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41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铝合金龙骨、副框、电动百叶,铝合金龙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拼接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为中空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是内侧,四周通过铝扣板压实固定;外层玻璃为钢化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四周通过副框压实固定;电动百叶位于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于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实现升降,百叶电动马达安装于单元板块上端非可视的封修部分;该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除了具有洁净、不结露的性能外,还具有遮阳功能,而且从经济性分析,性价比高、维护费用低,是一种新型的幕墙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的双层幕墙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充气式电动百叶单元幕墙。
技术介绍
传统双层幕墙,虽然在保温、隔热、降噪等性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但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占用较大空间、通风效果差、清洁维护难度大、维护费用高等诸多缺陷,是的客户对其需求欲望逐渐降低,导致市场普及率低。一种新型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的问世,解决了传统双层幕墙的诸多问题,在欧洲市场逐渐盛行。其主要优点体现在性价比高,维护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洁净、不结露性能,而且节省空间,无需在室内布置遮阳百叶,称得上是一种新兴的幕墙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系统,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铝合金龙骨、副框、电动百叶,其技术要点是:铝合金龙骨相互连接组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通过铝扣板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内侧,外层玻璃通过副框压实,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外侧,电动百叶位于内、外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在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实现升降运动。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铝合金龙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连接组角,形成矩形单元框架,龙骨连接处施打双组份硅酮密封胶,要求单元框架自身密闭;步骤2)将内层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内侧,玻璃及单元框架可视区域清洁完毕,通过铝扣板压实固定内层玻璃,玻璃与龙骨通过周圈三道硅胶条密封,保证水密、气密性;步骤3)安装引导滑道于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内壁槽口内,将清洁后的电动百叶置于引导滑道内,测试并保证顺畅升降;电动马达固定在单元幕墙顶部非可视封修板内,连接导电线;步骤4)将清洁后的外层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通过副框压实固定外层玻璃,玻璃与副框之间周圈布设硅胶条,保证水密、气密性;步骤5)向上述密闭双层单元幕墙空腔内充入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密封充气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该密闭充气式双层幕墙系统,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铝合金龙骨、副框、电动百叶,铝合金龙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拼接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为中空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是内侧,四周通过铝扣板压实固定;外层玻璃为钢化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四周通过副框压实固定;电动百叶位于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于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实现升降,百叶电动马达安装与单元板块上端非可视的封修部分。该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除了具有洁净、不结露的性能外,还具有遮阳功能,而且从经济性分析,性价比高、维护费用低,是一种新型的幕墙产品,已受到众多欧洲客户的青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铝合金龙骨单元组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元框架与双层玻璃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动百叶及引导滑道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竖剖节点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横剖节点图;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内层玻璃、2外层玻璃、3铝合金龙骨、4副框、5电动百叶、6不锈钢自攻螺钉、7铝扣板、8硅胶条、9引导滑道、10电动马达、11单元挂件、12封修板。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包括内层玻璃1、外层玻璃2、铝合金龙骨3、副框4、电动百叶5,其中,合金龙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6拼接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为中空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是内侧,四周通过铝扣板7压实固定;外层玻璃为钢化夹胶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四周通过副框压实固定;电动百叶位于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于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9实现升降,百叶电动马达安装与单元板块上端非可视的封修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的铝合金龙骨组成框架是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实现,其水密、气密性由双组份硅酮密封胶及玻璃四周三道硅胶条8保证。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层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内侧,通过铝扣板压实固定,密封通过玻璃四周三道硅胶条保证。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层玻璃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通过副框压实固定,密封通过总理四周的两道硅胶条保证。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导滑道通过沉头自攻螺钉固定于单元竖向龙骨内侧槽口内,百叶置于滑道中,可自由升降;电动马达10固定于单元上端非可视封修板12内,与百叶实现顺畅联动。进一步地,内、外层玻璃及铝合金龙骨形成密闭空腔,充入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最终形成完整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系统,该系统最终通过单元竖向龙骨上端的单元挂件11连接在主体结构转接系统上,将单元的重力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采用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系统,包括内层玻璃1、外层玻璃2、铝合金龙骨3、副框4、电动百叶5。铝合金龙骨3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6连接组角,形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1置于单元框架室内侧,通过铝扣板7压实固定内层玻璃1,内层玻璃1与龙骨3通过周圈三道硅胶条8密封;将引导滑道9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6固定于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3内壁槽口内,进而将电动百叶5置于引导滑道9内,测试并保证顺畅升降,将电动马达10固定在单元幕墙顶部非可视封修板12内,连接导电线;将外层玻璃2置于单元框架室外侧,通过副框4压实固定外层玻璃2,外层玻璃2与副框4之间周圈布设硅胶条8保证密封;向上述密闭双层单元幕墙空腔内充入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密封充气嘴。本实施例中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的工作过程为:向密闭单元空腔内充入一定压强的洁净、干燥压缩空气,封闭充气嘴,将该单元幕墙铅直吊挂于主体结构转接系统上,给电动马达通电,操控电动马达开关,通过传动带动电动百叶沿引导滑道上下升降。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铝合金龙骨、副框、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铝合金龙骨相互连接组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通过铝扣板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内侧,外层玻璃通过副框压实,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外侧,电动百叶位于内、外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在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实现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铝合金龙骨、副框、电动百叶,其特征在于:铝合金龙骨相互连接组成矩形单元框架,内层玻璃通过铝扣板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内侧,外层玻璃通过副框压实,固定于单元框架室外侧,电动百叶位于内、外层玻璃之间的密闭空腔内,通过固定在单元框架两侧竖向龙骨的引导滑道实现升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其特征在于:铝合金龙骨通过不锈钢自攻螺钉连接组成矩形单元框架,横竖龙骨连接处须施打双组份硅酮密封胶实现框架自身的整体密闭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其特征在于:内、外层玻璃分别通过铝扣板及副框压实固定于单元框架的室内、外两侧,通过硅胶条实现空腔密闭,硅胶条嵌于铝扣板与玻璃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充气式双层单元幕墙,其特征在于:内层玻璃为中空夹胶玻璃,外层玻璃为钢化夹胶玻璃,内、外层玻璃与单元框架在无尘、干燥的环境下组合成双层单元幕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充气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