风性能好的通勤用通风坐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内芯、座套和通风组件,所述坐垫内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芯层和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远离所述内芯层的一侧连接有网眼布层,所述坐垫内芯的四周侧边以及所述内芯层远离所述海绵层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挡风面料层;所述座套套设置在所述坐垫内芯的外侧,所述座套包括一体连接的底面部、包边部和挡风部,以使所述坐垫内芯未被座套包裹的区域形成坐垫区,所述坐垫区用于与人体进行接触;所述底面部和包边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面料层的外侧,所述底面部与所述内芯层远离所述海绵层的一侧相对应,所述挡风部设置在所述网眼布层的一侧,且所述挡风部与所述网眼布层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挡风面料层;r>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嵌装在所述海绵层上与所述挡风部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海绵层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扇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风扇与所述安装孔的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坐垫内芯内部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坐垫区包括与凹陷部和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两侧边的转折部,所述凹陷部自网眼布层向底面部的方向凹陷。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转折部之间形成两条边界线,两条所述边界线之间的距离自远离风扇的一侧向风扇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坐垫区包括适配部,所述适配部设置在坐垫区上靠近所述挡风部的一侧,用于与人体臀部的弧度相适应。优选的,所述转折部自边界线向底面部的方向延伸,所述转折部与所述底面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夹角α,且10°≤α≤80°。优选的,所述通风道与所述风扇的排风口相连通的第一连接风道,所述第一连接风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自风扇的一侧向坐垫内芯远离风扇的一侧边延伸。优选的,所述通风道还包括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的延伸风道,所述延伸风道包括分别向所述坐垫内芯的两侧边延伸的第一侧边风道和第二侧边风道。优选的,所述内芯层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0%-65%聚酯纤维、20%-30%的天然橡胶、10%-15%的聚烯烃弹性体原料、5%-10%的中草药、10%-20%的补强剂,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高耐磨炭黑、活性碳酸钙、硅微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所述内芯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将通过模具热压成型的内芯基材进行脱模操作,将所述内芯基材裁切成相应大小的内芯块,将所述内芯块进行位置固定,利用冲切刀对内芯块四周相对应的两组侧边分别进行冲孔操作以形成贯穿内芯块四周侧边的延伸风道,以制成内芯层。优选的,所述座套采用具有形变能力的材料制成,且所述座套的包边部自坐垫内芯的四周外侧向上延伸至网眼布层以覆盖所述网眼布层的边缘。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风扇电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风扇电连接的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扇的旋转速度。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U盘插口,用于向控制器提供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组件,并且在坐垫内芯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风道,可以形成从风扇至通风道再至坐垫内芯顶部流出的气体流通路径,增强了坐垫本体的通风性能;此外,坐垫内芯包括内芯层和海绵层,海绵层的设置增强了坐垫本体的透气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挡风面料层,可以阻挡风从坐垫内芯的四周外侧流出而降低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座套,且坐垫内芯未被座套包裹的区域形成用于与人体进行接触的坐垫区,且坐垫区的挡风部与网眼布层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挡风面料层;进一步将流出的气流集中在坐垫区,提高了通风散热效率。并且坐垫区包括人体臀部的弧度相适应适配部,提高了坐垫本体与人体的适配度;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道,通风道包括第一连接风道、主风道和延伸风道,可以全面的对坐垫内芯进行充分的通风散热,提高了坐垫本体的通风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坐垫区包括凹陷部和设置在凹陷部两侧边的转折部,凹陷部自网眼布层向底面部的方向凹陷;凹陷部的设置符合人体臀部的构造,提高了坐垫本体的舒适度,凹陷部和转折部之间形成两条边界线,两条边界线之间的距离自远离风扇的一侧向风扇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加,符合人体大腿外侧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坐垫本体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的图2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的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中通风道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