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彬专利>正文

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59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属于造粒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机箱、机筒与输出管;主机箱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造粒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造粒腔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电机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中部,转轴中部套接有凸轴,凸轴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绞盘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外侧,绞盘与凸轴传动连接;机筒焊接于主机箱上端,该种螺杆结构通过组合设置的传动轴体与螺杆,来拓展螺杆的制动传动结构,利用绞盘配合螺杆传动运输来同步保证螺杆动能利用率,即维持螺杆结构的高扭矩传动,提高了结构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造粒机械
,特别是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
技术介绍
色母粒由颜料和树脂通过加热、混合和并造粒成型,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电、汽车配件等材料的着色,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色母粒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混料和色母粒的造粒成型时非常关键的步骤,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然而现有的色母粒用造粒机结构,特别是螺杆造粒机,螺杆由于传动过程中电机功率限制与转动损耗,螺杆传动扭矩较低,进而导致原料通过造粒机内部时由于滞留于管道内时间过长,易出现原料的冷却粘黏,影响造粒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机筒与输出管;所述主机箱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所述造粒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所述造粒腔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中部,所述转轴中部套接有凸轴,所述凸轴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所述绞盘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外侧,所述绞盘与凸轴传动连接;所述机筒焊接于主机箱上端,所述机筒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所述运输内管与机筒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所述运输内管中嵌入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末端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所述机筒与造粒腔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轴节贯穿于连接管内侧上端;所述输出管贯通设置于主机箱右侧,所述输出管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所述阀口管贯通设置于输出管与造粒腔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与填料管管口均为斗式入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内管为不锈钢管,所述运输内管管壁光滑,所述运输内管与螺杆之间形成有mm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凸轴与转轴之间为直角啮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凸口锥片为不锈钢片,所述凸口锥片呈横向等间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绞盘为不锈钢锥形刀盘,所述绞盘与凸口锥片横向交错。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相比传统螺杆造粒机的螺杆结构,该螺杆结构在电机直驱传动的基础上,通过加设凸轴、轴节的方式来变径传动造粒腔的绞盘组件,进而拓展螺杆传动挤压时的造粒结构,保证在转轴制动时的螺杆高扭矩从动,配合绞盘组件完成色母粒的造粒生产,进而避免了色母粒原料的滞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结构的加工效率。2.本方案中的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径直设置的机筒于螺杆传动配合造粒腔的转动造粒,能有效保证原料通过结构时的流速,并通过阀口管外界抽吸设备的方式来进行色母粒的抽吸运输,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运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造粒腔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主机箱、2-机筒、3-输出管、4-填料管、5-运输内管、6-螺杆、7-轴节、8-连接管、9-造粒腔、10-转轴、11-电机、12-阀口管、13-凸轴、14-凸口锥片、15-绞盘。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结合图1-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1、机筒2与输出管3;主机箱1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9,造粒腔9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14,造粒腔9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9中部,转轴10中部套接有凸轴13,凸轴1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15,绞盘15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14外侧,绞盘15与凸轴13传动连接,输出管3与填料管4管口均为斗式入口结构,凸轴13与转轴10之间为直角啮合结构,凸口锥片14为不锈钢片,凸口锥片14呈横向等间距分布,绞盘15为不锈钢锥形刀盘,绞盘15与凸口锥片14横向交错,其中电机11连接电源后制动,将带动转轴10在造粒腔9中作纵向的相对从动,由于凸轴13与转轴10啮合,凸轴13将在转轴10转动时齿合呈横向的转动方向,并带动绞盘15在造粒腔9中转动,绞盘15与凸口锥片14、造粒腔9之间的错合接触,将对造粒腔9中色母粒原料进行搅动造粒;机筒2焊接于主机箱1上端,机筒2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5,运输内管5与机筒2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4,运输内管5中嵌入设置有螺杆6,螺杆6末端与转轴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7,机筒2与造粒腔9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8,轴节7贯穿于连接管8内侧上端,运输内管5为不锈钢管,运输内管5管壁光滑,运输内管5与螺杆6之间形成有20mm间隙,在上述电机11制动过程中,转轴10将通过轴节7带动螺杆6转动,当色母粒原料通过填料管4投入机筒2中后,原料将沿运输内管5管路,随着螺杆6的旋动,将原料快速挤压运输至运输内管5末端,并由连接管8排入造粒腔9中;输出管3贯通设置于主机箱1右侧,输出管3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12,阀口管12贯通设置于输出管3与造粒腔9之间,其中输出管3为该螺杆结构的原料输出端,可将外界抽吸设备管路与阀口管12对接,来将造粒腔9中原料抽吸而出进行后续制程。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1)、机筒(2)与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机箱(1)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9),所述造粒腔(9)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14),所述造粒腔(9)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9)中部,所述转轴(10)中部套接有凸轴(13),所述凸轴(1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15),所述绞盘(15)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14)外侧,所述绞盘(15)与凸轴(13)传动连接;/n所述机筒(2)焊接于主机箱(1)上端,所述机筒(2)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5),所述运输内管(5)与机筒(2)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4),所述运输内管(5)中嵌入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末端与转轴(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7),所述机筒(2)与造粒腔(9)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轴节(7)贯穿于连接管(8)内侧上端;/n所述输出管(3)贯通设置于主机箱(1)右侧,所述输出管(3)中嵌入设置有阀口管(12),所述阀口管(12)贯通设置于输出管(3)与造粒腔(9)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粒造粒机高扭矩螺杆结构,包括主机箱(1)、机筒(2)与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箱(1)内开槽设置有造粒腔(9),所述造粒腔(9)左右两侧内壁均凸出设置有一对凸口锥片(14),所述造粒腔(9)外侧下端相邻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呈纵向贯穿于造粒腔(9)中部,所述转轴(10)中部套接有凸轴(13),所述凸轴(1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一对绞盘(15),所述绞盘(15)平行设置于凸口锥片(14)外侧,所述绞盘(15)与凸轴(13)传动连接;
所述机筒(2)焊接于主机箱(1)上端,所述机筒(2)内侧中部贯通设置有运输内管(5),所述运输内管(5)与机筒(2)之间上端贯通设置有填料管(4),所述运输内管(5)中嵌入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末端与转轴(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轴节(7),所述机筒(2)与造粒腔(9)之间贯通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轴节(7)贯穿于连接管(8)内侧上端;
所述输出管(3)贯通设置于主机箱(1)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