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084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蓄电元件模块(1、1001、2001)具备分别以使电极(12)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蓄电元件(10)及第二蓄电元件(110)和将电极(12)彼此连接的汇流条(30、1030、2030)。第一蓄电元件(10)具备从电极(12)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20)。汇流条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插通有定位凸起(20)的贯通孔(40)和向下方突出且载置于第一蓄电元件(10)的电极(12)的支承突部(52、1052、2052)。在支承突部与第一蓄电元件(10)的电极(12)之间设置有将它们电连接的接合部(70、1070、2070)。接合部及定位凸起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一直线上排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元件模块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蓄电元件模块,详细而言,涉及蓄电元件间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备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模块,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模块。在该电池模块中,多个电池包分别具备上表面被设为平坦的电极面的电极端子,汇流条呈由板材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状。多个电池包以使相邻的电极端子成为不同的极性的方式排列,在形成有电极端子的面安装有布线模块。配置于布线模块内的汇流条和电极端子通过对汇流条与电极端子重叠的部分进行激光焊接而电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02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该技术中,由于以各电极端子和汇流条面接触为前提,所以在相邻的电池包中形成有电极端子的面彼此的高度位置因尺寸公差等而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强行使汇流条相对于各电极端子面接触并接合。其结果,汇流条可能会塑性变形。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蓄电元件模块具备分别以使电极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蓄电元件及第二蓄电元件和将所述电极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其中,所述第一蓄电元件具备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所述汇流条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插通有所述定位凸起的贯通孔和向下方突出且载置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的支承突部,在所述支承突部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之间设置有将它们电连接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及所述定位凸起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一直线上排列。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定位凸起插通于贯通孔并将支承突部载置于电极,能够将汇流条相对于定位凸起定位。此时,汇流条通过支承突部而仅以自重倾斜,与一对电极接触,因此,即使在该电极与第二蓄电元件的电极之间存在高度方向的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该偏移而使汇流条倾斜地载置汇流条。其结果,不会使汇流条产生塑性变形,能够确保汇流条的耐久性。另外,由于接合部以在从上方观察时与定位凸起在一直线上排列的方式形成即可,所以能够以定位凸起为基准来决定应该形成接合部的位置。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案,以下的结构是优选的。(1)所述支承突部具备与所述定位凸起在一直线上排列的突出端部,所述电极具备载置有所述突出端部的被载置部,所述接合部由所述突出端部和所述被载置部构成。根据该结构,在形成接合部时,能够以定位凸起为基准来确定突出端部和被载置部的位置,将该位置设为应该形成接合部的部位。(2)所述突出端部呈直线形状,在所述支承突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在从侧方观察时呈V字状凹陷且其槽底部呈直线形状的V字槽部,所述突出端部和所述槽底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从上方检测槽底部来从上方确定突出端部的位置,将应该形成接合部的部位线状地确定,因此能够缩窄应该进行接合作业的区域。另外,由于仅将汇流条折弯为突出端部向下方突出就能够形成V字槽部和支承突部,所以能够抑制加工成本。(3)所述支承突部呈球冠形状,在所述支承突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呈与所述支承突部同轴的球冠形状的球冠凹部。根据该结构,支承突部的最下点的位置成为突出端部,突出端部的位置和球冠凹部的最下点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必定一致,因此能够将上表面侧的最下点的位置设为突出端部的位置。由此,能够确定进行接合作业的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蓄电元件模块,能够提高汇流条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蓄电元件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蓄电元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汇流条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汇流条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汇流条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A-A线处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汇流条的侧视图。图11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后视图。图12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蓄电元件模块的侧视图。图15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蓄电元件模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通过图1~图8来说明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是搭载于车辆等而使用的蓄电元件模块1,如图1所示,由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2个)蓄电元件10、110和将蓄电元件10、110互相连接的汇流条30构成。以下,将箭头线Z所示的朝向设为上方,将箭头线Y所示的朝向设为前方,将箭头线X所示的朝向设为左方来说明。如图2所示,多个蓄电元件10、110中的第一蓄电元件10具备前后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元件主体11和设置于元件主体11的上表面的电极12。电极12的上表面12A被设为平坦面。以下,将电极12的上表面12A称作电极面12A。在第一蓄电元件10设置有用于将汇流条30相对于电极12定位的定位凸起20。定位凸起20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从电极12向上方突出。定位凸起20具有从上方观察时呈圆形状的基端20B和呈与基端20B同心的圆形状的上端20D,被设为从基端20B朝向上端20D稍微变得尖细的圆锥台形状。第二蓄电元件110的结构除了电极12的极性与第一蓄电元件10的电极12不同之外与第一蓄电元件10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蓄电元件10及第二蓄电元件110在未图示的模块壳体内以互相使电极面12A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此,在第一蓄电元件10的电极面12A和第二蓄电元件110的电极面12A存在由第一蓄电元件10、第二蓄电元件110及模块壳体的尺寸公差引起的位置公差,因此两电极面12A、12A有时相对于彼此配置于不同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假设第一蓄电元件10的电极面12A相对于第二蓄电元件110的电极面12A而相对地向下方位置偏移且它们的位置公差在上下各自的方向上最大来说明。汇流条30由铜、铝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如图4及图5所示,从上方观察时呈长方形的板状。在汇流条30相对于板面垂直地贯通形成有前后一对贯通孔40。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各贯通孔40呈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孔形状,其孔缘41由端部侧圆弧部41F、中心侧圆弧部41B及将端部侧圆弧部41F的左右后端和中心侧圆弧部41B的左右前端彼此分别连结的左右一对直线孔缘部41S构成。各直线孔缘部41S呈直线形状,相对于彼此平行地延伸。一对直线孔缘部41S的左右方向上的分离距离(换言之,贯通孔40的最大宽度)比定位凸起20的基端20B处的直径稍大,或者被设定为相同直径。如图4所示,汇流条3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被设为平坦的连结部31,并且比其靠前侧及后侧的部分分别被设为以在从侧方观察时呈浅的V字形状的方式折弯的形状的折弯部50。各折弯部50的上表面侧成为了向下方凹陷的V字槽部51。V字槽部51的槽底部51A从各直线孔缘部41S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分别到达汇流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元件模块,具备分别以使电极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蓄电元件及第二蓄电元件和将所述电极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其中,/n所述第一蓄电元件具备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n所述汇流条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插通有所述定位凸起的贯通孔和向下方突出且载置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的支承突部,/n在所述支承突部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支承突部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接合部,/n所述接合部及所述定位凸起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一直线上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3 JP 2018-1129611.一种蓄电元件模块,具备分别以使电极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蓄电元件及第二蓄电元件和将所述电极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其中,
所述第一蓄电元件具备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
所述汇流条具备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插通有所述定位凸起的贯通孔和向下方突出且载置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的支承突部,
在所述支承突部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支承突部与所述第一蓄电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接合部,
所述接合部及所述定位凸起在从上方观察时在一直线上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畅之铃木雄介滨本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