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墙砖及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42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墙砖及安装结构,其中墙砖包括墙砖本体、在所述墙砖上设置有多个便于吊接的挂接槽,墙砖通过顶墙面砖挂件和水平定位件定位在墙体上。本申请中在墙砖上开设挂接槽,通过顶墙面砖挂件将其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对墙砖进行定位,提高墙砖与墙体的附着力,提高墙砖使用寿命;同时顶墙面砖挂件对所述墙砖的限位固定,防止墙砖下坠,保证贴好的墙砖缝隙对齐,同时安全效率提高,同时工具的吊装工具的使用不必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即可完成对墙砖安装;另外在最下层的墙砖底部安装水平定位件,一方面保证墙砖粘贴的水平度和起到支撑的作用,另外防止贴墙砖的泥灰坠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墙砖及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墙砖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在贴瓷砖或者墙砖时,使用的是先在墙体上抹灰,然后在粘贴瓷砖或墙砖;由于墙砖设计的比较重,直接粘在墙体,由于自身重力和灰层的重力,从而使得刚贴合好的瓷砖容下下落或下坠,从而造成瓷砖之间的边缝不容易对其,另外常规贴瓷砖在贴时,即使经验在丰富师傅贴墙砖的效率仍然较低,并且还容易出现墙砖在贴合一端时间后容易错位,影响墙砖粘贴的美观;而且即使墙砖已经凝固,但由于墙砖与墙体之间的附着力小,由于使用环境和时间的延长,墙砖也会脱落,引起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墙砖及安装结构,解决常规墙砖在粘贴时容易下坠引起边缝隙错位影响美观以及墙砖与墙体的附着力小容易脱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墙砖,包括墙砖、在所述墙砖上设置有多个便于吊接的挂接槽。进一步的,所述墙砖为墙砖,在所述墙砖上开设有多个内凹形挂接槽,所述内凹形挂接槽为两个内凹的第一挂接槽或贯通所述墙砖侧壁的第二挂接槽或两个对称开设未贯通所述墙砖侧壁的第三挂接槽。再进一步的,所述内凹形挂接槽的侧向截面均为燕尾槽型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墙砖的安装结构,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墙砖通过顶墙面砖挂件和墙面砖挂件定位在墙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顶墙面砖挂件包括金属板和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墙砖上的挂接槽进行限位连接的限位吊钩,在所述金属板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安装时所述定位孔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墙砖的上边沿,所述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在所述限位吊钩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尖端。再进一步的,在所墙砖的最下端部设置有“凵”字形结构的水平定位件,所述水平定位件包括便于安装支撑所述墙砖的底部的定位槽道,在所述定位槽道上开设有便于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槽道的长度大于或者小于所述墙砖的长度,所述安装孔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墙体上。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件为膨胀螺钉或者固定螺钉。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墙砖与墙体之间涂覆有抹灰层。再进一步的,所述顶墙面砖挂件和所述墙面砖挂件分别为防锈金属材质。再进一步的,所述墙面砖挂件设置在所述顶墙面砖挂件的下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中在墙砖上开设挂接槽,通过顶墙面砖挂件将其固定在墙体上,从而对墙砖进行定位,提高墙砖与墙体的附着力,提高墙砖使用寿命;同时顶墙面砖挂件对所述墙砖的限位固定,防止墙砖下坠,保证贴好的墙砖缝隙对齐,同时安全效率提高,同时工具的吊装工具的使用不必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即可完成对墙砖安装;另外在最下层的墙砖底部安装水平定位件,一方面保证墙砖粘贴的水平度和起到支撑的作用,另外防止贴墙砖的泥灰坠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墙砖安装结构的主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墙砖示意图;图3为图1中其他墙砖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1中B的局部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C的局部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顶墙面砖挂件示意图;图8为图1中水平定位件的主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墙砖;1a、第一挂接槽;1b、第二挂接槽;1c、第三挂接槽;2、地面;3、顶墙面砖挂件;3a、限位吊钩;3b、固定尖端;3c、定位孔;4、水平定位件;4a、安装孔;4b、定位槽道;5、抹灰层;6、墙体;7、固定件;8、墙面砖挂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墙砖,包括墙砖、在所述墙砖上开设有多个便于吊接的挂接槽,具体可以设计为;其中所述墙砖为墙砖1,在所述墙砖1上开设有内凹形挂接槽,所述内凹形挂接槽为两个内凹的第一挂接槽1a或贯通所述墙砖1侧壁的第二挂接槽1b或两个对称开设未贯通所述墙砖1侧壁的第三挂接槽1c;