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7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下端开槽连接有移动键,且移动键的拐角处设置有滚动结构,所述轨道的一个槽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堵头,且轨道的另一个槽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堵头,所述移动键包括键体、凹陷槽、通槽、通孔,且键体的前后端四角处开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槽底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陷槽和通槽相通,且通槽利用通孔和外界相通,所述凹陷槽槽底边缘开设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利用连接杆、连接块、连接头实现滚珠和键体之间的连接,方便滚珠拆卸更换,滚珠实现键体和轨道之间活动设置,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移动键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
技术介绍
三维立体打印机,也称三维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3D打印用导轨结构使用过程中,由于移动键在轨道内不断进行移动,移动键和轨道之间不断进行摩擦,移动键存在磨损,现有的移动键有滚珠,但难以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下端开槽连接有移动键,且移动键的拐角处设置有滚动结构,所述轨道的一个槽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堵头,且轨道的另一个槽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堵头。优选的,所述移动键包括键体、凹陷槽、通槽、通孔,且键体的前后端四角处开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槽底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凹陷槽和通槽相通,且通槽利用通孔和外界相通,所述凹陷槽槽底边缘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滚动结构包括连接杆、滚珠、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头,且连接杆的杆身套接有滚珠,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和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侧壁两侧处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杆和滚珠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嵌入进键体开设的一端凹陷槽槽内,且第一连接块端面边缘开设螺纹孔和凹陷槽槽底边缘开设螺纹孔对齐,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内螺纹和连接杆相连接,且第一连接头通过外螺纹和第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滚珠嵌入进通孔孔内,且滚珠和键体活动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利用连接杆、连接块、连接头实现滚珠和键体之间的连接,方便滚珠拆卸更换,滚珠实现键体和轨道之间活动设置,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移动键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的移动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的滚动结构拆分示意图。图中:1、轨道;2、移动键;201、键体;202、凹陷槽;203、通槽;204、通孔;3、滚动结构;301、连接杆;302、滚珠;303、第一连接块;304、第一连接头;305、第二连接块;306、第二连接头;4、第一连接堵头;5、第二连接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包括轨道1,轨道1的下端开槽连接有移动键2,且移动键2的拐角处设置有滚动结构3,轨道1的一个槽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堵头4,且轨道1的另一个槽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堵头5。其中,移动键2包括键体201、凹陷槽202、通槽203、通孔204,且键体201的前后端四角处开设有凹陷槽202,凹陷槽202的槽底开设有通槽203,且通槽20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04。其中,凹陷槽202和通槽203相通,且通槽203利用通孔204和外界相通,凹陷槽202槽底边缘开设有螺纹孔。其中,滚动结构3包括连接杆301、滚珠302、第一连接块303、第一连接头304、第二连接块305、第二连接头306,且连接杆301的杆身套接有滚珠302,连接杆301的一端套接有第一连接块303,且第一连接块303和连接杆301通过第一连接头304相连接,连接杆301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连接块305,且第二连接块305和连接杆301通过第二连接头306相连接,第一连接块303和第二连接块305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头304和第二连接头306的结构相同。其中,连接杆301侧壁两侧处设置有螺纹,连接杆301和滚珠302之间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块303嵌入进键体201开设的一端凹陷槽202槽内,且第一连接块303端面边缘开设螺纹孔和凹陷槽202槽底边缘开设螺纹孔对齐,第一连接头304通过内螺纹和连接杆301相连接,且第一连接头304通过外螺纹和第一连接块303相连接,滚珠302嵌入进通孔204孔内,且滚珠302和键体201活动设置;利用连接杆301、连接块、连接头实现滚珠302和键体201之间的连接,方便滚珠302拆卸更换,滚珠302实现键体201和轨道1之间活动设置,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移动键2的磨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组装移动键2、滚动结构3、轨道1、连接堵头时,滚动结构3设置的滚珠302套接在连接杆301杆身,连接杆301侧壁两端处设置有螺纹,连接杆301一端对准通槽203槽口进行插入,直至滚珠302插入进通槽203槽内,上下调节连接杆301的位置,直至滚珠302侧壁嵌入进键体201拐角处开设的通孔204内,转动滚珠302,检测滚珠302能否在键体201开设的通孔204孔内转动,第一连接块303开设的螺纹孔对准连接杆301的一端,第一连接块303嵌入进键体201前端开设的凹陷槽202槽内,连接杆301插入进第一连接块303开设的螺纹孔内,第一连接头304开设孔对准连接杆301杆头进行套接,第一连接头304通过内螺纹与连接杆301相连接,第一连接头304通过外螺纹与第一连接块303相连接,第一连接块303端面边缘开设的螺纹孔和凹陷槽202槽底开设的螺纹孔对齐,使用螺栓插入进第一连接块303端面边缘开设的螺纹孔内,进行第一连接块303和键体201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305、第二连接头306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所述轨道(1)的下端开槽连接有移动键(2),且移动键(2)的拐角处设置有滚动结构(3),所述轨道(1)的一个槽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堵头(4),且轨道(1)的另一个槽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堵头(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所述轨道(1)的下端开槽连接有移动键(2),且移动键(2)的拐角处设置有滚动结构(3),所述轨道(1)的一个槽口处连接有第一连接堵头(4),且轨道(1)的另一个槽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堵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键(2)包括键体(201)、凹陷槽(202)、通槽(203)、通孔(204),且键体(201)的前后端四角处开设有凹陷槽(202),所述凹陷槽(202)的槽底开设有通槽(203),且通槽(20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202)和通槽(203)相通,且通槽(203)利用通孔(204)和外界相通,所述凹陷槽(202)槽底边缘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3)包括连接杆(301)、滚珠(302)、第一连接块(303)、第一连接头(304)、第二连接块(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煜王以欣王乔源卢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