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组件和制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4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组件和制热设备,管组件包括排烟管、排烟孔和第一遮挡部件;排烟孔设置于排烟管上;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排烟孔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管组件,排烟管上设置有排烟孔,排烟管内的烟气可经排烟孔排放至室外环境中。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排烟孔的外侧,即第一遮挡部件套设于排烟管的外侧,并设置于排烟孔处,使得排烟孔不会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中,进而避免雨水由排烟孔进入到排烟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组件和制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热设备相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组件和制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热水器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需连接至室外,使得燃气热水器产生的烟气可经由排烟管排放至室外环境中。在相关技术中,由于排烟管的排烟孔设置在室外,所以在雨天时,风会将雨水带入到排烟管内,雨水会沿排烟管进入到燃气热水器内部。进入到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雨水会腐蚀燃气热水器内部的元件,导致燃气热水器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管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制热设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组件,包括排烟管、排烟孔和第一遮挡部件;排烟孔设置于排烟管上;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排烟孔的外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管组件,排烟管上设置有排烟孔,排烟管内的烟气可经排烟孔排放至室外环境中。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排烟孔的外侧,即第一遮挡部件套设于排烟管的外侧,并设置于排烟孔处,使得排烟孔不会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中,进而避免雨水由排烟孔进入到排烟管内。由于第一遮挡部件可防止雨水进入到排烟管内,所以可防止制热设备内部的元件被雨水腐蚀,确保制热设备的正常工作。尤其对于制热设备的电器元件和线路,第一遮挡部件可防止雨水腐蚀电器元件和线路,避免电器元件或线路的绝缘结构损坏,在避免电器元件或线路短路的同时,还可防止电器元件或线路漏电,进而提升用户在使用制热设备时的安全性。在用户使用制热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遮挡部件可防止雨水进入到排烟管内,还可防止雨水进入到制热设备的燃烧室内,进而防止雨水对燃烧室内的火焰产生影响,防止火焰因雨水而熄灭,确保了燃烧室内火焰的正常燃烧。管组件还包括进气管和第二间隙;进气管套设于排烟管的外侧;第二间隙设置于进气管和排烟管之间。进气管套设于排烟管的外侧,进气管和排烟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室外空气可通过第二间隙进入到制热设备内,避免因制热设备燃烧而消耗室内的氧气,减小制热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将进气管套设于排烟管的外侧,使得管组件同时具备进气和排烟的功能,减少管组件对空间的占用。并且由于管组件同时具备进气和排烟的功能,在安装管组件时,只需在墙壁上开设一个安装孔即可,减少对墙壁的破坏,使得管组件的安装更加便捷。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遮挡部件,第二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相连接,盖设于第一遮挡部件上方。第二遮挡部件设置于第一遮挡部件的上方,以遮挡由上方下落的雨水进入到排烟管与第一遮挡部件之间的第一间隙内,进一步提升排烟孔处的防雨效果。并且第一遮挡部件还可避免第一间隙的上方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减小室外空气在风力的带动下对第一间隙内烟气的冲击,确保烟气的流动速度可抵消室外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升排烟孔处的防风效率,进一步减小倒灌空气对燃烧室内的火焰产生影响,提升燃烧器工作的稳定性。并且第一遮挡部件还可避免杂物进入到第一间隙内,进而防止排烟孔堵塞,确保排烟的顺畅。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管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管组件还包括第一间隙,第一间隙设置于第一遮挡部件和排烟管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排烟管和第一遮挡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排烟管内的烟气经排烟孔排放至第一间隙内,再由第一间隙排放至室外环境中。在烟气排放的过程中,确保第一遮挡部件的挡雨效果的同时,使得排烟管内的烟气可顺利地排放至第一环境中。并且在第一烟气进入到第一间隙后,烟气在第一间隙内具备一定的流动速度,在该流动速度的冲击下,可避免室外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倒灌进入到排烟管内,提升热水器背压的稳定性。由于第一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相配合形成的第一间隙,可在排烟的同时防止室外空气倒灌进入到排烟管道中,进而减小倒灌空气对燃烧室内的火焰产生影响,防止倒灌空气吹灭火焰,提升燃烧器工作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相连接,实现对第一遮挡部件的安装和固定。第一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相连接,还可确保第一间隙的不会因为排烟管或第二遮挡部件的变型而发生改变,使得第一间隙在排烟孔的周向上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排烟孔处的压力更加均匀,使得烟管组件排烟更加顺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管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于排烟管和第一遮挡部件之间,支架的一端与排烟管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遮挡部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用于支撑第一遮挡部件,确保第一遮挡部件的稳定性。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也设置有该支架,以实现对进气管的支撑。第一遮挡部件和排烟管之间设置有三个支架,三个支架沿排烟管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使得第一遮挡部件受力更加均匀。进气管和排烟管之间设置有三个支架,三个支架沿排烟管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使得进气管受力更加均匀。支架呈V型,并具备一定的弹性,以使的管组件能承受更大风力的冲击。支架上设置有三个焊点,其中两个焊点位于支架的同一侧,与排烟管相焊接,第三个焊点设置于支架的另一侧,与第一遮挡部件或进气管相焊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遮挡部件与第二遮挡部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遮挡部件通过第二遮挡部件固定于排烟管上,使得第一遮挡部件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进而简化烟管组件的加工工艺,降低烟管组件的装配难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遮挡部件与排烟管的侧壁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遮挡部件均设置于排烟管的侧方,降低了烟管组件的整体高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第二遮挡部件的重心,进而降低了烟管组件的重心,减小风力对烟管组件的影响,提升烟管组件的抗风能力,使得烟管组件更加稳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遮挡部件粘接于排烟管上;或第二遮挡部件焊接于排烟管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遮挡部件粘接于排烟管上,简化了第二遮挡部件的安装工艺,并且避免高温使得排烟管发生变形。第二遮挡部件焊接于排烟管上,使得第二遮挡部件的安装更加牢固,延长烟管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遮挡部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延伸部;第一本体与排烟管相连接;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于,与第一本体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本体安装于排烟管上,并覆盖在第一遮挡部件的上方,实现对第一间隙的覆盖,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并向第一本体的下方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对第一间隙的防护效果,防止雨水和室外空气灌入排气孔内,进而确保制热设备的稳定工作。第一本体焊接于排烟管上,确保第一本体的稳定性,在第一本体和排烟管的连接处涂覆有密封胶,以防止雨水由第一本体和排烟管之间的缝隙流入到第一间隙内。排烟孔设置于排烟管的侧壁上,使得第一本体可直接与排烟管的侧壁相焊接,无需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来支撑第二遮挡部件,进而提升第二遮挡部件的稳定性。排烟孔的数量为多个,沿排烟管的周向分布。多个排烟孔的排烟面积大于排烟管的截面积,以确保排烟管可更加顺畅地将制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烟管;/n排烟孔,设置于所述排烟管上;/n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所述排烟孔的外侧;/n进气管,套设于所述排烟管的外侧;/n第二间隙,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和排烟管之间;/n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排烟管相连接,盖设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烟管;
排烟孔,设置于所述排烟管上;
第一遮挡部件,环绕于所述排烟孔的外侧;
进气管,套设于所述排烟管的外侧;
第二间隙,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和排烟管之间;
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排烟管相连接,盖设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和所述排烟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与所述排烟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设置于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之间,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排烟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与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排烟管的侧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坚吴世华黄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