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52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特别涉及工艺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切割台、圆形平台、第一电机、旋转杆、竖杆、连接杆、清理板、收集口、收集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切割支架、滑轨、滑块、滚珠、切割电机、割刀,所述切割支架一侧设有所述圆形平台,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旋转杆底部中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清理板相连,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设有滚轮,所述圆形平台上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底部设有收集箱。提高了切割装置的使用感,实现了边角料的收集和处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艺品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工艺品即手工艺的产品。是指通过手工或机器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有艺术价值的产品。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工艺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切割装置实现切割,工艺品在切割的时候会产生一些边角料,现有的切割装置不能实现边角料的回收,不仅影响切割台的切割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另外,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时割刀无法实现较好地移动及其高度的调节,影响切割装置的使用感。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切割装置不能实现边角料的回收,不仅影响切割台的切割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及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时割刀无法实现较好地移动及其高度的调节,影响切割装置的使用感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圆形平台、第一电机、旋转杆、竖杆、连接杆、清理板、收集口、收集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切割支架、滑轨、滑块、滚珠、切割电机、割刀,所述切割台正上方横跨有切割支架,所述切割台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切割台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切割支架两侧内壁上连接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所述切割电机,所述割刀通过所述切割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切割支架一侧设有所述圆形平台,所述圆形平台的中心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旋转杆底部中间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清理板相连,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设有滚轮,所述圆形平台上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底部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转轮和第二粉碎转轮,所述第一粉碎转轮和第二粉碎转轮下发设有粉碎室,所述粉碎室底部内壁上竖直向下安装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每个螺距之间交错设有第一粉碎齿,所述转轴通过第二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粉碎室底部设有出料口。优选地,所述切割支架顶部内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滚珠,所述滑块顶部与所述滚珠底部相接触。优选地,所述圆形平台边缘上设有与所述滚轮相匹配的环形滚槽。优选地,所述清理板底部设有清理毛刷。优选地,所述粉碎室两侧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粉碎齿呈间隔交错设置的第二粉碎齿。优选地,所述收集口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粉碎转轮与所述第二粉碎转轮之间上方。优选地,所述粉碎室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箱一侧内壁与所述进料口之间倾斜设有第二导料板。优选地,所述割刀上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一侧设有拉杆。(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切割装置不能实现边角料的回收,不仅影响切割台的切割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及现有的切割装置切割时割刀无法实现较好地移动及其高度的调节,影响切割装置的使用感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调节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便于实现切割支架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割刀高度的调整,滚珠的设置实现了滑块移动时更加顺滑,实现割刀更好地移动,提高了切割装置的使用感。2、切割过程产生的边角料落入到圆形平台上,可以启动第一电机带动旋转杆旋转并带动清理板上的清理毛刷将切割的边角料及碎屑清扫至收集箱内实现收集,保证切割台的切割环境。