中通风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芯层;2、海绵层;3、风扇;4、网眼布层;5、第一挡风面料层;6、座套;601、底面部;602、包边部;603、挡风部;7、坐垫区;701、凹陷部;702、转折部;703、边界线;8、第二挡风面料层;9、通风道;901、第一连接风道;902、主风道;903、第一侧边风道;904、第二侧边风道;905、适配部;10、控制器;11、USB插口;12、接线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内芯和通风组件,所述坐垫内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芯层1和海绵层2,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3,所述风扇3嵌装在所述海绵层2的一侧,所述坐垫内芯内部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风道9,所述通风道9与所述风扇3的排风口相连通,用于形成从风扇3至通风道9再至坐垫内芯顶部流出的气体流通路径。通过设置通风组件,并且在坐垫内芯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风道9,可以形成从风扇3至通风道9再至坐垫内芯顶部流出的气体流通路径,增强了坐垫本体的通风性能;此外,坐垫内芯包括内芯层1和海绵层2,海绵层2的设置增强了坐垫本体的透气性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内芯、座套(6)和通风组件,所述坐垫内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芯层(1)和海绵层(2),所述海绵层(2)远离所述内芯层(1)的一侧连接有网眼布层(4),所述坐垫内芯的四周侧边以及所述内芯层(1)远离所述海绵层(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挡风面料层(5);所述座套(6)套设置在所述坐垫内芯的外侧,所述座套(6)包括一体连接的底面部(601)、包边部(602)和挡风部(603),以使所述坐垫内芯未被座套(6)包裹的区域形成坐垫区(7),所述坐垫区(7)用于与人体进行接触;所述底面部(601)和包边部(60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面料层(5)的外侧,所述底面部(601)与所述内芯层(1)远离所述海绵层(2)的一侧相对应,所述挡风部(603)设置在所述网眼布层(4)的一侧,且所述挡风部(603)与所述网眼布层(4)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挡风面料层(8);/n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3),所述风扇(3)嵌装在所述海绵层(2)上与所述挡风部(603)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海绵层(2)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扇(3)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风扇(3)与所述安装孔的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坐垫内芯内部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风道(9),所述通风道(9)与所述风扇(3)的排风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内芯、座套(6)和通风组件,所述坐垫内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芯层(1)和海绵层(2),所述海绵层(2)远离所述内芯层(1)的一侧连接有网眼布层(4),所述坐垫内芯的四周侧边以及所述内芯层(1)远离所述海绵层(2)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挡风面料层(5);所述座套(6)套设置在所述坐垫内芯的外侧,所述座套(6)包括一体连接的底面部(601)、包边部(602)和挡风部(603),以使所述坐垫内芯未被座套(6)包裹的区域形成坐垫区(7),所述坐垫区(7)用于与人体进行接触;所述底面部(601)和包边部(60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面料层(5)的外侧,所述底面部(601)与所述内芯层(1)远离所述海绵层(2)的一侧相对应,所述挡风部(603)设置在所述网眼布层(4)的一侧,且所述挡风部(603)与所述网眼布层(4)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挡风面料层(8);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风扇(3),所述风扇(3)嵌装在所述海绵层(2)上与所述挡风部(603)相对应的一侧,所述海绵层(2)上开设有与所述风扇(3)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风扇(3)与所述安装孔的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坐垫内芯内部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风道(9),所述通风道(9)与所述风扇(3)的排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区(7)包括与凹陷部(701)和设置在所述凹陷部(701)两侧边的转折部(702),所述凹陷部(701)自网眼布层(4)向底面部(601)的方向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701)和所述转折部(702)之间形成两条边界线(703),两条所述边界线(703)之间的距离自远离风扇(3)的一侧向风扇(3)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坐垫区(7)包括适配部(905),所述适配部(905)设置在坐垫区(7)上靠近所述挡风部(603)的一侧,用于与人体臀部的弧度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勤用通风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部(702)自边界线(703)向底面部(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慧娟吴正刚侯勇周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新正健天津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