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38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包括上支撑座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座下侧面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回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回拉角度调节机构下侧设置回转速度调节机构,所述回转速度调节机构包括复位弹簧以及拉力杆,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固定在拉力杆外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加强杆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下端与承载套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套活动连接在载台前侧面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转轴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驱动轴上固定加速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转轴的回转角度以及回转速度进行调节,满足不同规格面料的编织,提高加工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经编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
技术介绍
经编机是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经编机的主要成圈机件有织针、导纱针、沉降片和压板(用于钩针机)。织针整列地装在针床上,随针床一起运动。导纱针装在条板上组成梳栉。经纱穿过导纱针的孔眼,随梳栉一起运动而绕垫在针上,通过织针、沉降片等成圈机件的相互配合运动而织成织物。在传统的经编机的转动件中是采用共轭凸轮连杆机构,其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度一定,无法对转动的角度以及速度进行调节,使用范围有限,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经编机的转动件中是采用共轭凸轮连杆机构,其转动角度以及转动速度一定,无法对转动的角度以及速度进行调节,使用范围有限,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包括上支撑座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座下侧面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回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回拉角度调节机构下侧设置回转速度调节机构,所述回转速度调节机构包括复位弹簧以及拉力杆,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固定在拉力杆外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加强杆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下端与承载套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固定连接在拉力杆上端,所述拉力杆活动连接在承载套内,所述承载套活动连接在载台前侧面上,所述拉力杆下端固定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下端一侧固定第一齿条,所述承载架下端另一侧固定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安装在转轴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驱动轴上固定加速齿轮。优选的,所述承载套外周面后侧固定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后端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开设在载台前侧面上,所述调节槽内一侧表面固定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与导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一侧表面固定触碰杆,所述调节槽内另一侧表面安装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通过连接线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上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槽开设在上支撑座下侧面上。优选的,所述回拉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红外发光器以及红外受光器,所述红外发光器安装在丝母一侧表面,所述丝母安装在纵向丝杆上,所述纵向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导套外表面一侧,所述红外受光器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一侧表面,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在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导套外表面另一侧,所述导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下端,所述导套内活动连接加强杆,所述红外发光器上端通过连接架与红外受光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纵向丝杆上端固定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转杆一端,所述转杆转动设置在导套一侧,且转杆另一端与位于导套一侧的调节旋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两侧表面均安装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轨槽内,两个所述滑轨槽对称开设在第二开口内两侧表面。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光器与红外受光器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另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红外发光器与红外受光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以及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拉力杆、复位弹簧、导套、第一齿条以及第一齿轮的设置,能够通过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轮移动、第一齿条移动通过拉力杆压缩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回弹力作用下,使第一齿条复位,并带动第一齿轮回转,进而实现了转轴的自动回转,通过电动推杆、第二齿条以及加速齿轮的设置,能够使电动推杆带动承载套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使第一齿条与加速齿轮啮合,加速齿轮能够提高驱动轴的转速,继而提高转轴的转速,实现了回转速度的调节功能。2,通过红外发光器、红外受光器以及纵向丝杆的设置,能够通过纵向丝杆的转动,带动红外发光器与红外受光器的高度,进而调节光幕的高度,当拉力杆带动加强杆移动时,通过加强杆的对光幕的遮挡,进而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实现了转轴转动角度的调节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回拉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回转速度调节机构、2回拉角度调节机构、3上支撑座、4支撑杆、5转轴、6驱动电机、41限位滑块、42限位滑槽、101复位弹簧、102拉力杆、103调节槽、104载台、105第一齿条、106驱动轴、107第一齿轮、108加速齿轮、109第二齿条、110承载架、111行程开关、112承载套、113加强杆、114电动推杆、115导向块、116触碰杆、201导套、202第一开口、203红外发光器、204丝母、205纵向丝杆、206调节旋钮、207第一锥齿轮、208第二锥齿轮、209红外受光器、210安装座、211第二开口、21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包括上支撑座3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座3下侧面上的支撑杆4,支撑杆4下端设置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下侧设置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包括复位弹簧101以及拉力杆102,复位弹簧101套接固定在拉力杆102外表面上,复位弹簧101上端与加强杆113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101下端与承载套112上侧面固定连接,加强杆113固定连接在拉力杆102上端,拉力杆102活动连接在承载套112内,承载套112活动连接在载台104前侧面上,拉力杆102下端固定承载架110,承载架110下端一侧固定第一齿条105,承载架110下端另一侧固定第二齿条109,第一齿条105与第一齿轮107啮合,第一齿轮107固定在驱动轴106上,驱动轴106安装在转轴5一端,第一齿轮107一侧的驱动轴106上固定加速齿轮108,承载套112外周面后侧固定导向块115,导向块115后端滑动连接在调节槽103内,调节槽103开设在载台104前侧面上,调节槽103内一侧表面固定电动推杆114,电动推杆114的型号为DT50,电动推杆114的活塞杆一端与导向块115固定连接,使电动推杆114带动承载套112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齿条105移动,使第一齿条105与加速齿轮108啮合,加速齿轮108能够提高驱动轴106的转速,继而提高转轴5的转速,实现了回转速度的调节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包括上支撑座(3)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座(3)下侧面上的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下端设置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所述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下侧设置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所述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包括复位弹簧(101)以及拉力杆(102),所述复位弹簧(101)套接固定在拉力杆(102)外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101)上端与加强杆(113)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101)下端与承载套(112)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113)固定连接在拉力杆(102)上端,所述拉力杆(102)活动连接在承载套(112)内,所述承载套(112)活动连接在载台(104)前侧面上,所述拉力杆(102)下端固定承载架(110),所述承载架(110)下端一侧固定第一齿条(105),所述承载架(110)下端另一侧固定第二齿条(109),所述第一齿条(105)与第一齿轮(107)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07)固定在驱动轴(106)上,所述驱动轴(106)安装在转轴(5)一端,所述第一齿轮(107)一侧的驱动轴(106)上固定加速齿轮(1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包括上支撑座(3)以及设置在上支撑座(3)下侧面上的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下端设置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所述回拉角度调节机构(2)下侧设置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所述回转速度调节机构(1)包括复位弹簧(101)以及拉力杆(102),所述复位弹簧(101)套接固定在拉力杆(102)外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101)上端与加强杆(113)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101)下端与承载套(112)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113)固定连接在拉力杆(102)上端,所述拉力杆(102)活动连接在承载套(112)内,所述承载套(112)活动连接在载台(104)前侧面上,所述拉力杆(102)下端固定承载架(110),所述承载架(110)下端一侧固定第一齿条(105),所述承载架(110)下端另一侧固定第二齿条(109),所述第一齿条(105)与第一齿轮(107)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07)固定在驱动轴(106)上,所述驱动轴(106)安装在转轴(5)一端,所述第一齿轮(107)一侧的驱动轴(106)上固定加速齿轮(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套(112)外周面后侧固定导向块(115),所述导向块(115)后端滑动连接在调节槽(103)内,所述调节槽(103)开设在载台(104)前侧面上,所述调节槽(103)内一侧表面固定电动推杆(114),所述电动推杆(114)的活塞杆一端与导向块(1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15)一侧表面固定触碰杆(116),所述调节槽(103)内另一侧表面安装行程开关(111),所述行程开关(111)通过连接线与电动推杆(11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经编机转轴自动回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上端固定限位滑块(41),所述限位滑块(41)上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42)内,所述限位滑槽(42)开设在上支撑座(3)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乐柳炎忠徐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