3、通过两次挤压粉碎,粉碎效果好,实现了边角料的回收处理,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切割台、2-圆形平台、3-电机架、4-第一电机、5-旋转杆、6-竖杆、61-滚轮、7-连接杆、8-清理板、81-清理毛刷、9-收集口、10-滚槽、11-收集箱、12-第一导料板、13-第一粉碎转轮、14-第二粉碎转轮、15-粉碎室、16-转轴、17-螺旋叶片、18-第一粉碎齿、19-第二粉碎齿、20-第二电机、21-出料口、22-第二导料板、23-第一气缸、231-第一活塞杆、24-第二气缸、241-第二活塞杆、25-切割支架、26-滑轨、27-滑块、28-滚珠、29-切割电机、30-保护罩、31-割刀、32-拉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台1、圆形平台2、第一电机4、旋转杆5、竖杆6、连接杆7、清理板8、收集口9、收集箱11、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切割支架25、滑轨26、滑块27、滚珠28、切割电机29、割刀31,所述切割台1正上方横跨有切割支架25,所述切割台1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缸23,所述切割台1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缸24,所述第一气缸23的第一活塞杆23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24的第二活塞杆24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切割支架25两侧内壁上连接有所述滑轨26,所述滑轨26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6相匹配的滑块27,所述滑块27上固定有所述切割电机29,所述割刀31通过所述切割电机29进行驱动,所述切割支架25一侧设有所述圆形平台2,所述圆形平台2的中心设有电机架3,所述电机架3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4,所述旋转杆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上,所述旋转杆5底部中间通过连接杆7与所述清理板8相连,所述旋转杆5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竖杆6,所述竖杆6底端设有滚轮61,所述圆形平台2上开设有收集口9,所述收集口9底部设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所述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下发设有粉碎室15,所述粉碎室15底部内壁上竖直向下安装有所述转轴16,所述转轴16上设有螺旋叶片17,所述螺旋叶片17每个螺距之间交错设有第一粉碎齿18,所述转轴16通过第二电机20进行驱动,所述粉碎室15底部设有出料口21。所述切割支架25顶部内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滚珠28,所述滑块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台(1)、圆形平台(2)、第一电机(4)、旋转杆(5)、竖杆(6)、连接杆(7)、清理板(8)、收集口(9)、收集箱(11)、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切割支架(25)、滑轨(26)、滑块(27)、滚珠(28)、切割电机(29)、割刀(31),所述切割台(1)正上方横跨有切割支架(25),所述切割台(1)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缸(23),所述切割台(1)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缸(24),所述第一气缸(23)的第一活塞杆(23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24)的第二活塞杆(24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切割支架(25)两侧内壁上连接有所述滑轨(26),所述滑轨(26)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6)相匹配的滑块(27),所述滑块(27)上固定有所述切割电机(29),所述割刀(31)通过所述切割电机(29)进行驱动,所述切割支架(25)一侧设有所述圆形平台(2),所述圆形平台(2)的中心设有电机架(3),所述电机架(3)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4),所述旋转杆(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上,所述旋转杆(5)底部中间通过连接杆(7)与所述清理板(8)相连,所述旋转杆(5)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竖杆(6),所述竖杆(6)底端设有滚轮(61),所述圆形平台(2)上开设有收集口(9),所述收集口(9)底部设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所述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下发设有粉碎室(15),所述粉碎室(15)底部内壁上竖直向下安装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上设有螺旋叶片(17),所述螺旋叶片(17)每个螺距之间交错设有第一粉碎齿(18),所述转轴(16)通过第二电机(20)进行驱动,所述粉碎室(15)底部设有出料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边角料的工艺品生产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台(1)、圆形平台(2)、第一电机(4)、旋转杆(5)、竖杆(6)、连接杆(7)、清理板(8)、收集口(9)、收集箱(11)、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切割支架(25)、滑轨(26)、滑块(27)、滚珠(28)、切割电机(29)、割刀(31),所述切割台(1)正上方横跨有切割支架(25),所述切割台(1)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气缸(23),所述切割台(1)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气缸(24),所述第一气缸(23)的第一活塞杆(23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24)的第二活塞杆(241)朝上设置且与所述切割支架(2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切割支架(25)两侧内壁上连接有所述滑轨(26),所述滑轨(26)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6)相匹配的滑块(27),所述滑块(27)上固定有所述切割电机(29),所述割刀(31)通过所述切割电机(29)进行驱动,所述切割支架(25)一侧设有所述圆形平台(2),所述圆形平台(2)的中心设有电机架(3),所述电机架(3)上固定有所述第一电机(4),所述旋转杆(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上,所述旋转杆(5)底部中间通过连接杆(7)与所述清理板(8)相连,所述旋转杆(5)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竖杆(6),所述竖杆(6)底端设有滚轮(61),所述圆形平台(2)上开设有收集口(9),所述收集口(9)底部设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所述第一粉碎转轮(13)和第二粉碎转轮(14)下发设有粉碎室(15),所述粉碎室(15)底部内壁上竖直向下安装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上设有螺旋叶片(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章邓久添陈明锐黄昌忠
申请(专利权)人:闽侯县隆森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