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83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涉及结构固定技术领域,第一结构体上设置弹性定位组件和固定部,第二结构体上设置插孔和定位孔,弹性变形部设置在第一结构体上,支撑结构部连接拨动部和弹性变形部,定位凸点部设置在支撑结构部的内侧,定位凸点部与插孔匹配设置;固定部包括辅助块和受力块,辅助块分别连接第一结构体和受力块,受力块与定位孔匹配设置,定位孔的外侧设有与辅助块对应的滑槽,定位孔向内凹陷形成与受力块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降低了晃动的频率,也不易脱落,可反复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高效,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结构固定
,特别是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悬挂类小电器产品,传统的滑块固定方式容易快速安装,但是不能在晃动及振动的场合使用(举例:车辆、船只、飞机、地震等自然灾害),会有使产品脱落及掉落的可能性,不能保证安全性。有些需要加固的产品反而固定复杂,维修保养时拆卸不便,增加设备制造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速拆卸,保持悬挂类小产品稳定,设计了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上设置弹性定位组件和固定部;第二结构体,所述第二结构体上设置插孔和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弹性变形部、支撑结构部、拨动部和定位凸点部,所述弹性变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所述支撑结构部连接拨动部和弹性变形部,所述定位凸点部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部的内侧,所述定位凸点部与所述插孔匹配设置;所述固定部包括辅助块和受力块,所述辅助块分别连接第一结构体和受力块,所述受力块与定位孔匹配设置,所述定位孔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辅助块对应的滑槽,所述定位孔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受力块对应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结构体还包括固定于墙面或顶面的基层固定孔,所述基层固定孔位于第一结构体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辅助条,所述辅助条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上,所述辅助条与定位孔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结构体设有四组固定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结构体还设有线束通道,所述线束通道设置在第一结构体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凹槽底面与受力块的底面平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在使用的过程中,降低了晃动的频率也不易脱落,又有加固防止脱落的功能,可反复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高效,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拆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弹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部和定位孔连接状态示意图;图5是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分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逆时针;图6是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合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图7是弹性定位组件插入插孔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弹性定位组件拔出插孔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弹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分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顺时针。以上各图中,1、第一结构体;11、弹性定位组件;111、弹性变形部;112、支撑结构部;113、拨动部;114、定位凸点部;12、固定部;121、辅助块;122、受力块;123、辅助条;13、基层固定孔;14、线束通道;2、第二结构体;21、插孔;22、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10包括第一结构体1和第二结构体2。如图1所示,第一结构体1上设置弹性定位组件11和固定部12,第一结构体1设有四组固定部12,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第二结构体2上设置插孔21和定位孔22。结合着参考图2,弹性定位组件11包括弹性变形部111、支撑结构部112、拨动部113和定位凸点部114。弹性变形部111设置在第一结构体1上,支撑结构部112连接拨动部113和弹性变形部111,定位凸点部114设置在支撑结构部112的内侧。参考图7至图9,定位凸点部114与插孔21匹配设置,拨动拨动部113时,定位凸点部114随着支撑结构部112上下摆动,弹性变形部111起到恢复形变的作用。当弹性变形部111恢复至原状时,定位凸点部114插入插孔21。结合着参考图3和图4,固定部12包括辅助块121和受力块122,辅助块121分别连接第一结构体1和受力块122,受力块122与定位孔22匹配设置,定位孔22的外侧设有与辅助块121对应的滑槽,定位孔22向内凹陷形成与受力块122对应的凹槽。辅助块121插入到插孔21后,接着继续旋转第一结构体1,使受力块122进入定位孔22的凹槽内。为了方便安装该固定结构,第一结构体1还包括固定于墙面或顶面的基层固定孔13,基层固定孔13位于第一结构体1的顶端,通过膨胀栓使整个框架牢固固定于坚固的基层上。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定位孔22对准固定部12,然后对向平行移动使受力块122与定位孔22在一平行面上,即图4所示位置,此时因为第一结构体1和第二结构体2的位移致使弹性定位组件11发生变形,然后顺定位孔22开孔方向旋转(如图5所示)致使弹性定位组件11携带定位凸点部114同时旋转至插孔21当中形成锁定(如图6所示)。优选的,设计了辅助条123,辅助条123设置在第一结构体1上,辅助条123与定位孔22匹配。辅助条123可在受理定位孔形成涨力起到过盈配合,为整个结构体的防滑转动起到二重保护。当产品需要拆卸或维修的时候,如图8和图9所示,只需将手或其他有效工具伸到拨动部113往反方向移动再逆向旋转第一结构体1和第二结构体2,即可将第一结构体1和第二结构体2分离。如图7所示,支撑结构部112的结构是与第二结构体2紧贴平行,定位孔22的凹槽底面与受力块122的底面平齐,方便旋转固定。第一结构体1还设有线束通道14,线束通道14设置在第一结构体1的中部,方便线束摆设。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结构体(1),所述第一结构体(1)上设置弹性定位组件(11)和固定部(12);/n第二结构体(2),所述第二结构体(2)上设置插孔(21)和定位孔(22);/n所述弹性定位组件(11)包括弹性变形部(111)、支撑结构部(112)、拨动部(113)和定位凸点部(114),所述弹性变形部(111)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1)上,所述支撑结构部(112)连接拨动部(113)和弹性变形部(111),所述定位凸点部(114)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部(112)的内侧,所述定位凸点部(114)与所述插孔(21)匹配设置;/n所述固定部(12)包括辅助块(121)和受力块(122),所述辅助块(121)分别连接第一结构体(1)和受力块(122),所述受力块(122)与定位孔(22)匹配设置,所述定位孔(22)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辅助块(121)对应的滑槽,所述定位孔(22)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受力块(122)对应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拆卸防晃动脱落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体(1),所述第一结构体(1)上设置弹性定位组件(11)和固定部(12);
第二结构体(2),所述第二结构体(2)上设置插孔(21)和定位孔(22);
所述弹性定位组件(11)包括弹性变形部(111)、支撑结构部(112)、拨动部(113)和定位凸点部(114),所述弹性变形部(111)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体(1)上,所述支撑结构部(112)连接拨动部(113)和弹性变形部(111),所述定位凸点部(114)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部(112)的内侧,所述定位凸点部(114)与所述插孔(21)匹配设置;
所述固定部(12)包括辅助块(121)和受力块(122),所述辅助块(121)分别连接第一结构体(1)和受力块(122),所述受力块(122)与定位孔(22)匹配设置,所述定位孔(22)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辅助块(121)对应的滑槽,所述定位孔(22)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受力块(122)对应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书宝李天成孙斌孟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云空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