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挂接槽1a的侧向截面为燕尾槽型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挂接槽1a对称安装在所述墙砖上,其中所述第一挂接槽1a的长度为2至10cm;在加工时,所述第二挂接槽1b为在所述墙砖1预设其侧向截面为燕尾槽,且所述第二挂接槽1b靠近所述墙砖1的上边沿预设有水平横向贯通的燕尾槽形挂接槽;本实施例中第三种挂接槽,其中所述第三挂接槽1c与所述第二挂接槽1b的结构近似,但是所述第三挂接槽1c为对称结构,并且所述第三挂接槽1c的中部是断开的封闭的结构;其中将挂接槽不仅可以设计为燕尾槽形结构,还可设计为便于安装在凸凹缩口结构,从而便于限位固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墙砖的安装结构,将图2和图3中所述墙砖1通过顶墙面砖挂件3和墙面砖挂件8定位在墙体6上;所述墙面砖挂件8的下部与顶墙面砖挂件3的结构相同,其中在所述墙面砖挂件8包括燕尾形结构的限位吊钩和固定尖端;其中如图1所示,墙砖通过顶墙面砖挂件3定位在墙体6上,其中如图6所示,最下层的墙砖1底部可以安装水平定位件4,其中所述水平定位件4平行于顶面2或者与所述地面2接触,用于支撑所述墙砖,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包括金属板和固定在所述金属板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墙砖1上的挂接槽进行限位连接的限位吊钩3a和与所述限位吊钩3a相对应的固定尖端3b,其中固定尖端3b用于插设在墙砖涂层内,便于凝固后稳定墙砖,在所述金属板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c,安装时所述定位孔3c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墙砖的上边沿,所述定位孔3c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所述墙体6上,其中所述定位孔3a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墙砖的上边沿,从而便于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将所述墙砖定位在墙体6上,因为如果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的上端低于所述墙砖,那么墙砖会影响到利用所述固定件7等工具与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上的定位孔3a进行安装,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的下端靠近墙体6一侧安装有固定尖端3c,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固定尖端3b保证顶墙面砖挂件3的竖直状态,同时还能够便于稳定墙砖的挂接方式;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和所述墙面砖挂件8分别为防锈金属材质,所述墙面砖挂件8安装在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的下层,其中在所述墙体6上安装有多排所述墙面砖挂件8,所述墙砖1通过其上开设的挂接槽安装在所述墙面砖挂件8上,其中最顶层的墙砖1通过顶墙面砖挂件3进行安装固定。如图8所示,所述水平定位件4为“凵”字形结构,所述水平定位件4包括便于安装支撑所述墙砖的底部的定位槽道4b,在所述定位槽道4b上开设有便于固定在所述墙体6上的安装孔4a,所述定位槽道4b的长度大于或者小于所述墙砖的长度,所述安装孔4a通过固定件7安装在所述墙体6上;其中所述定位槽道4b的宽度大于所述墙砖的厚度,从而将所述墙砖的底部埋设在所述定位槽道4b,一方面对所述墙砖的底部水平度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定位槽道4防止所述抹灰层5从所述墙砖的底部漏出,从而对抹灰层5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出现漏灰的现象。其中在所述固定件7为膨胀螺钉或者固定螺钉,从而便于安装定位或打孔定位提高稳定性能;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墙砖、在所述墙砖上设置有多个便于吊接的挂接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墙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墙砖、在所述墙砖上设置有多个便于吊接的挂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砖为墙砖(1),在所述墙砖(1)上开设有多个内凹形挂接槽,所述内凹形挂接槽为两个内凹的第一挂接槽(1a)或贯通所述墙砖(1)侧壁的第二挂接槽(1b)或两个对称开设未贯通所述墙砖(1)侧壁的第三挂接槽(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形挂接槽的侧向截面均为燕尾槽型结构。


4.一种新型墙砖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墙砖通过顶墙面砖挂件(3)和墙面砖挂件(8)定位在墙体(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墙面砖挂件(3)包括金属板和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下端并用于与所述墙砖上的挂接槽进行限位连接的限位吊钩(3a),在所述金属板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孔(3c),安装时所述定位孔(3c)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墙砖的上边沿,所述定位孔(3c)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所述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纪年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高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