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85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可以确定出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然后使用该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最后在该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这里不需要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偏移量,有助于节省DCI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630998.6、申请名称为“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the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为5G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了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MTC)。比如,URLLC技术对可靠性的需求比较高。为了提高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信道的分集增益,分集增益包括了信道在时域,频域,空域等至少一个维度中的分集。其中,信道的空域分集增益的一个例子是多站的独立信道分集增益。网络中可能有多个基站,多个基站之间可以进行协作传输。在多站协作技术中,终端设备可能会被多个基站调度,如多个基站调度终端设备接收多份数据。在多站协作技术中,支持时域上进行多站的重复传输,利用信道在时间上的不相关性来提高传输的鲁棒性。目前,现有技术中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来指示动态指示一个时隙slot内的符号偏移量Offset1,用来表示一个slot内第一段重复的最后一个符号与第二段重复的第一个符号之间的偏移量,以便于确定一个slot内的时域资源分配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增加了DCI开销。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方案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有助于节省DCI开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是指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预设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次数,不需要网络设备通过DCI动态配置偏移量,有助于节省DCI开销。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为时隙;相应的,一个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为:传输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例如,一个数据传输单元可以是一次传输同一个物理下行PDSCH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同一个PDSCH可以重复传输多次,每次占用一个数据传输单元。另外,所述同一个PDSCH可以是来自同一个TRP的,也可以来自不同的TRP,同一个PDSCH来自不同的TRP是通过不同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configurationindication,TCI)状态(state)进行区分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是指: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的对应关系;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在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中查找对应的所述第一传输次数。这里,第一预设关系是由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第一传输次数组成的表格。终端设备通过查找表格,可以得到第一传输次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传输次数:K1=[(14-S-L)/(L+O1)]+1其中,K1是所述第一传输次数,S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L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O1表示一个时域单元内,每个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符号间隔。因此,终端设备将S、L和O1代入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第一传输次数。其中,S和L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第二传输次数,所述第二传输次数是所述网络设备指示的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传输次数和所述第一传输次数中选择最小的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最小的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因此,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传输次数,并比较第一传输次数与第二传输次数的大小,选择最小的传输次数确定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从而避免出现时域资源受限的情况。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时域资源的起始和长度值,比如,SLIV域;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起始和长度值,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因此,终端设备通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DCI,可以获取起始和长度值,然后基于起始和长度值查找相应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从而可以得到S和L。或者,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通过DCI下发的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是指: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这样,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第一预设关系查找对应的第一传输次数。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携带于RRC信令中。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预设关系进行查表得到第一传输次数,也可以自己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为时隙;相应的,一个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为:传输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例如,一个数据传输单元可以是传输同一个物理下行PDSCH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同一个PDSCH可以重复传输多次,每次占用一个数据传输单元。另外,所述同一个PDSCH可以是来自同一个TRP的,也可以来自不同的TRP,同一个PDSCH来自不同的TRP是通过不同的TC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是指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n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n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2 CN 20191063099861.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是指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是指: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在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中查找对应的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K1=[(14-S-L)/(L+O1)]+1
其中,K1是所述第一传输次数,S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L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O1表示一个时域单元内,每个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符号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第二传输次数,所述第二传输次数是所述网络设备指示的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传输次数和所述第一传输次数中选择最小的传输次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最小的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时域资源的起始和长度值;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起始和长度值,确定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为时隙;一个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为:传输一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7.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是指: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第二传输次数,所述第二传输次数是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的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9.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第一时域偏移为第二时域单元中首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的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的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的第一时域单元中首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时域单元是重复传输数据的时域单元中的第一个时域单元,所述第二时域单元是所述重复传输数据的时域单元中除所述第一时域单元外的任一时域单元;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确定首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是指在一个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第一传输次数,以及第二时域偏移,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时域偏移表示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的每个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符号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传输次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信令为以下中的任一项: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ACCE。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时域偏移,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第二信令为以下中的任一项: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ACCE。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三传输次数,所述第三传输次数与所述重复传输数据的时域单元的个数相同;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传输次数,在与第三传输次数相同个数的时域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包括所述第二时域偏移,所述第三信令为以下中的任一项: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ACCE。


16.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时域偏移;所述第一时域偏移为第二时域单元中首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的第一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的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且与所述终端设备使用的第一时域单元中首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相同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时域单元是重复传输数据的多个时域单元中的第一个时域单元,所述第二时域单元是所述重复传输数据的多个时域单元中除所述第一时域单元外的任一时域单元;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在所述第二时域单元中确定首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17.一种确定资源分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所述第一传输次数是指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次数,在第一时域单元中确定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的时域位置;
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域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上进行数据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关系是指: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与所述第一传输次数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在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中查找对应的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预设关系、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以及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确定第一传输次数,具体包括: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传输次数:
K1=[(14-S-L)/(L+O1)]+1
其中,K1是所述第一传输次数,S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L表示所述时域资源的持续长度,O1表示一个时域单元内,每个数据传输单元之间的符号间隔。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第二传输次数,所述第二传输次数是所述网络设备指示的在时域单元中重复传输数据的次数;
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哲杭海存纪刘榴施弘哲毕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