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321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包括:射频测量模块、空间母平台、多个母平台接口、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和多个目标体;多个母平台接口分布在空间母平台的侧面;空间机械臂一端固定在空间母平台上,另一端与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连接;射频测量模块,用于对多个目标体分别进行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的对接,完成空间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及位姿的在轨装配全过程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空间在轨条件下多目标体之间身份识别,以及距离、位姿的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
,尤其涉及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间单体平台受承载能力和运载限制,难以满足空间任务的应用需求,建立大型可在轨组装航天器结构机构共性技术,实现航天器结构模块化、功能化,结构模块的在轨灵活组装与重构是未来空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在轨多体组合模块的“群蜂”式微纳卫星、大型空间可扩展机构、在轨服务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型在轨可组装可重构航天器平台在面向空间多目标快速响应的空间攻防、在轨服务任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具有多系统、多模块、多传感器协同工作的特点,身份识别、位姿精确测量与调整等问题是在轨可组装可重构航天器平台系统建设及应用的关键,因此,在轨多体组合模块身份识别与精准定位技术是关键核心技术。当前,常规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雷达测量及视觉测量方法。雷达测量及视觉测量方法基本局限于一对一的对接分离工况的目标体位姿测量,对于“一母体+多子体”、“多母体+多子体”等多目标体在轨捕获、对接、组装等过程中的目标体身份识别、位姿测量和定位等应用存在很大局限性。常规激光测距及图像识别方法在近距离多子体情况下存在体积及重量大、视线遮挡、身份识别困难等难点,常规激光测距及图像识别方法在空间攻防、在轨服务等任务中近距离星群定位、识别、矫姿等方面的应用存在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实现空间在轨条件下多目标体之间身份识别,以及距离、位姿的测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包括:射频测量模块、空间母平台、多个母平台接口、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和多个目标体;多个母平台接口分布在空间母平台的侧面;其中,母平台接口的数量不小于目标体的数量;空间机械臂一端固定在空间母平台上,另一端与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连接;射频测量模块,用于对多个目标体分别进行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的对接,完成空间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及位姿的在轨装配全过程测量。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各目标体上均设置有一目标体抓取接口和一目标体对接接口。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射频测量模块在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的对接时,包括: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确定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身份及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位姿信息;根据确定的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位姿信息,控制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动作,通过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上的目标体抓取接口,抓取得到所述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在所述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被抓取之后,根据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动态位姿信息,引导空间机械臂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运动,将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抓取至空间母平台的侧面,将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上预设的目标体对接接口与空间母平台侧面上相应的母平台接口对接,完成空间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及位姿的在轨装配全过程测量。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射频测量模块,包括:射频标签和传感器天线;任意一个目标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射频标签和至少三个传感器天线;至少三个射频标签在目标体上不共线设置;一个射频标签通过相对应的一个传感器天线进行信号收发。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设置在同一目标体上的至少三个射频标签用于唯一指示一个目标体。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射频测量模块,还包括:信号采集器、至少三个采集器天线、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和信号传输线路;至少三个采集器天线不共线安装在空间母平台的三个侧面并外延;信号采集器安装在空间母平台内部或侧面,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与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连接。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至少三个采集器天线向四周发射信号波;各射频标签分别通过相对应的传感器天线接收信号波,并生成响应信号;各传感器天线将相应的射频标签生成的响应信号向四周发射;采集器天线接收到响应信号后,将响应信号发送至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将响应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反馈至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根据发射的信号波和反馈的数字信号,进行对比解析,确定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及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位姿信息。在上述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中,采集器天线为双频天线;其中,双频天线为具有双频率特性的单个天线,或具有单频率特性的两个独立天线模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具有多目标体同步、非接触式、通用、目标体无线无源等优点,可解决大型化、可扩展、可重构航天器在轨捕获、对接、组装等过程中的多目标体身份识别、位姿测量难以实现的问题,能够对目标体在轨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多目标同步测量。(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采用基于多天线和多标签结合的多目标体测量方式,实现了多目标体测量策略问题,有效解决了多目标体同时识别与测量的难题,并可以不受光照影响。(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采用植入式无线无源标签目标体测量模式,基于微小型植入式标签设计及无线无源标签,实现了射频标签不显著增加目标体重量,不影响目标体外轮廓,同步可不消耗被测目标体极其有限的能源,实现了在目标体端无线无源化,有效解决了多目标体测量时大量分布式能源供应的难题,最大限度实现了对目标体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在面向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高精度、通用的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主要解决大型化、可扩展、可重构航天器在轨捕获、对接、组装等过程中的多目标体身份识别、位姿测量难以实现的问题。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包括:射频测量模块、空间母平台1、多个母平台接口6、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和多个目标体。其中,多个母平台接口6分布在空间母平台1的侧面;空间机械臂21一端固定在空间母平台1上,另一端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测量模块、空间母平台(1)、多个母平台接口(6)、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和多个目标体;/n多个母平台接口(6)分布在空间母平台(1)的侧面;其中,母平台接口(6)的数量不小于目标体的数量;/n空间机械臂(21)一端固定在空间母平台(1)上,另一端与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连接;/n射频测量模块,用于对多个目标体分别进行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的对接,完成空间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及位姿的在轨装配全过程测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测量模块、空间母平台(1)、多个母平台接口(6)、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和多个目标体;
多个母平台接口(6)分布在空间母平台(1)的侧面;其中,母平台接口(6)的数量不小于目标体的数量;
空间机械臂(21)一端固定在空间母平台(1)上,另一端与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连接;
射频测量模块,用于对多个目标体分别进行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的对接,完成空间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及位姿的在轨装配全过程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目标体上均设置有一目标体抓取接口(16)和一目标体对接接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轨多目标体射频身份识别与位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射频测量模块在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控制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动作,将各目标体分别抓取至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处,实现各目标体与对应的母平台接口(6)的对接时,包括:
根据各目标体的身份识别和位姿测量结果,确定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身份及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位姿信息;
根据确定的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位姿信息,控制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动作,通过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上的目标体抓取接口(16),抓取得到所述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
在所述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被抓取之后,根据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的动态位姿信息,引导空间机械臂(21)和机械臂末端抓取机构(22)运动,将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抓取至空间母平台(1)的侧面,将当前待抓取的目标体上预设的目标体对接接口(17)与空间母平台(1)侧面上相应的母平台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军杨凤龙杨淇帆刘佳琳于文涛杨曦桥赵君实宋文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