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屏及指纹识别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35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显示屏及指纹识别模组。OLED显示屏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发光层上方的封装层,以及触控层和黑矩阵;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上方,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黑矩阵设置在触控层的上方、且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OLED显示屏上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的与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区域为透光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OLED显示屏和指纹识别模组,对于用黑矩阵来遮挡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以避免外界光反射形成干扰的OLED显示屏,实现屏下指纹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显示屏及指纹识别模组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及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OLED显示屏,以及包括该OLED显示屏的指纹识别模组。
技术介绍
OLED显示屏一般包括基板、阳极、阴极、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等结构,其相比LCD显示屏具有许多优点,应用范围日益广阔。随着技术的发展,现有的OLED显示屏一般还内置集成了触控电路等结构,从而形成OLED触控显示屏。OLED显示屏上一般需要设置有偏光片,用于降低外界光入射到OLED显示屏内的一些金属电极材料后形成的反射。但偏光片也会对OLED显示屏自身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从而影响OLED显示屏所能达到的亮度。针对该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一种新型的OLED显示屏,其不设置偏光片,而通过在OLED显示屏内增加黑矩阵,设置在与OLED显示屏内的金属电极材料对应的区域,避免外界光照射到这些金属电极材料上引起反射。但是,对于这类新型的OLED显示屏,由于增加了黑矩阵和其他结构,会降低OLED显示屏的所能透光的区域,原本能够透光的区域会变成无法透光的区域,从而会影响到光学屏下指纹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显示屏,其可以改善上述现有OLED显示屏由于黑矩阵结构影响到光学屏下指纹功能的实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OLED显示屏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的封装层,所述OLED显示屏还包括触控层和黑矩阵,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上方,且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所述黑矩阵设置在触控层的上方、且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所述OLED显示屏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区,在所述触控层的与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区对应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所述OLED显示屏上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的与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区域为透光区。可选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极和沿第四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驱动子电极,且所述第一驱动子电极和第二驱动子电极连接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上的格口与像素显示区对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五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感应子电极和沿第六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感应子电极,且所述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连接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上的格口与像素显示区对应。可选的,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可选的,所述透光区为开口,设置有开口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开口处断开;或者,所述透光区为开孔,设置有开孔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开孔处维持信号可传输。可选的,设置有所述透光区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第二感应子电极上设置的所述透光区的数量为多个。可选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宽度为4~6毫米。可选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的所述透光区的孔径为3~15微米。可选的,所述触控层的上方还设置有彩膜层,所述彩膜层的与所述发光层上的发光像素对应的位置为与所述发光像素同色的滤光片。可选的,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设置有彩膜层,所述彩膜层的与所述发光层上的发光像素对应的位置为与所述发光像素同色的滤光片。可选的,在OLED显示屏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中,与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透光区的包括黑矩阵,以及BP基板上的引线层和阳极层。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包括上述的OLED显示屏和屏下指纹装置,所述屏下指纹装置设置在所述OLED显示屏的下方。可选的,所述屏下指纹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微透镜层、透光孔结构和光敏传感阵列;所述透光孔结构具有至少一层第一遮光层,每层第一遮光层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透光孔,每个第一透光孔与微透镜层上的一个微透镜对应。可选的,在所述透光孔结构与所述光敏传感阵列之间具有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设置在所述光敏传感阵列的非成像区。可选的,所述第一透光孔在所述第二遮光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透光区内。可选的,所述光敏传感阵列与每个第一透光孔对应的区域具有多个感光单元,所述多个感光单元用以接收从微透镜经第一透光孔射向光敏传感阵列的光。可选的,所述第二遮光层的材料为黑色吸光材料。可选的,所述透光孔结构包括一层第一遮光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遮光层与光敏传感阵列之间的第一透明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遮光层与微透镜层之间的第二透明绝缘层。可选的,所述透光孔结构还包括红外滤光层,所述红外滤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与光敏传感阵列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与微透镜层之间。本技术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OLED显示屏,其在触控层的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设置所述透光区,以及在OLED显示屏的除了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上,例如黑矩阵上,与触控层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位置形成透光区,从而使OLED显示屏上形成多个可以透光的孔结构,这些透光的孔结构可以将用于光学指纹识别的光线从OLED显示屏上方传递到OLED显示屏下方,被位于OLED显示屏下方的屏下指纹装置接收,用于进行屏下指纹识别;即,对于用黑矩阵来遮挡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以避免外界光反射形成干扰的OLED显示屏,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本技术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其包括上述OLED显示屏,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技术效果,即,对于用黑矩阵来遮挡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以避免外界光反射形成干扰的OLED显示屏,实现屏下指纹识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O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OLED显示屏中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触控层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交叉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光线透过图1所示OLED显示屏用于屏下指纹识别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触控电极的一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触控电极的第二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触控电极的第三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触控电极的第四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触控电极的第五种变型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O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屏,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的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还包括触控层和黑矩阵;/n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上方,且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n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方、且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n所述OLED显示屏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区,在所述触控层的与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区对应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n所述OLED显示屏上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的与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区域为透光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屏,包括发光层和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方的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屏还包括触控层和黑矩阵;
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的上方,且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
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方、且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
所述OLED显示屏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区,在所述触控层的与所述指纹识别功能区对应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设置有多个透光区;
所述OLED显示屏上触控层之外的其他各层的与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对应的区域为透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驱动子电极和沿第四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驱动子电极,且所述第一驱动子电极和第二驱动子电极连接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上的格口与像素显示区对应;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沿第五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感应子电极和沿第六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感应子电极,且所述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连接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上的格口与像素显示区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上的所述透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为开口,设置有开口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开口处断开;或者
所述透光区为开孔,设置有开孔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和第二感应子电极在所述开孔处维持信号可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透光区的第一驱动子电极、第二驱动子电极、第一感应子电极、第二感应子电极上设置的所述透光区的数量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宽度为4~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应电极上的所述透光区的孔径为3~1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生杨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