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7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包括:树脂槽、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所述底架位于所述顶架下方,所述成型平台位于所述顶架的顶部,所述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均内置于所述树脂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形机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且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打印平台升降机构大多是采用电机连接单侧丝杆带动平台的升降运动;这种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这种结构的打印平台的升降运动很不稳定,当受到外界的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使打印平台产生移动,影响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而且这种结构的打印平台的四向升降运动滞后,仅限于小型3D打印机。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包括:树脂槽、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所述底架位于所述顶架下方,所述成型平台位于所述顶架的顶部,所述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均内置于所述树脂槽内部,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之间通过叉形连杆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叉形连杆包括平行设置在底架和顶架两侧的一组剪叉形连杆,剪叉形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剪叉形连杆中部的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一组平行设置的剪叉形连杆,一组所述剪叉形连杆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伸缩杆固定架,所述伸缩杆固定架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上,所述成型平台通过平台固定件固定在顶架的顶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件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上,所述伸缩杆包括推杆,所述推杆通过第二伸缩杆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杆上。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杆相互平行放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平台为实心的铝板,所述成型平台上表面设有网格状粗糙面。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粗糙面上的任意两条网格线条若相交则相互垂直。如上所述,本技术的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形机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且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立体图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主视图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侧视图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A处放大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B处放大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的成型平台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底架2顶架3伸缩杆固定架4叉形连杆5伸缩杆6连接杆7成型平台8平台固定件9第一伸缩杆固定件91第二伸缩杆固定件51推杆71网格粗糙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包括:树脂槽、底架1、顶架2和成型平台7,所述底架1位于所述顶架2下方,所述成型平台7位于所述顶架2的顶部,所述底架1、顶架2和成型平台7均内置于所述树脂槽内部,所述底架1与所述顶架2之间通过叉形连杆4连接,所述叉形连杆4的上端与所述顶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叉形连杆4的下端与所述底架1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叉形连杆4包括平行设置在底架1和顶架2两侧的一组剪叉形连杆,剪叉形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连接杆6与设置在剪叉形连杆中部的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一组平行设置的剪叉形连杆,一组所述剪叉形连杆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伸缩杆固定架3,所述伸缩杆固定架3上设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6上,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3上,所述成型平台7通过平台固定件8固定在顶架2的顶部。具体的,所述伸缩杆5由气缸控制其伸缩,当需要成型平台7升高时,气缸控制伸缩杆5伸出推杆51,推杆51将叉形连杆4顶起,从而带动成型平台7升高,当需要成型平台7降下来时,气缸控制伸缩杆5缩回推杆51,推杆51带动叉形连杆4向下缩回,从而带动成型平台7下降。具体的,所述伸缩杆5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件9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3上,所述伸缩杆5包括推杆51,所述推杆51通过第二伸缩杆固定件91固定在连接杆6上。具体的,所述伸缩杆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杆5相互平行放置。具体的,所述成型平台7为实心的铝板,所述成型平台7上表面设有网格状粗糙面。具体的,所述网格状粗糙面上的任意两条网格线条若相交则相互垂直。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形机构升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且稳定性高。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包括:树脂槽、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所述底架位于所述顶架下方,所述成型平台位于所述顶架的顶部,所述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均内置于所述树脂槽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之间通过叉形连杆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叉形连杆包括平行设置在底架和顶架两侧的一组剪叉形连杆,剪叉形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剪叉形连杆中部的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一组平行设置的剪叉形连杆,一组所述剪叉形连杆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伸缩杆固定架,所述伸缩杆固定架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上,所述成型平台通过平台固定件固定在顶架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成型平台升降机构,包括:树脂槽、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所述底架位于所述顶架下方,所述成型平台位于所述顶架的顶部,所述底架、顶架和成型平台均内置于所述树脂槽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之间通过叉形连杆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叉形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叉形连杆包括平行设置在底架和顶架两侧的一组剪叉形连杆,剪叉形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剪叉形连杆中部的连接孔的配合连接一组平行设置的剪叉形连杆,一组所述剪叉形连杆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伸缩杆固定架,所述伸缩杆固定架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缩杆固定架上,所述成型平台通过平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魏新国沈银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保来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