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70385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根据加热工作参数控制烹饪器具加热食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自动菜单的基准温度,使得加热后的食材温度与用户生活的体感条件相符合,兼顾不同地域或不同季节条件下用户对食材加热温度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烹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一种烹饪器具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微波炉以自动菜单的形式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常以固定的温度进行加热,但对于不同地域或不同季节的情况,自动菜单设定的基准温度并不能根据当地气温调节,也就是说,自动菜单无法满足由于气温变化导致用户对食材烹饪后温度的需求,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根据加热工作参数控制烹饪器具加热食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获取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也即烹饪器具对应的室外气温。根据该环境温度的大小确定用户所需的温度,以此为依据设定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并通过该加热工作参数控制烹饪器具加热食材。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自动菜单的基准温度,使得加热后的食材温度与用户生活的体感条件相符合,兼顾不同地域或不同季节条件下,用户对食材加热温度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具体地,加热工作参数可以是加热温度,亦可以是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可以是烹饪器具的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也可以是加热食材的目标温度。例如,环境温度为零下30℃,可设置牛奶加热菜单中的加热温度为65℃,环境温度为10℃,可设置牛奶加热菜单中的加热温度为55℃。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具体包括:根据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确定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将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参数作为加热工作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后,将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相比较,确定出当前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将与该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参数作为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从而通过划分不同的温度区间,预设每个温度区间对应不同的预设参数,实现了加热后的食材温度与用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相关,也即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为用户调节加热工作参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之前,还包括: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根据烹饪模式,确定温度区间和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不同的烹饪模式所需的加热温度有所差异,利用统一的调整方案并不合适。为此先确定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根据烹饪模式选择温度区间和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针对不同的烹饪模式设定不同加热工作参数,使得自动加热菜单的加热工作参数能够贴合不同的烹饪模式需求,提高烹饪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模式包括:加热模式、翻热模式、解冻模式和发酵模式。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加热模式、翻热模式、解冻模式和发酵模式。根据不同模式的特性设置不同的预设参数,保证了烹饪后的食材温度适宜,满足用户的不同烹饪要求。例如,温度区间为10℃-30℃,解冻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为5℃,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为5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食材的种类信息;根据种类信息确定温度区间和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确定烹饪器具中食材的种类信息,根据该种类信息结合温度区间与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种类信息相关联的温度区间与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相同,即针对不同的食材,相同温度区间下设置的加热工作参数不同。使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既保证了食材本身不被破坏(如焦糊或严重脱水变干等),也满足了用户的不同烹饪要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确定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具体包括:比较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基于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环境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基于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环境温度位于第二温度区间;基于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环境温度位于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参数不同。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和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划分出三个温度区间。其中,当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时,则环境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当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时,则环境温度位于第二温度区间。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时,则环境温度位于第三温度区间。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对应不同的预设参数。实现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控制烹饪器具以不同的加热工作参数对食材进行烹饪,使得不同环境温度时用户能够获得不同温度的食材。具体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和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温度标准值,也可以根据不同食材的烹饪特征设置不同的温度标准值,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模式、不同用户的烹饪需求设置不同的温度标准值,且可以依据季节的变化以温度标准值为基准上下浮动调整。以使烹饪后的食材温度更加贴合当地的环境温度,同时保证良好的烹饪效果,使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烹饪食材时的使用体验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食材的温度数据;基于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加热工作参数中的加热温度,则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加热。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加热过程中食材的温度数据。当检测到温度数据大于或等于加热工作参数中的加热温度时,则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加热。在保证烹饪器具烹饪后的食材温度贴合用户实际需求的同时,使食材保持在通过环境温度确定的加热温度水平,避免过度加热食材,保证了烹饪后的食材温度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的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地,还可通过时间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加热。具体地,计时加热过程的时长,若加热过程的时长大于或等于加热工作参数中的加热时长,则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加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加热工作参数的提示信息;输出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图像、语音、文字、视频。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的加热参数以提示信息的方式输出,使用户可以感知加热工作参数的变化。当然若用户不满意当前的加热工作参数则可以及时进行调整,提高了用户烹饪过程的使用体验。具体地,提示信息的输出方式可以为图像、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提醒用户当前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使用户及时的了解当前食材的烹饪情况,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所述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n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n根据所述加热工作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食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烹饪器具所在地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
根据所述加热工作参数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食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
将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预设参数作为所述加热工作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工作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模式;
根据所述烹饪模式,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和所述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模式包括:加热模式、翻热模式、解冻模式、发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食材的种类信息;
根据所述种类信息确定所述温度区间和所述预设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预设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具体包括:
比较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区间;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度,且大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位于第二温度区间;
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位于第三温度区间;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环境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灏朱洁乐黄伟群凌晓春秦雄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