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235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纤织布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混合在一起;步骤二: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将多种具有高耐磨性的纤维丝,混合缠绕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丝,用复合纤维丝制作出的化纤织布料,具有优异的耐磨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水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并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使复合纤维丝浸泡在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的液体中,当混合纤维丝表面的有机溶液挥发后,在混合限位丝表面会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磨化纤织布料
,具体为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化纤纺织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化纤纺织布多用于手糊成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方格布主要是在船体、贮罐、冷却塔、船舶、车辆、槽罐、建筑结构材料。玻璃纤维布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隔热、防火和阻燃,在遭到火焰燃烧时吸收大量热量并能阻止火焰穿过、隔绝空气。专利号CN201910693970.7,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化纤纺织布的制作方法,属于化纤布加工领域。将玻璃在代铂坩埚融化,然后通过漏板拉制成直径为10μm~45μm玻璃纤维原丝,在拉制过程中,玻璃纤维原丝表面涂覆一层浸润剂;将玻璃纤维原丝在表面处理剂中停留5s~15s完成表面处理,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的玻璃纤维表面上包括化学活性基团;将玻璃纤维经过聚氨酯的水溶液,停留时间为2~10s,玻璃纤维的表面涂敷一层聚氨酯涂层,从而得到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将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在清水中进行洗涤10s~20s,以除去未接枝的聚氨酯;将玻璃纤维复合纤维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厚度为0.5mm~2mm聚氨酯玻璃纤维复合纤维布。在实现该技术方案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化纤纺织布耐磨性能不是很好,无法有效的耐磨;2,现有化纤纺织布所采用的耐磨方法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混合在一起;步骤二: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接着将混合纤维丝捞起利用烘干设备烘干;步骤三:在烘干完成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从而在混合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步骤四:将混合纤维丝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耐磨化纤织布料,接着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的烘干设备,可为电热鼓风干燥箱、蒸汽烘箱和高温烘箱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设备,可为折叶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和移动式搅拌器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缠绕设备,可为机械式缠绕机、数字控制缠绕机、微机控制缠绕机和计算机数控缠绕机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四中的喷涂设备,可为空气喷涂设备、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和低流量超低压喷涂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四中的耐磨涂层,可为碳化硅耐磨涂层和水性抗静电耐磨涂层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将多种具有高耐磨性的纤维丝,混合缠绕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丝,用复合纤维丝制作出的化纤织布料,具有优异的耐磨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并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使复合纤维丝浸泡在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的液体中,当混合纤维丝表面的有机溶液挥发后,在混合限位丝表面会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可以在化纤织布料表面喷涂耐磨涂层,在布料表面形成一层耐磨涂层,从而增加化纤织布料表面的耐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混合在一起;步骤二: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接着将混合纤维丝捞起利用烘干设备烘干;步骤三:在烘干完成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从而在混合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步骤四:将混合纤维丝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耐磨化纤织布料,接着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的烘干设备,可为电热鼓风干燥箱、蒸汽烘箱和高温烘箱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设备,可为折叶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和移动式搅拌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纤维缠绕设备,可为机械式缠绕机、数字控制缠绕机、微机控制缠绕机和计算机数控缠绕机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喷涂设备,可为空气喷涂设备、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和低流量超低压喷涂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耐磨涂层,可为碳化硅耐磨涂层和水性抗静电耐磨涂层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说明的是,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接着将混合纤维丝捞起利用烘干设备烘干,在烘干完成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从而在混合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将混合纤维丝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耐磨化纤织布料,接着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将多种具有高耐磨性的纤维丝,混合缠绕在一起,形成复合纤维丝,用复合纤维丝制作出的化纤织布料,具有优异的耐磨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中加入纳米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利用纤维缠绕设备缠绕混合在一起;/n步骤二: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接着将混合纤维丝捞起利用烘干设备烘干;/n步骤三:在烘干完成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从而在混合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n步骤四:将混合纤维丝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耐磨化纤织布料,接着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中空纤维丝、石墨纤维丝、生物质石墨烯锦纶长丝和竹纤维丝利用纤维缠绕设备缠绕混合在一起;
步骤二:然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接着将混合纤维丝捞起利用烘干设备烘干;
步骤三:在烘干完成后,将混合纤维丝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并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纤维粉和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利用搅拌设备搅动混合纤维丝,从而在混合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碳纤维膜和纳米膜;
步骤四:将混合纤维丝按照现有工艺加捻成纱、整经、穿经,然后织造得到耐磨化纤织布料,接着将耐磨化纤织布料利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耐磨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化纤织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烘干设备,可为电热鼓风干燥箱、蒸汽烘箱和高温烘箱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汉纳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