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470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包括第一外筒、用于支撑第一外筒的第一支架,第一外筒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顶部,第一外筒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三开口,在第一腔体的内周侧壁设置有清洗板,在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四开口,清洗板沿第四开口延伸进入第一内筒,在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五开口,在第一外筒设置有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豆豉清洗使用的机构路程过长的问题,避免机构内部产生的污渍影响豆豉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豉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淡豆豉、干豆豉和水豆豉。豆豉的生产加工工艺通常包括选料-浸泡-蒸熟-摊晾-发酵-清洗等步骤,而在清洗过程中,只有少数孢子和菌丝可水解,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会致使品质下降,甚至霉变,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影响食用。目前清洗豆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力反复多次清洗去除菌丝体,然而这种洗涤方式清洗效果不理想,且劳动量大。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821073252.7公开的名为一种豆豉清洗设备的中国专利,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机构、离心机构、清洗机构、出料机构;其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室,分别开设在过滤室上的第一、第二料口;所述第一料口位于过滤室的顶部,以适于向过滤室内加入豆豉和杀菌液;所述第二料口位于过滤室的侧壁底部,以适于沉于水底的豆豉跟随杀菌液进入离心机构。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除去豆豉表面的孢子和菌丝,还可以将豆豉与杀菌液的分离,实现了杀菌液的循环利用,提高豆豉的清洗效果,减小了生产成本。但是需要通过过滤机构、离心机构、清洗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才能完整对豆豉的清洗,豆豉清洗使用过多的机构导致豆豉清洗通过的路程过长,并且机构内部产生的污渍又无法及时清除,会反过来影响豆豉的清洗效果。专利技术内筒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能够解决豆豉清洗使用的机构路程过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包括用于容纳清洁液的第一外筒、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外筒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外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外筒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清洗豆豉的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混在待清洗豆豉中的干瘪豆豉随液面溢出的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周侧壁设置有用于清洗待清洗豆豉的清洗板,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四开口,所述清洗板沿所述第四开口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杂质排出的第五开口,在所述第一外筒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筒转动的驱动组件。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筒的顶端部连通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部连通有第三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和所述第二开口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筒的外周侧壁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外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内筒环绕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转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内筒的顶端部设置,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下方设置,多个所述第四开口沿所述第一内筒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周侧壁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四开口的下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二排液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开口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底端部设置,多个所述第五开口沿所述第一内筒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五开口沿所述第一内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五开口的上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三排液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设置为沿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第一内筒的端面和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周侧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侧沿所述第二开口的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驱动轮、从动轮、皮带和传动轴,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和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第一外筒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缠绕通过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方法,黑豆或黄豆作为豆豉原料、S2对选取的豆豉原料进行浸泡、S3对浸泡后的豆豉原料进行蒸熟、S4对蒸熟后的豆豉原料进行摊晾、S5对摊晾后的豆豉原料进行发酵、S6对发酵后的豆豉原料进行清洗,在所述步骤S6中选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第一外筒能够容纳清洁液,能够通过位于第一外筒顶部的第一开口向第一外筒的内部加入清洁液,通过位于第一外筒侧面的第一排液口、第二排液口和第三排液口排出使用后的清洁液和含有杂质的清洁液,实现清洁液的单向流动。通过设置的第一内筒能够通转动的方式带动待清洗豆豉持续移动,从而相对清洁液产生移动形成清洁液和待清洗豆豉之间的摩擦清洗作用,并使得杂质和待清洗豆豉脱离,避免静止状态的待清洗豆豉和杂质重新接触和粘附。通过设置的第三开口能够引导干瘪豆豉第一时间从待清洗豆豉中脱离并跟随清洁液液面排出,避免干瘪豆豉混在待清洗豆豉中导致清洗出的豆豉品相变差,通过设置的第四开口能够配合清洗板对待清洗豆豉进行摩擦作用,清除待清洗豆豉表面的杂质并通过第四开口脱离,通过设置的第五开口能够通过清洁液流动进一步清除待清洗豆豉表面的杂质,避免杂质沉积。通过设置的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和第三内筒共同形成能够带动待清洗豆豉转动的结构,第一内筒自转,第二内筒作为悬臂带动第三内筒环绕第一内筒转动,待清洗豆豉通过第一内筒倒入再跟随第三内筒完成转动方式的持续移动。混在待清洗豆豉中的干瘪豆豉会漂浮在液面,在第一内筒转动过程干瘪豆豉随清洗液液面从第三开口脱离并从第一排液口排出。可以通过补液控制清洗液液面保持位于第一排液口和第三开口的高度将混在待清洗豆豉中的干瘪豆豉优先排出。杂质跟随待清洗豆豉下落过程不断被清洗板清洗,杂质跟随清洗液通过第四开口脱离并通过第二排液口排出杂质跟随清洗完成的豆豉堆积在第一内筒的底部,在跟随第一内筒持续转动过程杂质被清洗液不断清洗,通过第五开口脱离并通过第三排液口排出,便于排出杂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包括用于容纳清洁液的第一外筒、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外筒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外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清洗豆豉的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混在待清洗豆豉中的干瘪豆豉随液面溢出的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周侧壁设置有用于清洗待清洗豆豉的清洗板,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四开口,所述清洗板沿所述第四开口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杂质排出的第五开口,在所述第一外筒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筒转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包括用于容纳清洁液的第一外筒、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外筒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外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清洗豆豉的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混在待清洗豆豉中的干瘪豆豉随液面溢出的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周侧壁设置有用于清洗待清洗豆豉的清洗板,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四开口,所述清洗板沿所述第四开口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用于杂质排出的第五开口,在所述第一外筒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内筒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的顶端部连通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的顶端部连通有第三内筒,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和所述第二开口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内筒的外周侧壁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外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内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内筒环绕所述第一内筒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疲劳功能的豆豉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内筒的顶端部设置,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周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筒的周侧壁贯穿的形成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一排液口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周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家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