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33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包括模具卡座、底座和锁紧机构,模具卡座固定在底座上方,锁紧机构包括两固定勾、两拉杆和两压块,两固定勾的上端均勾住模治具,两固定勾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拉杆上,两拉杆均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且两拉杆外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两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抵住模具卡座的底面,两拉杆上端均设有第二弹簧,且两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两拉杆上,两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固定勾下端,两压块均固定在模具卡座上,且两压块分别与两第二弹簧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紧机构将模治具锁紧在模具卡座上,以防止模治具随转盘转动时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插磁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
技术介绍
磁瓦通常是指用在永磁电机的瓦状磁铁,在电机转子生产中,插磁瓦工序是制约电机转子生产线产能的一道重要工序;由于把磁瓦插到电机转子上,对工装盘位置转动的角度,插磁瓦的时间控制都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传统的电机转子磁瓦安装一般是人工手动插磁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操作的不可控性因素较多,导致插磁瓦质量不稳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自动插磁瓦设备,但现有自动插磁瓦设备在运行时存在如问题,由于插磁瓦设备有多个相同的工位,这些工位会一直旋转用来转移物料,而转盘上模治具由于缺少锁紧装置,从而在其在随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模治具经常发生偏移,导致设备故障及后续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包括模具卡座、底座和锁紧机构,所述模具卡座上端设有放置模治具的卡槽,且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左右对称的固定勾、两左右对称的拉杆和两左右对称的压块,两所述固定勾的上端均勾住所述模治具,两所述固定勾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拉杆均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两所述拉杆外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两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抵住所述模具卡座的底面,两所述拉杆上端均设有第二弹簧,且两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勾下端,两所述压块均固定在所述模具卡座上,且两所述压块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弹簧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卡座上端向下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矩形凹槽,两所述压块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矩形凹槽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端套设有圆环底板,且两所述拉杆下端均固定在所述圆环底板上,两所述第一弹簧均限位于所述模具卡座与所述圆环底板之间。进一步地,两所述固定勾下端外侧均设有第一斜面,且两所述第一斜面均是由外向内倾斜。进一步地,两所述压块上端内侧均设有第二斜面,且两所述第二斜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斜面平行。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模治具锁紧在所述模具卡座上,以防止所述模治具随转盘转动时发生移位,而当需要打开两所述固定勾以取出所述模治具时,只需通过向上推动所述圆环底板,从而两所述固定勾在两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便会自动弹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的半剖图。图中:1-模具卡座,11-卡槽,12-矩形凹槽,2-底座,21-圆环底板,3-锁紧机构,31-固定勾,32-拉杆,33-压块,34-第一弹簧,35-第二弹簧,36-第一斜面,37-第二斜面,4-模治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包括模具卡座1、底座2和锁紧机构3。所述模具卡座1上端设有放置模治具4的卡槽11,且其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方,所述模具卡座1上端向下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矩形凹槽12,所述底座2下端套设有圆环底板21。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两左右对称的固定勾31、两左右对称的拉杆32和两左右对称的压块33,两所述固定勾31的上端均勾住所述模治具4,两所述固定勾31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所述拉杆32上,且两所述固定勾31下端外侧均设有第一斜面36,且两所述第一斜面36均是由外向内倾斜。两所述拉杆32均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2上,具体地,两所述拉杆32下端均固定在所述圆环底板21上,从而当所述圆环底板21上下移动时,两所述拉杆32会随着所述圆环底板21在所述底座2内上下移动。两所述拉杆32外均套设有第一弹簧34,两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上端分别抵住所述模具卡座1的底面,本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弹簧34均限位于所述模具卡座1与所述圆环底板21之间。两所述拉杆32上端均设有第二弹簧35,且两所述第二弹簧35的一端均固定在两所述拉杆32上,两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勾31下端,本实施例中当两所述固定勾31的上端勾住所述模治具4时,两所述第一弹簧34均处于原始状态,两所述第二弹簧35均处于被压缩状态;而当两所述固定勾31的上端未勾住所述模治具4时,两所述第一弹簧34均处于被压缩状态,两所述第二弹簧35均处于原始状态。两所述压块33均固定在所述模具卡座1上,具体地,两所述压块33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矩形凹槽12上,且两所述压块33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弹簧35相对设置,两所述压块33均用于向内压紧两所述固定勾31,本实施例中两所述压块33上端内侧均设有第二斜面37,且两所述第二斜面37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斜面36平行,从而当两所述拉杆32随着所述圆环底板21上升后,两所述固定勾31可分别在两所述第二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打开。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所述模治具4放入所述卡槽11中,松开所述圆环底板21,所述圆环底板21在两所述第一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所述圆环底板21带动两所述拉杆32和两所述固定勾31同时向下移动,直至两所述固定勾31夹紧并勾住所述模治具4,此时两所述第一弹簧34完全伸长均处于原始状态,两所述第二弹簧35均处于被压缩状态;而当需要打开两所述固定勾31取出所述模治具4时,只需向上推动所述圆环底板21,从而两所述拉杆32和两所述固定勾31均随着所述圆环底板21向上升,当两所述固定勾31下端上升至两所述压块33处时,两所述固定勾31可分别在两所述第二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打开,从而方便从所述卡槽11中取出所述模治具4,且此时两所述第一弹簧34均处于被压缩状态,两所述第二弹簧35完全伸长均处于原始状态。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所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卡座、底座和锁紧机构,所述模具卡座上端设有放置模治具的卡槽,且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左右对称的固定勾、两左右对称的拉杆和两左右对称的压块,两所述固定勾的上端均勾住所述模治具,两所述固定勾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拉杆均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两所述拉杆外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两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抵住所述模具卡座的底面,两所述拉杆上端均设有第二弹簧,且两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勾下端,两所述压块均固定在所述模具卡座上,且两所述压块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弹簧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锁紧模治具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卡座、底座和锁紧机构,所述模具卡座上端设有放置模治具的卡槽,且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左右对称的固定勾、两左右对称的拉杆和两左右对称的压块,两所述固定勾的上端均勾住所述模治具,两所述固定勾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拉杆均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两所述拉杆外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两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分别抵住所述模具卡座的底面,两所述拉杆上端均设有第二弹簧,且两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在两所述拉杆上,两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固定勾下端,两所述压块均固定在所述模具卡座上,且两所述压块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弹簧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皓扬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