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82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搭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搭接结构本体连接第一板材与的第二板材,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导致塑料板材切边与自攻螺钉外露,不美观的问题;通过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结构、倒刺与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的过盈配合,实现搭接结构本体有效连接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无需自攻螺钉连接;利用固定板遮挡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的切边,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搭接结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司乘纠纷时有发生,如何保障公交驾驶员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全国多地已把“司机包围”纳入计划,交通运输部也发布了行业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具体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技术要求。司机包围是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重要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司机包围由多块塑料板材1通过型材2组装而成,塑料板材1与型材2通过自攻螺钉3连接。该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塑料板材的切边外露,肉眼可见,从而不美观;二是自攻螺钉外露,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材搭接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包括第一板材,位于第一板材一侧且与第一板材之间形成固定缝的第二板材,穿过固定缝且用于连接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搭接结构本体;搭接结构本体包括抵接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的第一型材,第一型材与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之间形成固定区,固定区与固定缝连通,一端使第一型材抵接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且另一端与第一板材、第二板材过盈配合的第二型材;第二型材包括位于固定缝内的过渡板,安装在过渡板上的固定板,倾斜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位于过渡板两侧、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倒刺,倒刺与第一板材、第二板材过盈配合,倒刺顶部为尖角。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截面为圆弧或平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倒刺截面为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倒刺与固定板的夹角小于9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包括截面为U形的主板,安装在主板一端且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的副板A,安装在主板一端且后端面抵接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关于过渡缝对称的副板B。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型材还包括安装在过渡板上且位于固定区内、截面为U形的挡板,挡板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安装在挡板一端且截面为L形、抵接副板A的平板A,安装在挡板一端且截面为L形、抵接副板B的平板B,平板B与平板A关于固定缝对称。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搭接结构本体连接第一板材与的第二板材,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导致塑料板材切边与自攻螺钉外露,不美观的问题;通过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结构、倒刺与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的过盈配合,实现搭接结构本体有效连接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无需自攻螺钉连接;利用固定板遮挡第一板材、第二板材的切边,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都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塑料板材连接方式;图2为本技术俯视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型材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板材,2-第二板材,3-搭接结构本体,4-第一型材,5-第二型材,6-固定区,7-固定缝,8-主板,9-副板A,10-副板B,11-过渡板,12-挡板,13-平板A,14-平板B,15-倒刺,16-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包括第一板材1,位于第一板材1一侧且与第一板材1之间形成固定缝7的第二板材2,穿过固定缝7且用于连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的搭接结构本体3。搭接结构本体3包括抵接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的第一型材4,第一型材4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之间形成固定区6,固定区6与固定缝7连通,一端使第一型材4抵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且另一端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的第二型材5。第一型材4包括截面为U形的主板8,安装在主板8一端且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1的副板A9,安装在主板8一端且后端面抵接第二板材2、与第一板材1关于过渡缝对称的副板B10。第二型材5位于固定缝7内的过渡板11,安装在过渡板11上且位于固定区6内、截面为U形的挡板12,挡板12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安装在挡板12一端且截面为L形、抵接副板A9的平板A13,安装在挡板12一端且截面为L形、抵接副板B10的平板B14,平板B14与平板A13关于固定缝7对称,安装在过渡板11上且截面为圆弧结构的固定板16,倾斜安装在固定板16上且位于过渡板11两侧、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倒刺15。倒刺15与固定板16的夹角为45°,倒刺15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过盈量根据塑料板材的硬度进行调整;倒刺15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倒刺15顶部为尖角。本申请中的X方向与固定板16的宽度方向平行。本申请通过搭接结构本体3连接第一板材1与的第二板材2,解决了现有连接方式导致塑料板材切边与自攻螺钉外露,不美观的问题;通过第一型材4与第二型材5的结构、倒刺15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的过盈配合,实现搭接结构本体3有效连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无需自攻螺钉连接;利用固定板16遮挡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的切边,美观性、实用性和功能性都得到保证。本技术工作原理:第二板材2置于第一板材1一侧,第二板材2与第一板材1之间形成固定缝7,将第一型材4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第一型材4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之间形成固定区6;将第二型材5插入固定区6与固定缝7内,挡板12抵接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平板A13抵接副板A9,平板B14抵接副板B10,倒刺15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材(1),位于第一板材(1)一侧且与第一板材(1)之间形成固定缝(7)的第二板材(2),穿过固定缝(7)且用于连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的搭接结构本体(3);/n搭接结构本体(3)包括抵接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的第一型材(4),第一型材(4)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之间形成固定区(6),固定区(6)与固定缝(7)连通,一端使第一型材(4)抵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且另一端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的第二型材(5);/n第二型材(5)包括位于固定缝(7)内的过渡板(11),安装在过渡板(11)上的固定板(16),倾斜安装在固定板(16)上且位于过渡板(11)两侧、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倒刺(15),倒刺(15)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倒刺(15)顶部为尖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材(1),位于第一板材(1)一侧且与第一板材(1)之间形成固定缝(7)的第二板材(2),穿过固定缝(7)且用于连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的搭接结构本体(3);
搭接结构本体(3)包括抵接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的第一型材(4),第一型材(4)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之间形成固定区(6),固定区(6)与固定缝(7)连通,一端使第一型材(4)抵接第一板材(1)与第二板材(2)且另一端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的第二型材(5);
第二型材(5)包括位于固定缝(7)内的过渡板(11),安装在过渡板(11)上的固定板(16),倾斜安装在固定板(16)上且位于过渡板(11)两侧、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倒刺(15),倒刺(15)与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过盈配合,倒刺(15)顶部为尖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6)截面为圆弧或平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15)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15)与固定板(16)的夹角小于9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15)与固定板(16)的夹角小于90°。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板材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4)包括截面为U形的主板(8),安装在主板(8)一端且后端面抵接第一板材(1)的副板A(9),安装在主板(8)一端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芳邵永坤纵峰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金业来车辆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