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4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座椅本体和靠背内设置空气净化通道,空气净化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面,空气净化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靠背上,空气净化通道内设置风轮和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风轮的进风端设置净化组件,还包括用于监测座椅本体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座椅本体占用时,开启电机驱动风轮转动,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座椅通过设置监测座椅占用情况的传感器,使用者离开座椅时,及时切断电机,节约能源,通过出风口的合理设计,使相邻座位的使用者之间形成风幕,有效避免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

An air purification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座椅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洁净的空气对人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过敏体质的人,以及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缺乏锻炼的人,抵抗外接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弱。空气净化器是常见的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过滤设备,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办公区域人员密集,人们长时间处于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环境,细菌病毒比较多,目前过敏人群也日益增加。带空气净化器功能的座椅,能够净化周围的空气,除去尘螨、尘埃,并且达到杀灭病毒的,使我们的工作时间变得更加安心。然而,现有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座椅结构复杂,净化功能需要手动开启或关闭,当使用者离开座椅时,忘记关闭净化功能,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座椅,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座椅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座椅本体和靠背内设置空气净化通道,空气净化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座椅本体的底面,空气净化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靠背上,空气净化通道内设置风轮和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风轮的进风端设置净化组件,还包括用于监测座椅本体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座椅本体占用时,开启电机驱动风轮转动,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座椅本体的顶部和/或设置在靠背上,压力传感器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包括多个,多个出风口均匀分布在靠背的背面,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输出后形成风幕。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风栅结构,风栅结构包括多个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转动的固定在靠背的出风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座椅还包括把手,把手的一端连接在靠背上,把手内部设置与空气净化通道连通的腔体,把手上设置多个通孔,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通孔排出,使使用者的两侧形成风幕。进一步的,所述座椅还包括设置在出气口附近的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通过监测周围环境质量,调节出风的风量。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组件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包括设置在空气净化通道进风口处的电净化部件和复合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电净化模块包括电极板和放电针,电极板内设置多个圆柱状的电极孔,放电针同轴心的插入到电极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滤网包括初效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抗菌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本体底面设置支脚,支脚底端设置万向轮。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座椅通过设置监测座椅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使用者离开座椅时,及时切断电机,节约能源,通过出风口的合理设计,使相邻座位的使用者之间形成风幕,有效避免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出风风量,有效节约电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座椅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座椅的后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座椅本体;11、万向轮;12、进风口;2、靠背;21、出风口;3、净化组件;31、电净化部件;32、复合滤网;4、电机;41、风轮;5、压力传感器;6、温湿度传感器;7、粉尘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和靠背2,靠背2连接在座椅本体1的一侧边,座椅本体1和靠背2内设置空气净化通道,空气净化通道的进风口12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底面,空气净化通道的出风口21设置在靠背2的背面,空气净化通道内设置风轮41,风轮41与电机4连接,电机4驱动风轮41转动,风轮41的进风端设置净化组件3,还包括用于监测座椅本体1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5,当压力传感器5监测到座椅本体1占用时,开启电机4驱动风轮41转动,当监测到座椅本体1未被占用时,切断电机4电源,通过设置传感器监测是否有使用者坐在座椅本体1上,从而对电机4进行控制,有效节约能源。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顶部和/或设置在靠背2上,压力传感器5和电机4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净化组件3包括设置在空气净化通道进风口12处的电净化部件31和复合滤网32,电净化部件31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消毒杀菌,电净化模块包括电极板和放电针,电极板内设置多个圆柱状的电极孔,放电针同轴心的插入到电极孔内。复合滤网32包括初效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抗菌滤网等,复合滤网32对尘埃进一步过滤,通过电机4带动风轮41转动,将净化后的空气输送到出风口21。出风口21包括多个,多个出风口21均匀分布在靠背2的背面,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1输出后形成风幕,使相邻使用者之间形成风幕,避免人员交叉感染。出风口21处设置风栅结构,风栅结构包括多个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转动的固定在靠背2的出风口21处,通过调节导风板的开启角度以调节出风的风向。座椅还包括把手,把手的一端连接在靠背2上,把手内部设置与空气净化通道连通的腔体,把手上设置多个通孔,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通孔排出,使使用者的两侧形成风幕,极大的保护使用者。座椅还包括设置在出气口附近的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6和粉尘传感器7,通过监测周围环境质量,调节出风的风量。座椅本体1底面设置支脚,支脚底端设置万向轮11,便于移动座椅。该空气净化座椅通过设置监测座椅占用情况的传感器,使用者离开座椅时,及时切断电机4,节约能源,通过出风口21的合理设计,使相邻座位的使用者之间形成风幕,有效避免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结果,调节出风风量,有效节约电能。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和靠背(2),座椅本体(1)和靠背(2)内设置空气净化通道,空气净化通道的进风口(12)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底面,空气净化通道的出风口(21)设置在靠背(2)上,空气净化通道内设置风轮(41)和驱动风轮(41)转动的电机(4),风轮(41)的进风端设置净化组件(3),还包括用于监测座椅本体(1)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5),当压力传感器(5)监测到座椅本体(1)占用时,开启电机(4)驱动风轮(41)转动,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和靠背(2),座椅本体(1)和靠背(2)内设置空气净化通道,空气净化通道的进风口(12)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底面,空气净化通道的出风口(21)设置在靠背(2)上,空气净化通道内设置风轮(41)和驱动风轮(41)转动的电机(4),风轮(41)的进风端设置净化组件(3),还包括用于监测座椅本体(1)占用情况的压力传感器(5),当压力传感器(5)监测到座椅本体(1)占用时,开启电机(4)驱动风轮(41)转动,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顶部和/或设置在靠背(2)上,压力传感器(5)和电机(4)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包括多个,多个出风口(21)均匀分布在靠背(2)的背面,净化后的空气从出风口(21)输出后形成风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处设置风栅结构,风栅结构包括多个导风板,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转动的固定在靠背(2)的出风口(21)处。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艳凌威吴小龙崔璨蔡晓龙王丽媛花蕊张子月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